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RG=区块链?

 任之谈医学人文 2020-09-30

最近区块链火了!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股票市场马上出现大规模相关概念股票的涨停。

到底什么是区块链?它和现在的医疗有哪些地方可以结合?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根据区块链的定义,好像和患者就医经历相似。譬如患者住院治疗就是一次区块。因为患者入院后会经过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流程,并且每个部门都会记账,而且在整个住院期间,每天都有记账,任何一个部门无法更改其他部门的信息。一次住院结束,费用结算后就形成一个区块。

那么如何形成区块链呢?

也就是说,当患者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时,任何医务人员获得授权后就能看到该患者的所有信息。譬如慢性病患者,可能隔一段时间就会住院一次,那么每次就是一个区块,而多次住院就变成了区块链。这其中可能不是一家医院就诊,也可能不是一个城市就诊,等等。

所以对比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DRG更接近区块,一个DRGs就是一个区块,每天医院会产生非常多的区块,而只有以患者为单位,才能产生区块链。

从这个角度出发,医联体模式更像是区块链。当患者在体检中心检查发现问题,患者去医院就诊,如果该医院无法提供治疗,转诊到更高级医院,患者结束治疗,又被转诊到小医院康复,那么该患者在这么多医疗机构辗转,多次入院出院,都可以记录在一个区块链中。

而现在的DRG更多的只是记录每一次诊治经过,比较独立,以目前多数医院管理来说,还无法全部打通患者的信息库。而区块链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哪位医生,只要患者就诊,都能查询到该患者的所有信息,避免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情况。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DRG可以帮助降低一时的医保费用,区块链技术就能降低长期的医保费用。

更有意思的话题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性,那么除了基本医保以外,商业保险就变得容易多了。当患者希望投保,商业保险公司得到授权后就能查询该患者所有诊疗信息,马上就能给予回复是否能保或保费多少。再也不必说要到指定机构先检查身体。而且如果有些遗传性疾病,还可以通过查询家族成员,马上知道是否能保。保险公司避免风险。

同样,区块链技术还能长期照顾患者。譬如慢性病患者,经常会出现不及时就医,不规范就医等,如果有区块链技术支撑,那么该患者如果出现急诊,那么就近的医疗机构很快就能查询到患者的所有信息,及时给予治疗;区块链技术当然可以有医嘱提醒功能,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诊疗信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讲到这里,有些人会想个人隐私如何保护。相信应该和现在的知情同意类似,患者需要授权给区块制造者,譬如医生、护士等,形成区块,并纳入区块链。就像现在有些APP往往在使用前会提醒说需要授权知道你的位置一样。应该说纳入区块链的益处比不纳入好,尤其是急诊就医,你也不希望医生从头到脚查一遍,才知道你出了什么问题吧?

最后,区块链技术像不像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

了解更多医学人文,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