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經注》汾水流域/李曉傑等

 zqbxi 2020-09-30

黄學超 楊長玉 吕朋

說 明

北魏酈道元撰寫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以水道爲綱記載區域地理信息最爲著名的典籍。自金代以來,對《水經注》的研究,便不乏著述,並因此而成爲一門專門的學問——“酈學”,但是這些研究大多集中於版本校勘與文句欣賞方面,被視爲《水經注》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楊守敬、熊會貞《水經注疏》及楊守敬《水經注圖》,也因限於當時的研究條件,還有很多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所繪出的《水經注圖》也難稱精準,無法適應現當代學術的發展需要。有鑒於此,譚其驤先生生前在其《自傳》中即曾表示,在主編完成八巨冊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之後,他最想著手的研究工作就是對《水經注》的系統探究,重寫《水經注疏》與重繪《水經注圖》。從譚先生大力倡導這一研究開始,至今已逾三十年。現階段的學術水準又有了長足的提高,進行《水經注》研究的各方面條件也更加成熟。近年,周振鶴先生便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呼籲展開對《水經注》的地理學研究,以重建公元六世紀以前中國的河流水道體系以及人文地理景觀,進而爲今天的山川治理與景觀改造提供重要參考,同時又指出就學術領域而言,這是現階段中國歷史地理學的新的重要的學術增長點。①

本文即是在重寫《水經注疏》與重繪《水經注圖》方面所做的初步嘗試。首先擇取《水經注》卷六汾水流域諸篇(包括《汾水》、《澮水》、《文水》、《原公水》、《洞過水》、《晉水》等六篇)作爲研究的對象,在前人既有研究的基礎之上,充分運用相關的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以歷史學、地理學、文獻學的方法來研究其中所載的地理內容。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此部分《水經注》文本重新校勘,盡可能最大限度地訂正其中治酈諸家尚未解決或發現的記載脫漏、訛誤及錯簡等問題,同時,探究酈氏引用資料的出典(即史源學研究);2)對此部分《水經注》所記錄的汾水流域諸水道與城邑逐一進行今地的比定,然後再對这一区域的河道分佈、政區設置及城邑分佈做全面的復原;3)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之上,依據现今的1:25萬大比例尺地圖,繪出精準的《〈水經注〉汾水流域圖》(八幅),將《水經注》所載的汾水流域地理信息直觀地表現出來,爲今後全面繪製新《水經注圖》做準備。

下面,爲行文的方便,先將本文校箋與附圖中所涉及的體例問題,條陳如下:

1. 底本与出校原则:

本文以陳橋驛基於戴震殿本《水經注》而整理的《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簡稱“原本”)卷六文字爲底本,同時參校其他版本,主要包括殘宋本《水經注》、《永樂大典》本《水經注》、朱謀 《水經注箋》、全祖望《五校水經注》鈔本及《七校水經注》、趙一清《水經注釋》、楊守敬與熊會貞《水經注疏》等諸本。②

2. 原本排版格式:凡原本文字無誤而與他本有異者,不出校;凡原本文字有誤,則徑改,並出校記詳述之。

1)《水經》文字(簡稱《經》文)以四號黑體字頂格排。

2)酈道元《水經注》文字(簡稱《注》文)以小四號宋體另行排。

3)自全祖望提出《注》文有酈氏自注之說後,趙一清、戴震皆襲之,今采其說,唯判斷標準有異,僅以酈氏釋今地之語且文氣有滯礙處當之。《注》中注以五號楷體字夾排于《注》文之中。

4)《注》文分段:參照《七校》本和《注疏》本,原則上以每條支流爲一段;然遇錯簡處,則無論語句長短,均單獨分爲一段。

3. 校記與箋注:

1)《經》文與《注》文之校箋分別標號;相同部分之校記與箋注則混排,統一標號。

2)楊守敬與熊會貞《水經注疏》本已對酈氏所引之書多著出典,然囿于成書時代,尚有不得所出者。本文在此基礎之上,重釋《注》文史源,並逐一規範標明。

3)古水道、政區地名的今釋參照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三冊、趙永復《水經注通檢今釋》、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主編《山西省歷史地圖集》重新考證後做出。凡本文與上述諸書所釋相同者,一般僅標今地(以截至2010年12月行政區劃資料信息爲準),不再佐證;然遇有異處,則引用相關史料詳證之。

