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奖得主:贫穷的本质是信息的不对称,“穷人思维”很危险

 谢耳朵馆长 2020-09-3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阿比吉特·班纳吉与埃斯特·迪弗洛是一对夫妻,二人同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研究经济学。
2019年,两人因研究成果“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而与哈佛大学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克雷默一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什么是“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呢?
这问题我们无需关注更多,因为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方方面面专业领域的内容。
事实上,夫妻二人在研究贫穷问题上对世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们告诉我们,导致贫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出身,不是智商,更不是种族国籍时代,而是个人信息的匮乏。

在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两人合著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中,他们分别从食物、健康、教育、繁衍四个方面,对全世界十余个国家的贫困人口生存状况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对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约略可行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贫穷是如何影响人的思维和决策的。
而导致人们陷入贫穷死循环的,正是建立在信息匮乏基础上的错误决策。
当人们的信息匮乏时,其判断就会出现严重偏差。而严重的信息不足,将导致人屡屡做出错误的决策与行动,从而越来越穷。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穷人思维”,看看典型的穷人思维都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一、关于生养后代

在我国一些落后地区,由于生产力低下,各方面资源都比较匮乏。但往往在这些地区会有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生育率居高不下。当地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非常普遍。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怪的状况呢?其实这与当地生存环境和落后观念有关。
土地越是贫瘠,粮食越有限的地方,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比其他地方更艰辛的劳动。而劳动力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家家户户都求之不得的生养对象。
但生男生女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只有生下来才会知道。为了获取男劳动力,家家户户几乎是有了就生,出生后才会知道是男是女。
如果是男孩子,当然很好,如果是女孩又不可能掐死扔掉。

所以养育起来,又多了一张嘴吃饭,而食物总是不够的,只有耗费体力劳动,只为填饱肚子。
当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脑子里都只是为了活命而劳作,还有发展其他的可能吗?
科学研究表明,当稀有缺少的情境攻陷大脑时,人的注意力大部分都会集中在稀缺的这件事情上。
不仅如此,由于只能关注最要紧最稀缺的东西,所以大脑会将其他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和想法都排除在外,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忽略掉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如同上文所述,当人们集中全部精力去解决劳动力和填饱肚子的问题时,就会陷入一种稀缺并自动排他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会大大降低大脑带宽容量,也就是信息输送和分析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缺乏对事实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完全削减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基于此,越穷的地方生育能力越强,似乎能够得到合理的、深层次的解释了。
人们不知不觉中陷入到脑容量的稀缺状态里,忘记了除此之外的世界还有多种可能性,不可谓狭隘而值得悲悯。

二、关于财富的积累

穷人思维其实并不比富人差,但是为什么会陷入贫穷而无力自拔呢?
这是因为,在穷人的思维里,眼下有钱很重要,做什么事情立刻就能得到钱也很重要。
所以,为了能尽快得到钱,穷人会做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而忽略掉对长远利益的思考和布局,陷入到当前琐碎的劳作和零碎的钱财获取上。
比如,为了赚快钱,穷人在决策之初就会自动规避和躲开有风险的工作或计划,宁愿选择安稳而钱少的活儿,而绝不会为了将来更大的雪球复利效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长期的贫穷生活,会使穷人的生活比较纷乱,决策的可选范围小,决策信息量匮乏,无法兼顾与权衡更多方面,更容易陷入短期定势思维中出不来。
所以从长远看,这就极大的影响了穷人的财富积累。

三、关于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穷人之所以会一直穷下去,不全是因为他所拥有的信息量和信息渠道不够,而在于很多信息与渠道就在穷人眼前和周围,他却始终可以视而不见,只顾埋头精打细算,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富人的思维却完全不同,他以全然开放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并注意汲取各方面信息加以分析利用,从中找出对自己最有用处的进行拆分和使用,直到自己从中受益。
更有一些富人,对信息的而利用和收集与常人完全相反,却比同行获得更好的收益。

查理·芒格就是其中的高手,作为投资家,他最为著名和有效的投资方法,竟然是简简单单的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走寻常路。
对于一名投资者,查理·芒格从不去追捧那些被其他投资人热捧的项目,而是着力于分析这些项目可能存在的失败因素和不利因素,再从中去筛选同时具有热捧项目优秀基因又没有失败因素的项目进行投资。
事实不止一次的证明了查理·芒格这一套思维和行动理论的正确性。他与巴菲特一起在投资界所向披靡,斩获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成为投资界的黄金神话组合。

而对于穷人来说,大致思维是这样的:别人说什么好就去跟进去说好,外界说什么太烂自己也不辩不分析的跟着唾弃。从来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问题,从来不会从反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机遇。
而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从这一点上来说,诺贝尔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与埃斯特·迪弗洛夫妇说得很对,贫穷的根源,不在于血统、国籍、时代,甚至不在于人的智商和头脑,而仅仅关乎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关乎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守旧思维。
从身边的温饱抓拿,转向远方更广博宏伟的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穷人思维,实现人生目标。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Hood, B. M. & Bloom, P. (2008). Children prefer certain individuals over perfect duplicates. Cognition, 106(1), 455–46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