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率先完成“双一流”建设?教育部泼冷水:与世界一流差距明显

 skysun000001 2020-09-30

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柱,我国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双一流”建设规划。

目前,我国共有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

根据建设要求,今年开始“双一流”建设首轮专家评估。目前已经有2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评估,但因为评估方式、评估结果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质疑。

学校自评方式引不满。

今年“双一流”评估方式为学校自评和专家议评相结合进行。但因为包含学校自评,引起了网友的质疑,很多网友嘲讽“自己肯定了自己,从来都不妄自菲薄。”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说自己是世界一流,世界承认没有!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搞科研提升一下自己,别整那些虚的!”

这种以学校自评为主,专家建议为辅的评估方式,无法看到问题,提出问题,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有形式主义之嫌,难免让网友产生质疑。

全是赞扬,没有批评,结果引起争议。

在已经通过评估的26所高校来看,全是清一色的赞美。小编看了一下,几乎都是“成效显著”“成果突出”“长足进步“”亮点突出”“蓬勃向上”这类的歌颂赞扬的美誉,嫌少有对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指正和批评,这样的评估能起到效果吗?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吗?

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清华大学宣称已经建成世界一流高校。

9月21日,清华大学宣称,“双一流”首轮评估的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已经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专家组给出的结果是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清华大学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已经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实力最强的大学,近几年在全球排名中的确非常突出,几乎都在世界前20强以内,这是值得肯定的。

难道清华大学就没有问题了?清华大学的问题在于人才流失,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向了欧美。这和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发展的目标明显不一致。

高校“双一流”建设自评不亦乐乎,教育部站出来泼冷水。

面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评估结果以及大量网友的质疑,教育部做出了回应:经过五年的建设,相关学校不断地汇聚优质资源,不断地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艰巨的任务,所以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教育部已经盖棺定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路还有很长,不是一步就能够跨过去的,学校需要实事求是,认清现实,承认差距,才能够在下一步建设中,找到位置,找准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