4)本文重在釋地,故《經》、《注》文中所涉之政區地名皆一一出注。唯《經》文成書於三國,故此部分所注之政區沿革僅述至曹魏;至於所注《注》文之政區沿革,則相應下延至北魏酈氏著書時代(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5)。

5)校箋中提及的書名、諸家按語多用簡稱,並在文後附參考文獻及全簡稱對照備檢。

4.附圖:

1)附圖以國家測繪局1987年版1:25萬地形圖為底圖,並酌參相關地圖繪製而成。

2)附圖采“古墨今朱”之形式:古水、古地皆以黑色繁體字標注,今水、今地統以紅色簡體字標示。無考之古水、古地,則標于大致今水、今地附近區域。

3)附圖分總圖與圖:總圖從簡,僅標注《經》文內容;分圖務詳,標注《注》文內容。

∗ 復旦大學“985”三期重大項目(2011RWXKZD023)階段性成果。本文撰寫過程大致如下:首先由李曉傑教授帶領復旦大學史地所《水經注》研讀小組成員,對《水經注》汾水流域諸篇作逐字逐句的深入研討與古水、古地的逐一今釋比定;然 後,在此基礎之上,分別由小組成員博士生黄學超(汾水晉陽縣故城以上河段、澮水)、碩士生楊長玉(汾水冠爵津以下河段)、吕朋(汾水晉陽縣至冠爵津間河 段、文水、原公水、洞過水、晋水)撰寫出初稿並初繪成相應的《水經注圖》;之後,再由李曉傑教授主持,就初稿文字表述逐條做出修訂與潤色,同時更正初繪 《水經注圖》中的問題。另,碩士生屈長樂自始至終參與了本論文的撰寫討論,並提出過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因此,本文的最終完成是復旦大學《水經注》研讀小組 集體分工協作的結果。又,在本文撰寫過程中,周振鶴教授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孟剛先生亦曾提供不少有關研究資料信息,在此一併謹致謝忱。

① 此外,張修桂先生也強調了從事《水經注》研究及新編《水經注圖》的重要性(《〈水經·江水注〉枝城—武漢河段校注與復原》後記,《歷史地理》第二十四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並已在《水經注》所載河道復原方面發表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

② 以上《水經注》主要參校版本在校箋正文中皆用簡稱,另附全簡稱對照于文後所附參考文獻相應條目之中。

正 文

汾水〔一〕出太原〔二〕汾陽縣〔三〕北管涔山〔四〕,

〔一〕汾水 今汾河。

〔二〕太原 指太原郡。郡,秦立,两漢及曹魏皆存,治今山西太原市晉源區晉陽古城(以下所釋今地皆在山西省境內,故省“山西”二字)。

〔三〕汾陽縣 西漢置縣,東漢初廢。

〔四〕管涔山 今山名同。

《山海經》曰:《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一〕,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二〕菅涔山,汾水所出,土人亦云箕菅山,見多菅草,或以爲名,又爲“管”字。〔三〕《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四〕,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脩巖,有草無木〔五〕,泉源導于南麓之下,蓋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峯接勢〔六〕。劉淵族子曜,嘗隱避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獻劒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劒長二尺,光澤非常。背有銘曰:“神劒服御除衆毒”〔七〕。曜遂服之,劒隨時變爲五色也。〔八〕後曜遂爲胡王矣。

〔一〕管涔之山 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卷三:“(山海)經文‘管’當作‘菅’。”觀下文酈氏言“菅涔山”,則此處或是後人據傳本《山海經》改《水經注》文。然無確證,今不改。

