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个别生”成长

 四地闲夫 2020-09-30

初一新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王强经常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成了我们班乃至全年级出名的“刺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王强,我多次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小时候偶尔打架,家长总是采用说教或者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受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发生问题时,王强也习惯于诉诸暴力。

经过一番了解,我发现王强打架的初衷是好心帮忙,但不会控制情绪,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见,除了学校教育方式外,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个别学生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与学生家人沟通才能更好地理解“个别生”的行为和想法。

发现问题后,我引导家长改变打骂的教育方式,通过真诚沟通进行价值观引导,并制订了详细计划。为此,我邀请王强和他的家长一起看电影,利用电影启发王强和家长;推荐王强阅读能够帮助他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书籍;与王强明确改进方向后,强调家长的陪伴和沟通,使计划有效落实。后来,在每日的沟通、打分中,王强时不时还会获得家人的肯定。我一直关注王强落实计划的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学生看到或从老师口中听到王强的改变后,也愿意成为他的朋友。

通过家校协同,携手共育,使一个曾经的“刺头”变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正向着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发展。

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还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校目标、要求一致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30日第10版

作者:强 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