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道空腔脏器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于远志 2020-09-30

来源: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

消化道空腔脏器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钡剂及碘⽔造影检查在临床诊断消化道空腔 脏器疾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 着造影检查技术的进步以及摇篮型胃肠X线机的 使⽤,进⼀步提⾼了诊断率,并具有安全、有 效、⽅便、经济、易于耐受等优点。

     下⾯通过⼏个病例了解⼀下消化道空腔脏 器造影检查中对于钡剂和碘⽔的选择及多体 位检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病例一

提示

1. ⻝管造影检查包括钡餐检查(II型硫 酸钡)、钡棉检查(I型⻝管⽤硫酸 钡)和碘⽔检查。在怀疑异物存在且 病史不超过24⼩时可选钡棉检查(请 临 床 医 ⽣ 在 申 请 单 上 注 明 “ 钡 棉 检 查”),如果病史超过24⼩时,为安全 起⻅可先⾏碘⽔造影排除瘘道后再做 钡棉检查。

 2. ⻝管钡棉检查定位清晰,操作简 单,诊断阳性率⾼,钡棉所在处利于 临床医⽣喉镜下冲洗后夹取异物,并 且在约15%-25%的病例中,钡棉可混 杂异物滑落。需要注意硫酸钡剂量/浓 度以及与絮状棉花的混合⽐例,迄今 为⽌未发⽣⻝管破裂穿孔。

3. 此外,⽿⿐喉科怀疑咽炎、下咽部 占位性病变患者以及会厌功能不良患 者,采⽤碘⽔造影检查会因碘⽔流过 较快且显影浅淡⽽难以发现和显⽰病 变,应采取钡餐检查。

病例二

提示

1. 临床上怀疑⻝管穿孔时应选择碘⽔ 造影检查。

2. 在⾼度怀疑⻝管瘘道的情况下,检 查体位除常规⽴位、仰卧位、侧斜位 以外,还应该配合俯卧位并头低⾜⾼ 位等多种检查体位,通过增加腹压, 发现可能存在的⻝管瘘道并测量其瘘 ⼝宽度,有利于临床医⽣的治疗及治 疗后对⽐评估。摇篮型胃肠X线机在此 具有⼀般胃肠X线机不可替代的作⽤, 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精准定位和捕捉 碘⽔溢出瞬间图像。

病例三

提示

1. 碘⽔造影检查的优势在于安全,患 者易于接受,尤适于怀疑消化道空腔 脏器穿孔、梗阻以及患者不能耐受等 情况,但其缺点是碘⽔通过较快、相 对压⼒较低、附着于粘膜效果较差并 显影浅淡,因此可能漏掉病灶。

2. 对消化道空腔脏器检查,原则上如 果患者⽆明显吞咽困难及穿孔、梗阻 等禁忌症,应该采取钡餐检查,更有 利于对病灶的显⽰和对充盈缺损、狭 窄、粘膜钡剂附着等观察,提⾼诊断 率。

3. 对于临床上有相应症状需排除滑动 性⻝管裂孔疝、⼗⼆指肠胃粘膜脱垂 的患者,同样的道理应采取钡餐检 查,否则很容易造成漏诊。

4. 对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管功能障碍 疾病,包括贲⻔迟缓/失迟缓、⻝管下 括约肌功能障碍、⽼年性⻝管、硬⽪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应采⽤钡剂 检查,⼀⽅⾯显影清晰,另⼀⽅⾯能 通过观察钡剂流过和停留时间以及蠕 动情况,准确判断⻝管功能和评估病变程度。 

5. 对于⻝管外压性病变所致吞咽困难 患者,如纵隔肿瘤及纵隔淋巴结增 ⼤、颈椎⻣赘、⼼脏增⼤、迷⾛⾎管压迹等,应采取钡餐检查。

病例四

提示

1.询问病史,患者(年轻⼥性)此前 曾在其他医院就诊,临床怀疑“⼗⼆指 肠球部溃疡并幽⻔梗阻”,采⽤上消化 道钡餐检查。检查时钡剂⽆法通过幽 ⻔-⼗⼆指肠球部,诊断“幽⻔梗阻”。此后患者因胃内钡剂⻓时间⽆法排 出,导致恶⼼、呕吐、⼝内异味、⽆ 法进⻝⽽影响正常⽣活,故前来我院 就诊。

2. 此病例为碘⽔造影检查的适应症, 应注意合理选择造影剂,以免造成检 查后患者不适,并严重影响患者的⽣ 活质量。

 3. 对于胃术后胃瘫、吻合⼝⽔肿、临 近脏器如胰腺及其周围病变对胃的明 显挤压、侵蚀/侵犯、腐蚀性胃炎、⼗ ⼆指肠瘀滞症、⼗⼆指肠先天性狭窄 等可采⽤碘⽔造影检查。

病例五

提示

1.询问病史,患者诉经常腹泻,原因不明。在怀疑⼩肠梗阻或瘘道时,原则上应采⽤碘⽔造影检查更安全。

2. ⼩肠⽓钡双重造影检查有利于器质 性病变的显⽰,同时在⼩肠原发性或 继发性功能异常如肠易激综合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此外须注意消化道急性出⾎(⼀周 内)为造影检查禁忌症。

病例六

提示

1.⽬前放射科普遍应⽤⼝服⽓钡双重 对⽐造影法作为⼩肠常规检查,通过 含服适当剂量的钡剂与产⽓粉,使肠 管最接近⽣理状态的扩张,展⽰肠管 的黏膜像及充盈像。但该法也存在⼀ 定缺陷,如钡剂排⼊⼩肠时间较⻓、 钡剂浓度⾼致病变易被掩盖、钡剂易 絮凝与聚集在固定位置等

2. ⼩肠插管⽓钡双重对⽐造影检查能 有效克服⼝服⽓钡双重对⽐造影法的 上述缺陷,诊断准确率极⾼。在北美 放射学会及Radiology杂志对⼩肠插管 ⽓钡双重对⽐造影和胶囊胃镜、CT等 多种检查⽅法的⽐较中,其临床诊断 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3. 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肠X线双重 造影改良法,利⽤多时段⼝服⼩剂量 稀钡及产⽓粉并配合间断右侧卧位, 逐段、间断观察⼩肠,期间根据患者 个体化原则,适当增加产⽓粉和稀钡 剂量,直⾄⼩肠造影进程结束,明显 提⾼⼩肠病变的诊断率,缩短检查时 间。该法能达到接近⼩肠插管⽓钡双 重对⽐造影检查的效果,⽽相对操作 简单、经济、实⽤。

总结

    正如⼀位德国放射学家所⾔:“⼀个合理 的检查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个不适宜的 检查不如不检查,因为那样很可能会带来错 误的诊断。” 临床医⽣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应选择合适 的造影检查,这样不仅能有效提⾼诊断率, 还可避免出现各种漏诊、误诊及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