〔二〕《山海經》卷三《北次二經》。

〔三〕菅涔山汾水所出至又爲管字 此句諸本無。《御覽》卷四五引《水經注》曰:“管涔山,汾水所出,土人亦云箕管山,見多管草,或以爲名,又爲‘管’字。”楊《疏》以爲《水經注》佚文,是。《寰宇記》卷四一嵐州靜樂縣下亦載略同文句,惟作“菅涔山”、“菅草”,按,管草無徵,作“菅草”是。則《御覽》之“管涔山”、“箕管山”之“管”俱當作“菅”,蓋“管”“菅”形近,傳抄致訛。又按,下文酈注引《十三州志》論管涔山名之異,上述佚文置於此正可爲之前導,於文意甚洽,今補。

〔四〕出武州之燕京山 此七字爲酈氏引闞駰《十三州志》文。此處所引文字斷至何處向有異說。今按,七字以下,“亦管涔之異名也”一句與前闞駰之文語義不接,顯係酈注議論之語,故七字之後皆不取。

〔五〕有草無木 此係照應前文《山海經》語。今管涔山頂有馬侖草原,係亞高山草甸,“有草無木”或即指此。

〔六〕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峯接勢 謂水行山中。觀下文叙劉曜避於管涔山事,知此“夾岸連山”者皆爲綿亘之管涔山脈。由之亦可斷:今管涔山中汾河諸源,唯涔山溝最遠,於管涔山中西南流,即酈氏所載之汾源。

〔七〕神劍服御除衆毒原本刪“服”字,據諸本補。楊《疏》:“按《御覽》有‘服’字,《寰宇記》亦有,《事類賦注》十三引《晉書》亦有。疑當做御服,與下‘毒’字韻。”各本既同,語義又暢,“服”字顯不當刪;然亦不必改作“御服”。

〔八〕劉淵族子曜至劒隨時變爲五色也 此爲酈氏引《前趙錄》文。據《御覽》、《寰宇記》所引可知。今本《十六國春秋·前趙錄》文字微異。

汾水又南,與東、西温溪〔一〕合,水出左右近溪,聲流翼注。水上雜樹交蔭,雲垂煙接。自是水流潭漲,波襄轉泛。

〔一〕東西温溪 今東碾河、西碾河。《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靜樂縣:“温泉,在縣東十五里北山下。出石罅中,流分數派,注於碾河。”熊《疏》據之以碾河當東温溪,并云西温溪亦在靜樂境,甚是。永樂《太原府志》引《太原志》:“温泉,在(靜樂)縣東一十五里北山中,(中略)隆冬不凍,流入碾河。其泉西有娘子神

廟。”此亦即《方輿紀要》所載之泉,今名娘子神泉,泉水常温,當即東温溪受名之故。又,西温溪原有二說:一以今婁煩縣境之石峽温泉當之(光緒《通志》),一以西碾河當之(謝鴻喜:1990)。據酈注,西温溪與東温溪相對入汾,今石峽温泉與東碾河相距甚遠,與此不合。反觀西碾河,與東碾河恰成“翼注”之勢,且河畔又有古遺址若干,以之當西温溪顯佳。

又南逕一城東,憑墉積石,側枕汾水,俗謂之伏戎城〔一〕。〔二〕

〔一〕伏戎城 原本及《注釋》本作“代城”,殘宋本、《大典》本、《注箋》本、《五校》鈔本作“代城城”,《注疏》本據《元和志》更爲“伏戎城”,甚是,今據改。地當今寧武縣化北屯鄉寧化村。《元和志》卷一四嵐州靜樂縣:“西至州四十五里。(中略)伏戎城,在縣北八十里。隋樓煩郡所理也。”準之里數,知唐靜樂縣治即今縣址,伏戎城在其北八十里。此處今有寧化村寧化古城遺址,疑即酈氏所言伏戎城之所在。又按,寧化古城在水東,而酈注前言汾水逕城東,疑“東”爲“西”之誤。

〔二〕據今所定伏戎城之地望,酈注前文東、西温溪當在該城下游。疑此處記載有誤,或爲錯簡。

又南出二城間,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謂之侯莫干城〔一〕,蓋語出戎方〔二〕,傳呼失實也。

〔一〕侯莫干城 疑在今婁煩縣靜游鎮東、西六度村。二村隔汾相望,位於酈注所叙東、西温溪之南,與“侯莫干城”地望相合。唐初曾置六度縣,當即在此,頗疑唐置縣之前已有東西二城。

