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点睛(第七期) | “写诗也要讲究法度”

 东篱煮酒图书馆 2021-08-07

Image

从我左边手腕的痣到我那颗被命名为心脏的起跳,有多远。用一根针,渡过,或向下挖。如果你说那里暗藏我作为“我”的玄机。可我如何了解一颗痣的愿望,它在我左边手腕获得过柯伊伯带的暗力量。

我们有

最厉害的编辑

为你选诗

最强大的点睛师团队

为你改诗

最重要的刊页

为你发稿

我们,等你写诗

Image

本期点睛作品

Image

1号作品《我本真实》

作者:周瑞璘

点睛师:吴小虫

点睛前:

我本真实

鸟鸣一粒一粒

多么细小的硬

给清晨

给薄薄,飘渺的清晨

缩小

原本的真实

无法掩住的

庞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包括高过清晨

高过人间烟火

高高的烟囱

飞蛾般扑入云彩

那种薄

是否还能脱掉

脱硫脱硝后的废气

只是一种程序

原本颗粒

无法匍匐

鸟鸣的形状

听觉里的国度

更像是我一生的

废弃

羽毛在洁

白的颜色里

还在睡梦时光也会有承受不住的

时候。天空原本是

空空的

每一部分都要

失去

点睛后:

我本真实

原本颗粒

无法匍匐

鸟鸣的形状

听觉里的国度

像是我一生的

废弃

羽毛在洁白的颜色里

还在睡梦

时光也会有承受不住的

时候。天空原本

空空的

每一部分都要

失去

点睛师评论:可以看出,作者是个富有探索精神的人。他对词语的辨析,对语言衍生的利用,以及在行文中间的那种无拘无束,到了结尾的点睛和升华……可以说深谙诗歌结构的真昧。

但我也读出了一些不适,词语过分的刻意,跳跃和造境的随意性过大导致的“败笔”。比如“脱硫脱硝后的废气/只是一种程序”一句,本是借助上面句子的“脱掉”衍生出来的句子,但又无建设社的铺排,显得多余和故意炫技。

写诗也要讲究法度。古人讲“意高千古”就是法度之一。当然,诗歌的筋骨和血脉如何构建,实属个体生命的心性和深入世界的外在表现。怎么自我挖掘,一直是我们的主要命题。

在修改上,我想了两个版本,一是删掉个别字眼儿和句子,合并为三节。但这个读上去依然费劲。第二个版本相对精炼,保留了此诗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说,有时,我们还要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

吴小虫,1984年生于山西。中国作协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曾在《诗刊》《人民文学》《扬子江》《文学港》《诗潮》等刊物发表组诗及随笔等。获《都市》年度诗人奖、河南首届大观文学奖、少数花园青年诗歌奖等。诗集《一生此刻》入选2018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并获年度十佳诗集之一,参加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两部。现居成都。

Image

2号作品《柿子树》

作者:江水

点睛师:杨碧薇

点睛前:

柿子树

柿树果实硕大,那已是许久以前

聋人的耳朵里正撕裂柴火,透过

玻璃。他窥见云朵很年轻

奔跑在原野。那时兜里不停滑落鸟儿

每一个脚印都深刻进骨头,又需要

许多美梦来愈合

八月人们开始收获,老人从画里出来

遗落满地羽毛。

他回头。一群乌鸦正飞向黄昏

柿树许久没有动了,金黄使它转动年轮

小院死海般沉睡,溅起两颗滚动的火焰

点睛后:

柿子树

柿树果实硕大,那已是许久以前

聋人的耳朵里正撕裂柴火,透过

玻璃。他窥见云朵很 

年轻

奔跑在原野。那时兜里不停滑落鸟儿

每一个脚印都深刻进骨头,又需要

许多美梦来愈合

八月人们开始收获,老人从画里出来

遗落满地羽毛。

他回头。一群乌鸦正飞向黄昏

柿树许久没有动了,金黄使它转动年轮

小院死海般沉睡,溅起两颗滚动的火焰

点睛师评论:这首诗注重意象的表达。“云朵”“羽毛”“乌鸦”“火焰”等意象,被收归于同一个语境中,具有视觉上的延展性。诗中的副词和形容词还可继续锤炼。第一段,“他窥见云朵很年轻”,不妨改为“他窥见云朵/年轻”,一方面,去掉表示程度的“很”(很多时候,副词在诗中承载的意义其实并不清晰),另一方面,将“年轻”移到下一行,增加一层解读的语义。第二段,“许多美梦来愈合”一句的“许多”可再斟酌,去掉或是重写句子。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作品: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曾获《十月》诗歌奖、胡适青年诗集奖、北京诗歌节银向日葵奖。现居北京,任教于鲁迅文学院。

Image

3号作品《告知》

作者:大梁

点睛师:麦豆

点睛前:

告知

明天,或者后天

多云转晴

就不出去了

再次感谢您的邀约

庭院种植的几株瓜秧

该施肥了

新生的藤蔓需要

再绑扎一下

午后时会有些空闲

坐在树荫下

不吸烟,不喝茶

只看风吹藤蔓

轻微的摇

往上爬

点睛后:

告知

明天,或者后天

多云转晴

就不出去了

再次感谢您的邀约

庭院种植的几株瓜秧

该施肥了

新生的藤蔓需要

再绑扎一下

午后时会有些空闲

坐在树荫下

不吸烟,不喝茶

只看风吹藤蔓

轻微地摇

往上爬

点睛师评论:大梁的这首《告知》,可以看成是自我灵魂的独白;语调较为克制、内敛,语句自然、流畅,与诗歌内在所追求的散淡意境相得益彰;但整首诗歌略显温情,精神力度偏弱,剥去表层语调所营造的散淡氛围,诗歌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东西还是偏少。从这一层次来讲,整首诗歌像是作者在借助日常的几个画面在陈述自己的一种与世无争的人生观。也即整首诗歌虽然写到了周遭的事物,但是并没有将周遭的事物真正纳入自我的生命体验。如何于平淡的写景之中抵达那永恒画面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下午茶”或“相忘于江湖”,这就需要作者真正地沉浸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观照自我而抵达自然那真正的“客观”而非人类所营造的“真理”。这方面可以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得到启示。人与万物的真正契合不是靠三杯两盏淡酒或茶就能解决的事,而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对自然的观照、沉思和冥想,方可领承一二。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契合,是一种修行,而不是一种口号式的宣言。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契合是无需要语言的,他的生活即诗歌。换句话说,在一个长期深思、冥想真理的作者那里,万物即人,人即万物——他的诗歌语言不再需要陈述与告知,他只需要描写与呈现,他所描写的一草一木皆已包含一切思或整个宇宙。

至于修改,建议修改一下第一段,为什么“多云转晴/就不出去了”?我觉得,逻辑上略显突兀。倒数第二句“轻微的摇”应改为“轻微地摇”。

麦豆,鲁31学员,中国作协会员,江苏连云港人,1982年生。参加第30届青春诗会。曾获汉江安康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出版诗集《返乡》《在皇冠镇》。

Image   
“栏目介绍及来稿须知

“滇池文学”公众号开设“诗点睛”栏目。你可以将自己的诗作发送至推文下方留言区。每一期我们的编辑将从留言区挑选3首有潜质的“待改诗作”,由“点睛师”为你改诗。并在下一期栏目刊发。

“诗点睛”栏目选定的诗作将不定期集辑刊于《滇池》文学杂志,并给予作者一定的稿酬。

注:未被“诗点睛”栏目选中的作品仍有机会择优集辑刊于《滇池》文学杂志!

来稿要求:

1.原创,未公开发表过。

2.诗歌作品要求在30行以内(每个微信号限投一首诗作)违反要求不予审稿

3.现代诗。

4.来稿粘贴至推文下方留言区即可。由于“精选留言”有数量限制,超过上限将无法公开显示在推文下方,但编辑仍会在后台认真审阅来稿。望见谅。

本期截稿日期:2021年8月13日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