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它属鲶形目鱼类,属芒鲶属的芒鲶(Paugusiushamiltoa)为无鳞鱼类。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越南音译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块脂肪鱼",因为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 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巴沙鱼喜群集,常活动于上、中水层,杂食性,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喂食时能游至水面吃食。耐低氧,对水质要求不高,可高密度养殖。每亩放养4-5厘米规格鱼种3000尾左右,苗期以投喂小杂鱼和米糠为主,约半年个体增重至600-700克。商品价格20元以上。 主要价值巴沙鱼作为西方国家超市里卖的最为便宜的一种鱼,有很多种食用方法,但大都以亚洲菜谱为主(西方人很少吃淡水鱼,尤其养殖鱼类),其主要消费群体是亚洲国家的新移民们,因为其鱼肉本身有着很浓重的土腥味道,所以不建议清蒸或是炖汤,西方超市里的巴沙鱼大都以急冻鱼片的形式出现(无鳞无刺,整片的鱼肉),烹调之前先用酒和盐腌过比较容易烹调,可以用来红烧,涮火锅,或者做水煮鱼。因为体内富含油脂多用于制作鱼油,巴沙鱼体内富含欧米伽3、6、9元素对于人体是很好的补品之一 巴沙鱼的原产地是在越南媚河,是属越南国家的二级保护物种。这种鱼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高并且还是一些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因为成为越南出口美国还有别的市场的一种主要水产品种。和其他的鱼类不一样的是,它身上没有鳞片,我国在二零零八年成功的繁育了巴沙鱼。 巴沙鱼的养殖巴沙鱼是属于一种热带气温的品种,所以很难适应水温比较低的环境,我们需要严格的控制一下水温,水温最低不能低于二十二度,把池水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二十九度的范围能够提高巴沙鱼的生长速度,如要水温要是低于十五度的时候,巴沙鱼的食欲会严重的下降,甚至是不吃食。温度更低的话会对巴沙鱼的生长造成一些威胁,尽量把池塘营造出一些和自然的条件相近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巴沙鱼的生长。把池塘建立在水质干净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并且没有污染,池水里的肥力还非常好的,有比较良好的排灌系统,根据巴沙鱼的数量来确定一下养殖的面积,PH值微碱,池水的深度不能低于两米并且要有一定的透明度,这样方便于进行观察。 确定好养殖场地之后,要在放养之前对池塘进行一下消毒,把池塘的水放干,进行一下暴晒,然后灌入二十五厘米左右的池水并且使用生石灰粉来进行消毒。在泼洒一周后再把池水灌到六十厘米泼洒适量的水产养殖菌液,然后在放苗之前根据池塘面积投入一些适量的有机肥和豆浆。当池塘出现了各种浮游生物的时候就可以放苗了,放苗之后把池子里的水加深到一点五米到两米,要根据池水的肥力来进行适当的追施有机肥。1、放养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第一是要把池塘进行一下消毒,把塘水排放到二十厘米左右,清整好塘基,然后每亩用五十到八十千克的生石灰或者是荼粕三十到五十千克来进行全池塘的泼洒。第二就是在放苗前的五到六天注入八十厘米左右的新水,注水的里根要用六十到八十的目聚乙烯网袋套在进水口处进行过滤,防止野杂鱼虾还有卵粒和蛙卵和水生昆虫等进行第三就是在鱼苗下池塘之前的二到三天,每亩施已堆放发酵的粪肥大约是一百千克,也可以用大草堆入池塘边四周的肥水,培育水中浮游生物。透明度应该是二十五厘米左右。 三是巴沙鱼在水温低于十四摄氏度的时候会有昏迷的现象。所以在放苗的时候应该要依据不同地方的生长期来安排放苗的规格还有放苗的数量,避免一下越冬。四是当鱼苗到达三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下池塘,放养鱼苗的时候还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来定,一般放养的密度是以每亩一千五百到二千五百之间,是为了避免越冬还有提高一下成活率还有就是缩短一下生长周期,一般是选择放养一些规格比较大的苗种。五是在放苗的前一天在池塘中放置在小的网箱里,投入少量的鱼苗里,观察一天,没有异常的话就放入苗人塘里。放苗前先进行一下缓苗的处理,等到温度差不多的时候再开始开袋来放苗。巴沙鱼喜欢集群,放苗点应该是要选择在池塘的上风处,还有下塘之前要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的食盐水来浸浴三到五分钟。 虽然巴沙鱼对于氧气的需求不是很高,但还是要适当的控制池塘中的溶氧量,适时的增氧,混养的鱼种主要是以草食性为主,经常性的进行一下巡查,观察一下巴沙鱼的生长和进食的情况,适时的捞出一部分来进行观察是否有一些疾病发生的特征。要及时换水,当在池水中看不到鱼的时候就要进行换水,但不用进行全池塘的换水,换不量还是要根据水质的好坏还有透明度来决定的。要注意调控水温,不可以让水温过低来影响巴沙鱼的生长。 通威饲料是在今年5月份开始涉足巴沙鱼饲料领域,6月份正式投产,珠三角地区2018年预计销售2000吨左右,全部由佛山通威生产。海南通威生产的巴沙鱼专用饲料则是在岛内销售。 通威巴沙鱼饲料 据了解,巴沙鱼饲料被认为是造成巴沙鱼肉质偏黄的原因之一,通威饲料经过研发和试验,祛除饲料中的黄色素成分,基本避免了饲料对巴沙鱼肉色的影响,饵料系数达到1:1.2,而罗非鱼饵料系数在1.0和1.1左右。通威研究院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饲料对巴沙鱼肉色影响的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中,通威饲料与巴沙鱼养殖户合作,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基于2018年的经验,2019年通威将采取全新的合作模式与巴沙鱼养殖户开启合作。 从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养殖计划,将饲料的毛利和经销商的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把更多的利润让给养殖户。 首先是池塘的位置和水深,池塘的位置最好接近流动水源,方便换水,确保好水质。水深控制在2米以上,最好是3-4米左右,给巴沙鱼足够的生长空间。 然后是控制养殖密度,每亩的投苗量维持在5000-7000尾左右,高密度会诱发鱼病害,增加死亡率。同时,有养殖户反映:巴沙鱼存活率高,每亩投10000尾苗的密度太高,后期反而会因为密度太大而造成死鱼,得不偿失。 同时,控制养殖密度后,对肉质颜色也有调控作用。如果密度太大,鱼吃不到饲料,就只有吃池塘里面的杂食,增加了黄肉的几率。这与之前在江门振业获得的反馈不谋而合。 最后是把握放苗时间,投苗时间直接决定收鱼时的市场价格。如果在7月份之后投苗,巴沙鱼在天气降温前无法达到工厂需要的规格,来不及上市,又过不了冬,就只有低价处理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