〔二〕 語出戎方 北魏《弔比干文》碑陰見官員名乙旃侯莫干。按,乙旃乃西部鮮卑姓氏(姚薇元,1962),知“侯莫干”爲鮮卑語彙,蓋酈氏“語出戎方”之所指。

汾水又南,逕汾陽縣故城〔一〕東。川土寬平,峘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陽縣北山,西南流〔二〕者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彊爲侯國〔三〕。後立屯農,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四〕。山有羊腸坂〔五〕,在晉陽〔六〕西北,石磴縈委〔七〕,若羊腸焉,故倉坂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志》,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谷。〔八〕蓋欲乘〔九〕呼沱之水轉山東之漕,自都慮至羊腸倉,將憑汾水以漕太原,用實秦晉。苦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無算。拜鄧訓爲謁者,監護水功。訓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肅宗從之,全活數千人。〔一〇〕和熹鄧后之立,叔父陔以爲訓積善所致也。〔一一〕羊腸即此倉也。〔一二〕《魏土地記》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護軍治,東去汾水六十里。

〔一〕汾陽縣故城在今嵐縣南一里古城村。

〔二〕《漢志》太原郡汾陽縣。

〔三〕《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四〕羊腸倉 東漢倉廩,當在今太原市小店區塢城村。

〔五〕羊腸坂 古山道。先秦至隋指今太原市西北天門關至西凌井間之通道。

〔六〕晉陽 即漢晉陽縣,詳見下“晉陽縣”。

〔七〕石磴縈委 原本作“石磴縈行”。按,“石磴縈行”,戴震所據《通鑒》胡注本作“石磴縈紆”,謝《注》謂“‘行’字恐爲誤排”,是。又,諸本皆作“石磴縈委”,《御覽》、《寰宇記》諸書所引《水經注》之文亦同,戴改不必,今回改。

〔八〕《續漢志》常山國南行唐縣。

〔九〕欲乘 原本及《注疏》本皆作“資承”,殘宋本、《大典》本、《注箋》本、《五校》鈔本、《注釋》本作“咨乘”,然段《校》據《通鑑》胡注引《水經注》云係“欲乘”之訛,極是,今從之。

〔一〇〕《後漢書》卷一六《鄧訓傳》。

〔一一〕《後漢書》卷一〇上《和熹鄧皇后紀》。

〔一二〕即此羊腸倉也此句下,原本及《七校》本、《注釋》本、《注疏》本皆有“又南逕秀容城東”七字,其他諸本無。按,《七校》本全氏校語云:“舊脫此句,先司空以宋本增。”然《五校》鈔本并無此七字及校語,疑《七校》本此處爲後人偽作,不當從。又,《州郡典》嵐州宜芳縣:“宜芳,有古秀容城,即漢汾陽縣,屬太原郡。”已明言秀容城即汾陽故城。縱此載或本自酈注,亦足證杜佑所見之本斷無“又南逕秀容城東”七字。故諸本所補皆誤,今刪。

南與酸水〔一〕合,水源西出少陽之山〔二〕,東南流注于汾水。

〔一〕酸水 今屯蘭川。所據有三。其一,屯蘭川源出古少陽山地,東南流,繼而東流入汾,發源、流向均大致與酸水合。其二,今屯蘭川附近尚有規模相當之數條河流,然獨屯蘭川開發較早,有先秦至六朝遺址多處,自隋至清稱孔河,向爲世人視爲入汾之大川。其三,屯蘭川發源鐵史溝山岩,溝谷之中或產鐵。《山海經》卷三《北次二經》云酸水“中多美赭”,赭或即赤鐵,似酸水有鐵,則屯蘭川與酸水所產亦可對應。楊《疏》雖稱孔河“疑即酸水”,然未舉確證;今據上述,可斷屯蘭川即酸水無疑。

〔二〕少陽之山 今古交、婁煩、交城三市縣交界處之山地,主峰爲鐵史溝山岩。《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交城縣:“少陽山,在縣西南九十五里。(中略)高二百丈,周迴二十里。”所言交城縣,當是隋交城舊治,即今古交市城區。

