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届“香公杯”乡愁诗文大赛初选入围作品||吕旭茂《家乡的饺子》散文

 古城文化界 2020-09-30


家乡的饺子

作者:吕旭茂

每年的农历二十九,我的家乡都有包饺子的习惯,馅用很多材料精制而成,意在“包罗万有”,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赚钱多多,一帆风顺,事事顺景的意思。母亲和父亲知道我喜欢吃家乡的饺子,提前一个月就准备好包饺子的材料,专门等我放假回家,包一次家乡的饺子给我品尝。

农历二十八日,我放年假回到了家乡。当晚,母亲就拿出精选的十多斤糯米,再筛选一次,用清水泡浸。我就美美地睡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家人就分头行动去准备包饺子。母亲为了饺子的口感爽滑、松软,在凌晨四点起床,把泡在水中的糯米淘出来凉干水份。三弟把糯米装在袋拿出去打米粉,母亲知道当日去打粉做饺子的人很多,要排很长的队伍,让弟弟早点去,排队的人比较少。父亲就镇上去买猪肉,母亲要求父亲专门选猪背上的肉,母亲去炒花生和煮绿豆和黄豆。我醒来后,母亲已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后,对我说:“茂仔,我同你去菜地割韭菜吧,韭菜已经长得好长了,专门等你回家做饺子用的馅。”于是,母亲拿上菜篮,我拿着刀子,向菜地走去。

我知道,饺子用的馅,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韭菜。母亲的菜地不大,却种了很多菜:有绿油油的白菜和心菜,露出地面半节的白萝卜和红萝卜,一锅锅的韭菜,一行行的荷兰豆,一棵棵的葱和蒜,又圆又大的椰菜,绑着一扎扎的大白菜……我惊叹说:“妈,你种那么多的菜,费很多时间啊!”

母亲笑笑说:“不会的,你和二弟放假回家过年,要多吃些家里有机肥种的蔬菜,不用去镇上买菜,种多一些,你们每天都能吃到不同品种的青菜。”

我和母亲正在割韭菜,这时,村中的七姨婶走了过来。母亲说:“七姨,你的儿子回来了吧,包饺子吗?”

七姨高兴说:“回来了,他也喜好吃饺子,准备到镇上买韭菜,家里没种着,现在出来摘些香菜。你的茂仔也回来了,出来摘菜呀!”

“是呀!那你不用去买了,我家里种得多,你拿些回家包饺子吧!”母亲说完,把割好的韭菜,给了一把七姨婶,七姨婶也留下了一把香菜给我。在我们的家乡,大家都是相互分享东西的。谁家有的东西如青菜,谁家没有的东西如土豆,大家就可以相互分享,多些少些不讲究的。又或者你家有的,我家没有的,都可以先拿去吃,下回再相互补回来,从不计较什么的。

我和母亲割韭菜回家,三弟和父亲已把东西准备好,就等母亲的韭菜馅。母亲三五下手势就把韭菜洗干净,一条条摆在砧板上,轻轻切成一粒粒。一条条的韭菜在母亲的手中,变成一粒粒的馅,那个颜色,那个型状,和三十年前一样,没有变化。韭菜切成粒后,和花生粒、猪肉粒搅在一起,倒到锅里炒熟。父亲把糯米粉也做成糊状,再拌上生米粉,用手柔成一只只的糯米饼,等母亲加工,就开始包饺子了。父亲为了让饺子更鲜美,口感更好,知道我喜欢吃鸭肉,就把家里养的一只鸭子杀了,用来做饺子的烫底。

所有的的饺子馅全部准备好后,母亲就开始包饺子。只见母亲拿起糯米饼,双手轻轻一转动,就变成了薄薄的饺子皮,那种熟识的动作和我小时候的一模一样。饺子皮落在母亲左手,伸出右手把饺子馅放在皮上,母子、食指和中指轻轻一合拢,饺子皮就把馅包在里面,像怀孕一样,又像一朵盛放的花儿。一会儿就包好了二三十个饺子。父亲把饺子放到鸭烫里一煮熟,一锅香喷喷的家乡饺子就可以食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包绿豆馅和黄豆馅的,一样放到锅里煮熟就可以吃了。

我盛了一碗冒着白烟的饺子,坐在时儿的屋檐下,慢慢享受。这时候,家中的一群鸡和狗都围了过来,看着我碗中的饺子,就像我小时候一样。鸡会趁我不小心,闪电般跳起来抢我碗中的饺子,狗也趁着乱抢一口饺子吃。今天的我已站得高高的,不再像时儿那样傻了,让鸡和狗抢食。只有儿子才在鸡群里逗着鸡玩,狗赶鸡,鸡“格格”地惊叫,好一幅时儿的童年画面。

 饺子,这种过年食的东西,今天又一次品尝到。有人说,今天能够品尝到家乡的美食,叫品味;今天不能品尝到家乡的美食,才叫回味。我希望每年都能品尝到母亲亲手做的家乡饺子,每年都能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做饺子、食饺子,过春节,让品味一直流传下去,让回味永离……

作者简介:吕旭茂 广东省佛山市

责任编辑:南冰  一根筋

编       辑:晓梦  镜中人  宁静   云飞

执行编辑:云飞







总奖励6万第一届“香公杯”乡愁散文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