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

 菊影秋魅 2012-07-16

《天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

《天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

      2012年2月1日,波兰著名女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斯瓦娃·希姆波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又译作维·申博尔斯卡,还有译作辛波丝卡) 于波兰当地时间1日晚间在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逝世,享年89岁。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3年7月2日生于波兹南,1931年当她8岁时举家迁居克拉科夫,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居住在这座波兰的古都里。1945年开始写作,195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1954年出版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获当年的克拉科夫城市奖。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先后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1957)、盐(1962)、《一百种乐趣》(1967)、《任何情况》(1972)、《巨大的数字》(1976)、《桥上的人》(1986)、《结束与开始》(1993)、《瞬间》(2002年)、《冒号》(2005年)和《这里》(2008年)。
       维斯瓦娃·希姆波尔斯卡是当今波兰最受欢迎的女诗人,是战后波兰涌现出来的波兰家喻户晓的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诗歌被译成36种文字,18个国家出版过她的诗歌单行本。她的诗作虽具高度的严谨性及严肃性,在波兰却拥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她1976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数目》,第一册一万本在一周内即售光,这在诗坛真算是巨大的数目。
      希姆博尔斯卡毕业于波兰雅盖沃大学哲学系,那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以政治和宗教的宽容为建校之本,知名天文学家哥白尼以及居里夫人都毕业于此。1945年辛波丝卡发表了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她坚持写诗60年,发表诗歌虽不到400首,出版诗集仅16本,但这不阻碍希姆博尔斯卡成为伟大的诗人。她的诗常以幽默口吻描述严肃主题与日常影像,有一种在困厄中幽默以对的风格,她因而被称为“诗坛的莫扎特”。
     《一见钟情》、《回家》、《在一颗小星星底下》、《写履历表》、《对色情文学的看法》、《结束与开始》……每一篇诗作、每一本诗集,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痕迹,这也让她在1996年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宝座,成为第三个获“诺奖”的女诗人、第四个获“诺奖”的波兰作家。其中,《一见钟情》还激发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电影三部曲《红白蓝》中的《红》。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1948年希姆博尔斯卡准备出版第一本诗集。然而由于当局主张文学为政策服务,希姆博尔斯卡于是对作品风格与主题进行全面修改,诗集《存活的理由》于1952年出版。现实的反诗意使诗意变得荒谬,这让希姆博尔斯卡感到厌恶与失望。在1970年出版的全集中,她未再收录该诗集中的任何一首作品。
      希姆博尔斯卡关心政治,但不介入政治。严格地说,她称不上是政治诗人但隐含的政治意涵在她诗中到处可见。在《桥上的人们》这本诗集里,她多半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元素,透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多样的诗风,直指现实之荒谬、局限,人性之愚昧、妥协。在《写履历表》一诗中,希姆博尔斯卡将秩序井然的履历表等同于混乱的人生现实——自由的人类总是被不自由的文字定义所束缚,变幻莫测的美好总因片面死板的规矩而变得荒谬。她的《对色情文学的看法》,以一连串的色情意象,暗讽了井然有序的社会表象下混乱不堪的现实。
      希姆博尔斯卡曾为自己预写了墓志铭,以谦卑的心愿呈现她对自己的观照:

       这儿长眠着一位旧式的女人,
       像一个逗点。
       她是几首诗歌的作者,
       大地赐给她永远的安息,
       尽管她不属于哪一种文学流派。
       除了这首小诗,牛蒡和猫头鹰,
       她的坟墓没有华丽的装饰。
       经过的路人啊,
       请从包包里拿出计时器,
       为希姆博尔斯卡默哀一分钟。


天空

文/(波兰)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我早该以此开始:天空。
一扇窗减窗台,减窗框,减窗玻璃。
一个开口,不过如此,
开得大大的。

我不必等待繁星之夜,
不必引颈
仰望。
我已将天空置于颈后,手边,和眼皮上。
天空紧捆着我
让我站不稳脚步。

即使最高的山
也不比最深的山谷
更靠近天空。
任何地方都不比另一个地方拥有
更多的天空。
钱鼠升上第七重天的机会
不下于展翅的猫头鹰。
掉落深渊的物体
从天空坠入了天空。
粒状的,沙状的,液态的,
发炎的,挥发的
一块块天空,一粒粒天空,
一阵阵,一堆堆天空。
天空无所不在,
甚至存在你皮肤底下的暗处。
我吞食天空,我排泄天空。
我是陷阱中的陷阱,
被居住的居民,
被拥抱的拥抱,
回答问题的问题。
分为天与地——
这并非思索整体的
合宜方式。
只不过让我继续生活
在一个较明确的地址,
让找我的人可以
迅速找到我。
我的特征是
狂喜与绝望。

(陈黎  张芬龄  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