汾水又南出山〔一〕,東南流,洛陰水〔二〕注之。水出新興郡〔三〕,西流,逕洛陰城〔四〕北。又西逕盂縣故城〔五〕南。《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縣爲大夫之邑,以孟丙爲盂大夫。〔六〕洛陰水又西,逕狼孟縣故城〔七〕南,王莽之狼調也〔八〕。左右夾澗幽深,南面大壑,俗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爲城,有南北門,門闉故壁尚在。洛陰水又西南,逕陽曲城〔九〕北。《魏土地記》曰:陽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陽曲護軍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逕陽曲城西南注也。

〔一〕汾水又南出山 此謂汾河自晉西山地流至太原盆地,當今太原市西北尖草坪區上蘭街道附近。

〔二〕洛陰水 今中社—楊興河。舊以楊興河當之。據下文“逕洛陰城北”、“逕狼孟縣故城南”之語(城址分見注〔五〕〔七〕),洛陰水當流經今陽曲縣洛陰村北、陽曲縣城南。楊興河上游在陽曲縣城北,且遠離洛陰村,而其支流中社河流路與酈注正合,可當酈注洛陰水之上游。是水蓋因洛陰城而得名。

〔三〕水出新興郡 此謂洛陰水出新興郡界。新興郡,始置于漢末,北魏郡治定襄縣(今山西定襄),洛陰水流域當屬郡下陽曲縣,故酈氏如是說。

〔四〕洛陰城 在今陽曲縣東黄水鎮洛陰村。《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陽曲縣:“洛陰城,在府东北七十里”,董《說》:“今名洛陰村”。今洛陰村中有北齊造像碑,碑載其地作“洛音村”,洛音即洛陰,益證洛陰村自北朝已存。

〔五〕盂縣故城 在今陽曲縣大盂鎮。

〔六〕《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七〕狼孟縣故城 在今陽曲縣駐地黄寨鎮東南。《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陽曲縣:“狼孟城,(中略)俗名黃頭寨”,寨即黃寨鎮之舊名。今鎮東南有古城遺址,亦已定爲狼孟城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又《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陽曲縣:“狼孟故城,在縣東北三十六里。”同卷又知唐陽曲縣治木井城,即今陽曲縣故縣村,反在黃寨鎮之東北,似與狼孟城在黃寨鎮之說不符。然唐前陽曲縣治屢有遷徙,舊嘗治今太原市尖草坪區陽曲鎮(參注〔九〕),而黃寨鎮之古城遺址正在其東北三十六里處。《元和志》此處所言陽曲縣之治所,當依舊圖經而言。如此,則諸書所載與考古發現莫不相合,狼孟縣故城之地望殆無疑問。

〔八〕《漢志》太原郡狼孟縣。

〔九〕陽曲城 在今太原市尖草坪區陽曲鎮。《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陽曲縣:“後漢末移於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於今縣南四里陽直故城。”唐太原縣在今太原市西南晉陽古城,其西北四十五里正當今陽曲鎮,據此可定陽曲鎮地爲漢末至北魏陽曲縣所在,洛陰水正過其北。

東南過晉陽縣〔一〕東,〔二〕晉水〔三〕從縣南東流注之。

〔一〕晉陽縣 戰國秦置縣,至曹魏不改。

〔二〕古汾水幹流《經》、《注》時期河道有異。《水經》時期,汾水中游幹流河道基本沿太原西面邊山南流,位於今磁窯河以西。《水經注》時期,汾水中游河道已東徙至今磁窯河。原汾水幹流河道,成爲文水下游河道,在今文水縣境內位於文峪河之東,進入汾陽境內后又向西南流,之後,在今文峪河西,大約於近代開挖的七支渠附近與汾水交匯(王尚義,1988)。

〔三〕晉水 今晉祠泉水。詳見《晉水》篇。

太原郡治晉陽城,〔一〕秦莊襄王三年立。〔二〕《尚書》所謂“既修太原”〔三〕者也。《春秋說題辭》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廣雅》曰:大鹵,太原也。〔四〕《釋名》曰:地不生物曰鹵,鹵,罏也。〔五〕《穀梁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六〕《尚書大傳》曰:東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郡取稱也。《魏土地記》曰:城東有汾水南流。水東有晉使持節都督并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太原成王之碑。水上舊有梁,青荓殞于梁下,豫讓死于津側,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七〕

