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悦峰 自从住进金地家园,欢迎我的是社区里的一群老年人。 这个老年人的群体成分复杂,除了几个拿退休金的老人,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孤寡老人。他们的儿子在城里有工作或做生意,把一个老人留在老家不放心,就随儿子住进城里。住城里好吗?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一点儿的幸福。他们本来就是孤零零一个人,住进了高楼,还脱不掉那身旧衣裳。 他们吃饱饭,还能干什么?有几个健谈的坐在角落里拉拉家常说说话,大部分老人只会在单元楼门口转转。他们不是不能走远,是他们的自卑感蒙住了他们的眼睛。 我也是老年人,他们的怪异让我无法理解。后来我发现那些在楼口转的老人,他们走的比谁都远,只是不想让人家知道,更不想让人看见。每天我六点起床,然后领着孙子去外边吃饭。还没有走出小区,就遇见几个老人捡来一车子破烂。还有几个老姐姐,每天早晨围着垃圾桶转,孙子爱说话,总是叫她们奶奶,他们的无助感被这一声“奶奶”给冲淡了。 这就是社区里的老年人,他们是社会上最穷最不卫生的人。他们除了每月得到国家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金外,剩下的就是捡破烂的钱,这应该是他们的全部生活费。 我总在思考人的问题。一个人活着,要活出真生命。什么叫真生命?我认为供应人体能量的不光是水和食物,还有两样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空气和印象,这才是人要的真生命。想想社区里的这些老年人,为了生存还在为添饱肚子去捡垃圾,去围着垃圾桶转,他们吸收的是什么空气。奇臭难闻的空气,他们愿意闻吗?他们愿意去那种地方吗?无助,无能,无奈!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还远远不能到位。我们国家属于“未富先老”的那种情况。国家每年都在为农村老年人增加养老金,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在积极行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和农村养老模式。在荷花公益基基会的资助下,邯郸前马营村送早餐入户,平山垒头村“60岁餐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试想我们为这些老年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们还会围着垃圾桶转吗? 事实上,养老最大的问题是精神养老问题。有两件事让我触动最大,一个是在平山县的一个村子,一天晚上,村干部领着我去采访孤寡老人,老人孤零零地躺在炕上,连灯都不点,一个人就是这样在黑夜里孤零零地躺着,这慢慢黑夜可怎么熬呀! 还有一个事,有一个中风的老年人手里拿了一大包药,拄着一棵木棍,上坡上不去,我上前扶着他上了坡,一个大嫂在旁边说话了,回家让你儿子买根拐杖,才几十块钱。中风老人的回答刺得我心疼。“我还值拐杖钱吗?”这是什么话,强烈的丧失感已经写在脸上了。 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孝亲教育还要加强,“孝道”解决不了,中国这么多老年人谁来养?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纸刊,网站,微信平台三位一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创办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万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