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惜缘文学》诗人推荐之默雷:我在这里等你,在云朵下 在时光的底部。与过路的风 一起等你

 惜缘文学 2020-09-30


       一首好诗的标准,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的美学中,一首好诗至少要同时具备:1、独立的不仅仅是独特的言说方式;2、蕴含着独立的审美倾向;3、发现未被发现的,言说未曾言说的。有此三点,一首诗会自觉被诗歌精神充满。最大限度地避免作品成为某种情绪化的“泻药”。(默雷)


穿越涅槃:西蒙娜·薇依*

 

 如果这个世界尚未被炭灰、滥情
 以及硝烟燃到最后,尚未被嘴角
 抑或纸巾上的油腻彻底催眠,那你
 就足以承担一个罗盘的全部方位

 

 几乎是彻夜,不得不与你共栖
 一切加冕,一切抵达,一切扼腕
 于你而言,都无异于一种亵渎
 如果真的爱你的话,哦,我不会

 

 像变节者一样轻易供出——那些
 不该供出的天籁。走向你,意味着
 一颗心必须加大神圣的坡度
 甚至迫使这种神圣变得更为陡峭

 

 这个冬季就这样被你戛然定义
 在信仰与重负之间,曾经的靶向
 甚至被你再次颠覆。所谓活——
 从来不是被桔瓣强行分裂的呼吸

 

 而是完整如一把棱角分明的剑戟
 即使深陷甲胄却依然充满穿透
 一如你的毫无掩饰。从心到嘴
 总是与自己保持一粒水晶的雪意

 

 而不是暧昧。如同你说你爱
 却永远不是告慰,而是一种明媚
 一种比熔化更直白的滤塞
 仿若蜡烛,在以断头的方式倾注

 

 那些更为抢眼的美,被你篡改为
 一个人排斥炫耀的内在蛋白。从一瞬
 向永恒泅渡,为了自己遣送自己
 穿越涅槃,如同歌声被押往旋律

 

 干净。是的,干净。没有谁能像你
 始终如一。杏仁不能,奶酪不能
 从里到外都是自己,都是雪与雪松
 一如使徒穿过内省的缟素而始终白

 

————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神秘主义思想大师。薇依1909年2月3日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文化教养很高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926年到1931年,薇依进入巴黎高师从事哲学学习、研究。1931年到1934年,薇依先后在外省的几所中学任哲学教师。为对世上的苦难有切实的体验,1935年她到阿尔斯通、雷诺等工厂像真正的工人那样从事重体力劳动。从1940年到1943年,这是薇依著述最多也最为重要的几年。薇依对以往的劳动、战斗、政治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进行理论总结。在马赛、纽约,最后到伦敦,她写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直至1943年8月24日因饥饿、重病死于伦敦郊区的修道院,年仅34岁。



期待,又難以期待

 

 1
如果这只鹰还奢望一片天空
乃至一片湛蓝,那它所有的顾盼
皆来自你的目击。那么可能

 

或不可能,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而更像两只对飞的萤火。哑然
或许比声浪更接近一场雪的沸点

 

2
更多的未知,不是更多的空白
而是更多的唤起。一如好奇的引擎
唤起一只蜻蜓的赶赴,即使雾霾

 

多余云朵;大雨高过心的海拔。但你
依然是灯塔,而不是海棠的滂沱
以纤弱怒放标靶,宛如以风摇出蜡灯

 

3
读,无法闯进一种点燃。对你而言
凝视——才更像一本书的索引
或导言类似一只灯蛾在光的封面

 

攀爬。这个隆冬与下一个暖阳
不同于一枚枫叶的归来与出发
却更似一支笔失足掉进词的烽烟

 

4
期待,又难以期待。成吨的向往
被同一束目光囤积、被同一个姿势
引而不发。或许这箭,再不是箭

 

甚至再不是犀利,而仅仅是一支蜡炬
不管笔锋抑或色彩,是否在你瞳孔
蜿蜒;但这心,却已被另一颗镂空

 

5
源于你的妖娆,这日子,骤然
升格为时光。一如以卑微的姿态
而坐守思想之纯粹。虽然你和我

 

只隔一个词的过渡,但此在
意志的滚烫注定在向你的潮头吹卷
毕竟熔合比坍塌更具力的弹射

 

6
而这扇门,这扇窗,这眼帘
开或不开,思念,都得离家出逃
一如你——飞或不飞,都是凤凰

 

当午夜被冰风吹进脱水的失眠
我知道,这双脚再也走不出埃及
即使另一个摩西重返生的前沿


在雲朵下

 

我在这里等你,在云朵下
在时光的底部。与过路的风
一起等你。没有谁能够窥探的那类汹涌
源自一朵番红花的风暴
席卷整个记忆的拱廊

 

所有的颂歌被一只鹫带走
为了越过杉木和一块方尖碑的凌驾
沿途的黑暗在靠近
以犀牛或棕熊的庞大

 

远方是什么?不可知的力量
与压迫,比弥撒里的胁迫
更让我们感到存在的焦灼
尤其置身于车轮与狂欢碾出的坎坷

 

在云朵下,那种无知的沸腾
和我一起等你。像等待
一种预料之外的救赎
类似约翰·克莱尔*无法克服的心魔
从破晓到日落,人——
是一种被时间悬空的力量
短暂而绵长

 