〔一〕《漢志》、《续汉志》、《晋志》、《地形志》太原郡(国)首縣晉陽。

〔二〕《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又,同书卷五《秦本紀》:“(莊襄王)四年,王齕攻上黨。初置太原郡。”

〔三〕《尚書·禹貢》。

〔四〕《廣雅》卷九《釋地》。

〔五〕《釋名》卷一《釋地》。

〔六〕《春秋穀梁傳》昭公元年。

〔七〕 水上舊有梁至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 青荓事見《吕氏春秋》卷一二《季冬紀·序意》。豫讓、趙襄子事見《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按,酈氏此处蓋參上述史料综合叙之。

汾水西逕晉陽城〔一〕南,舊有介子推祠,祠前有碑,廟宇傾頹,惟單碑獨存矣。今文字剝落,無可尋也。

〔一〕晉陽城 今太原市晉源區晉陽古城,自漢至北魏晉陽縣皆治於此(謝元璐、張頷,1962)。

又南,洞過水〔一〕從東來注之。

〔一〕洞過水 今瀟河(參《洞過水》篇)。瀟河下游河道古今有異,《水經注》時期洞過水(今瀟河)下游河道,當在今河道之北(张慧芝,2005)。

汾水又南逕梗陽縣故城〔一〕東,故榆次之梗陽鄉也。魏獻子以邑大夫魏戊也。〔二〕京相璠曰:梗陽,晉邑也。今太原晉陽縣南六十里榆次有梗陽城。〔三〕有白石水、中隱水,俱來注之。〔四〕汾水又南,即洞過水會者也。

〔一〕梗陽縣故城 在今清徐縣駐地清源鎮。《元和志》卷一六太原府清源縣:“按,梗陽在今縣南百二十步,梗陽故城是也。(中略)隋開皇十六年,于梗陽故城置清源縣。”按,清源縣治即今清源镇。

〔二〕《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三〕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梗陽,晉邑也。今太原晉陽縣南四十里榆次界有梗陽地。”

〔四〕有白石水中隱水俱來注之 此句原本無。《七校》本据《名勝志》補,今從。《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清源縣中隱山下云,“(在)縣西北八里。四圍高峰,山獨中隱。亦曰中隱谷。又白石山,在(清源)縣西五里,亦曰白石谷”;清源水下云,“又白石水,源出白石谷,流合平泉水,又中隱水,出中隱谷,并流注于汾。”今清徐縣西北一水源出廟前山,經圪台頭,又東南經縣北,東入汾,此水疑是白石水;水北另有一水,出晉源鎮杜里坪,經姚村北,東入汾,疑爲中隱水。

又南過大陵縣〔一〕東,

〔一〕大陵縣 春秋晉置平陵縣,戰國趙改稱大陵,至曹魏不改。

昔趙武靈王遊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想見其人,吳廣進孟姚焉,〔一〕即于此縣也。王莽改曰大寧矣。〔二〕

〔一〕《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二〕《漢志》太原郡大陵縣。

汾水于縣左迤爲鄔澤〔一〕。《廣雅》曰:水自汾出爲汾陂。〔二〕其陂東西四里,南北十餘里,陂南接鄔。《地理志》曰:“九澤在北,并州藪也。”〔三〕《吕氏春秋》謂之“大陸”。〔四〕又名之曰漚洟之澤〔五〕,俗謂之鄔城泊。許慎《說文》曰:“溩水〔六〕出西河中陽縣之西,南入河。”〔七〕即此水也。

〔一〕鄔澤 古湖泊,今湮。範圍約西至今磁窯河,東至平遙縣中都鄉橋頭村,北至祁縣西南,南至介休市北。

〔二〕廣雅曰水自汾出爲汾陂《廣雅》卷九《釋水》:“水自河出爲滎,水自汾出爲派”。王念孫《讀書雜誌》曰:“水自汾出爲下,當有脫文”,楊《疏》據王氏所云擬訂之曰“水自汾出爲派,積而成陂,謂之汾陂。接其陂云云。”

