赵树森 在南皮境域内有一处高乐故城的遗址,为西汉时期所置高乐县的治所。 高乐县设置于公元前140年,撤销于公元25年,历时长达165年。关于置县的原因,史料记载为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封齐孝王刘将闾之子刘越为高乐侯,并置高乐县。县邑治所即今南皮县董村。对此,南皮古籍县志记载:“高乐故城,在(县)城东南四十里,今董村镇是。汉置。武帝封齐孝王子为侯国,后(东)汉省(裁减)。又名思乡城、西乡城。汉司马师丹封侯即此。”高乐城为何又称为“思乡城”或“西乡城”呢?这就涉及到汉代人事更迭的问题。原来,在公元前6年,汉哀帝刘欣即位,高乐侯被废;同年封左将军、大司马师丹为高乐侯。司马师丹去世后,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又封平思王之孙刘修为高乐侯。公元9年,王莽篡位后,高乐城易名为乡城(又称思乡城、西乡城)。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高乐县撤销,并入南皮县。 据《南皮县地名资料选编》记载:董村历史悠久,但最初称为“四合庙”。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陆续在此居住,并逐渐形成了村落。因此地有一香火繁盛的寺庙,名“四合庙”,故村以庙名,四合庙村便应运而生,这当为董村的原始雏形,也是今南皮县辖境内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成为县治后,高乐侯在此大兴土木,筑城修殿。累以经年,在修筑县城、侯府的同时,还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因庙宇的主殿为木制结构,且采用的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抬梁式,所以在整个殿堂中不见立柱、殿顶亦不见横亘的大梁,故称“无梁大殿”。无梁大殿位于高乐城西北偶,坐北朝南,凌空高悬、气势恢宏,彰显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无梁大殿的雄浑英姿,以及绿树掩映、碧水环绕的优雅环境,吸引了众多朝奉者和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感受高乐城秦风汉韵的魅力。其时,高乐县城不仅是繁华的县治所在地,而且由于西界长城堤、北邻五垒城,使之成为了当时渤海郡内的一大景观。 春秋战国时期,今董村(时称四合庙,汉为高乐县治)附近为齐、燕、赵三国之边境,曾反复归属齐国和燕国。齐桓公为堵塞八(九)河之流,抵御外敌入侵,沿黄河故道用夯土修筑了一条长长的大堤。因是齐人在齐地所修,故称“齐堤”,俗称“长城堤”、“黄河堤”,今称“堤崖”。齐堤位于董村西边,呈西南、东北走向,逶逦绵延、巍然壮观。 在今董村北约四公里处,还有一座“五垒城”。汉宣帝(公元前74-50年在位)时,献王之子、景城侯刘雍的五个儿子被封在这里,五子分居城中,故称“五垒城”。因为此城建筑恢宏,景色秀美,使“五垒斜阳”成为“南皮八景”之一。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人文景观,才使得许多达官、士绅、骚人、墨客纷至沓来。这其中,就有大文学家司马迁。 据传,董村西街曾有一农民在“堤崖”附近劳作时,刨出来一枚印章,后经鉴定,这枚质地为和田玉的印章系汉司马迁之遗物。史料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迁随汉武帝“泰山封禅”,后寻游至渤海岸边,汉武帝筑台观海,祈神求仙,留下了汉武帝观海的传说(今黄骅境内有遗址)。据此揣测,司马迁素有游历山川、著书立说的宏愿,他仰慕高乐城一带的胜景,悄悄来此赏游,却不慎将自己的印章丢失于此。此发现虽然还不能断定司马迁确实来过此地,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魏晋时期,高乐城尽管早已不是县邑治所,但当地百姓们有着强烈的怀旧心理,仍然称之为新乡城或思乡城。西晋惠帝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西晋王朝的八个诸侯王为争夺中央权利而相互残杀,史称“八王之乱”。这场战乱一直延续了十六年,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到严重破坏。新乡(高乐)城被洗劫焚毁,“无梁大殿”也变成了一片废墟瓦砾。元朝时,朝廷曾对佛教大力扶持,当时的一些达官贵族,多以修桥建庙为善举。董村镇的乡绅也纷纷捐款赠银,聘请能工巧匠,在“无梁大殿”的原址,又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新庙宇虽然是根据史料的记载及传说,仿照“无梁大殿”而建,但其结构布局、建筑规模,远胜于被毁前的“无梁大殿”。整座大殿为砖木结构,其中木结构中的抬梁式,造型独特、气势非凡。整座寺庙有“九九八十一间”,且间间相连、互为贯通。古籍南皮县志记载,此寺名“兴和寺”,寓为“兴盛和顺”之意。又因寺庙是建于董村的西边,所以俗称“西大寺”。然而,更多的人仍习惯的称之为“无梁大殿”。 无梁大殿周围,环境优雅,林木茂密。殿内晨钟暮鼓,回荡悠扬。来此祭拜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在寺庙举行祭祀大典时,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在观看这一盛况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鼓乐、戏曲、杂技等娱乐节目。久之,便形成了早期的董村庙会,而庙会又衍生成了固定的集日。民国《南皮县志》记载:“董村(庙会)十一月会期”;“董村镇集,五、十日。”其时,董村声名鹊起、商贾云集,街市繁华、盛况空前,成为了沧南地区的中心集镇之一。明初“靖难之役”后,沧州一带人烟稀少,满目苍夷,“无梁大殿”亦难逃厄运,变成了一片废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董村西街还能见到高乐古城墙夯基的痕迹,如今已是难觅踪影了。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纸刊,网站,微信平台三位一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创办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万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