————
约翰·克莱尔(1793~1864) | 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侧重于对自然的描写。克莱尔发表过四部诗集,其中第一部《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写》获得巨大轰动,因为这部诗集他获得了“北安普顿的诗人”的美誉。其作品以植物、动物、家乡以及爱情等主题见长,21世纪伊始,由于生态批评的发展,克莱尔再次走入批评家和读者的视线。


可 能

 

在一片巉岩的风化中
我们可能会想到皮肤的褶皱
那不是一种意志的斑纹
而是时间的再度蹉跎

 

以铁树的固执。今生
可能真的深陷阳光的弹坑
并拒绝一朵花的亲近
甚至那些充满诧异的眼睛

 

如果哈特·克兰*的四肢
在大海没有被一首诗悬空
就不会忘记登岸。而词语
可能比那片波涛更蓝

 

从自己擦亮自己的玻璃中
我们以穿透来终结
一种审美判断。不管瞳孔里
是否潜伏着可能的污点

 

即使所有的四月一起到来
来为一株桃花的盛开作证
但我们背后的峡谷,吹出的——
却可能是裹着笑容的雪花

 

———
 哈特·克兰(Hart Crane, 1899-1932),又译哈特·克莱恩 | 美国当代著名天才诗人。克兰十三岁时便开始写诗,17岁发表第一首诗,记录了他紧张的精神状态和同性恋倾向。由于他生活境况不佳,克兰越来越多地饮酒,后来他终于和家庭关系破裂,独自到纽约谋生,在那里接触了一些文学界名人,银行家卡恩给他提供资助,以使他能专心从事写作。他因此创作了大量诗歌,1924年发表了爱情诗《远航》(Voyage),192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白色房子》(White Buildings)。他的诗广泛使用象征和隐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在他的创作中,他回顾了从坡到艾略特的美国文学历程,认为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意识应是坚定的信念,而不是艾略特的悲观主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30年他的代表作长诗《桥》(Bridge)出版,但评论界对此诗作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这使他情绪沮丧,再加上他长期以来精神压力很重,最终在他从墨西哥回纽约的途中投海自尽,时年32岁。


不再质疑
——与友人书

 

此刻大海开出层层裹霜的花朵
此刻太阳亮出皇家明黄的绫罗

 

而你不再关心这些:不再关心
谁上谁下;不再关心台上说话的
是圣雄甘地,还是杜布切克
更不在意身处海参威、古拉格
还是奥斯维辛,你只拥抱眼前
一台合成器预支给你的角色
于是你卸掉了身上的所有装备
一如蝰蛇卸掉了舌根的液枪
不再质疑,不再质疑向你围拢
过来的鹰隼、寨卡与蚂蝗……
以及那些一再柔情蜜意的蚊蝇

 

没错儿,罂粟开着,车灯亮着
乔迁的新居相比皇帝的新衣
更像某种剥夺。而你依旧满足
满足于自我异化,满足于一杯
红酒或浓茶中的波涛与落日
甚至满足于一张卧榻之上——
马放南山或狡兔三窟的纷纷情欲
没有更多的质疑在床单上铺排
就像没有更多的旭日与想象
值得从大海的柜台上冉冉出售


光,数着你的影子

 

精神的血,哪一道
正迤逦如珠
划开石灰质的时间?
       ——克洛德·穆沙(法)

 

光,数着你的影子
像数着路旁干巴巴的灯柱
以深冬泥灰的眼眸
开始,却无法预料一种结束
最终来自哪个方向

 

暖洋洋的沉默,一如暖洋洋的死亡
躺在世界隆起的乳房
为了厚积,为了所有的抱持
像牌坊的忠贞一样
滤尽时光的车马

 

那么,让两腿的指针带你跋涉
但无论如何你走不过时间
甚至走不过一片沉积岩的山肋
不管你如何一马当先
光,在将你丢进一片苍老
迎着晨曦或暮色




         
       诗人默雷写诗的经历已有二十余年,由于他不爱站在人来人往之处,我们认识他仅两个多月。
  他是一位独立诗人,一位值得敬重的独立诗人。何谓“独立诗人”?可以简单理解为写诗独立,社交独立。把自己“关”在诗歌之内,只与诗歌为伍。写诗独立是用自己的诗观去写诗,不为发表而写,不为获奖而写,更不为顺应发稿人的意志去迎合而写。社交独立当然是指不参与一些山头和江湖,更不去求神拜佛。在“艺”和“欲”两个字上,把写诗的功利欲望打消,把时间用来研究和提高诗艺。
  诗人默雷写了近三十年的诗,他的成果除了一堆作品文本之外,基本上是空白,请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大同矿工报》、《同煤文艺》、《大同日报》、《云冈》、《新诗人报》、《诗歌报》、《草原》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1989年参加《诗歌报》全国“探索诗”大赛,获三等奖。作品入选诗集《远去的粉蝴蝶》、《深情与沃土》等诗文选本。2006年出版诗集《默雷诗歌集:最后或完成》。
     上述可知,仅在早期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报刊零星地发过少量诗歌,十年前出过一本诗集,仅此而已。所以,似乎可以称之为“三无”老诗人:胸前无诗歌金牌;头上无诗歌光环;国刊国奖无踪影。
     他的诗歌我们转载过几次,诗论转过一次,次次受读者欢迎。他的作品有深度,有力度,不晦涩,不口水,诗艺很讲究。欢迎去他博客阅读更多作品。
  (郑正西)
《惜缘文学》工作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