〔三〕《漢志》太原郡鄔縣。

〔四〕《吕氏春秋》卷一二《有始覽》。

〔五〕漚洟之澤 《地形志》太原郡鄔縣:“慮水,入區夷澤。”

〔六〕溩水 原本及其他諸本皆作“漹”,今本《說文》亦作“漹”,然據桂馥《說文解字義證》,酈氏所引《說文》“漹”原作“溩”,後人據誤本《說文》改爲“漹”,今回改,以復酈注原文之貌。其實,“溩水”當作“漹水”,《說文》西河中陽縣距鄔澤甚遠,二者了不相涉,酈氏誤以“漹水”作“溩水”,顯非。

〔七〕 《說文》水部。

溩水〔一〕又會嬰侯之水〔二〕,《山海經》稱謁戾之山〔三〕,嬰侯之水出于其陰,北流注于祀水〔四〕。〔五〕水出祀山〔六〕,其水殊源共舍,注于嬰侯之水,亂流逕中都縣〔七〕南,俗又謂之中都水〔八〕。

〔一〕溩水 原本及其他諸 本皆作“漹水”。此当後人据誤本《說文》所改。按,“溩”同“鄔”。此“溩(鄔)水”即郦注下文“俗亦曰慮水”之鄔水,則鄔水與鄔澤實爲一體。水多处,称鄔澤;水少处,称鄔水。

〔二〕婴侯之水 今柳根河(參注〔八〕)。

〔三〕謁戾之山 今平遙縣鹿臺山。《寰宇記》卷四一汾州平遙縣:“謁戾山,在縣東南五十里,一名麓臺山。”

〔四〕祀水今平遙以上之惠濟河(參注〔八〕)。

〔五〕《山海經》卷三《北次三經》。

〔六〕祀山今平遙縣寶塔山。惠濟河源發於此。

〔七〕中都縣 西漢置,至曹魏不改。

〔八〕中都水 今平遙以下之惠濟河。《方輿紀要》卷四二汾州府平遙縣:“中都水,出縣東二十里中都谷橫嶺下,西流合原祠水,逕城南入鄔城泊。”《清一統志》卷一四四汾州府山川:“中都水,在平遙縣南三十里,一名嬰侯水。”揣酈注,祀水、嬰侯之水互受通稱,兩水合後,又稱中都水。今或言 “祀水”爲今“源祠水”,“嬰侯水”爲今“惠濟河”(謝鴻喜,1990),然源祠水北流入惠濟河,與酈注嬰侯之水“北流注于祀水”不合。今惠濟河經平遙縣城北,西北入汾,與酈注“逕城南”異,後世當有改道。今柳根河平遙以下河道應爲原惠濟河所經,則未改道前之惠濟河當流經平遙縣城南納柳根河,西南流。明此可知,今平遙以上之惠濟河即“祀水”,柳根河即“嬰侯之水”,平遙以下之惠濟河即“中都水”。

侯甲水〔一〕注之,水發源祁縣〔二〕胡甲山〔三〕,有長阪,謂之胡甲嶺,即劉歆《遂初賦》所謂“越侯甲而長驅”〔四〕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縣。侯甲水又西北歷宜嵗郊〔五〕,逕太谷,謂之太谷水〔六〕。出谷西北流,逕祁縣故城〔七〕南,自縣連延,西接鄔澤,是爲祁藪也。即《爾雅》所謂昭餘祁矣,〔八〕賈辛邑也。辛貌醜,妻不爲言,與之如臯,射雉雙中之則笑也。〔九〕王莽之示縣也。〔一〇〕

〔一〕侯甲水此水流向古今變化較大,上游即今昌源河(參注〔三〕),下游無今河對應,當經今祁縣西南、平遙縣西北,西注古鄔澤。

〔二〕祁縣 春秋晉置,西漢遷至今址,至北魏不改。

〔三〕胡甲山 今平遙、武鄉、沁縣、沁源四縣交界之山嶺。成化《通志》卷五《山川》沁州:“胡甲山,一名護甲,又名侯甲。(中略)在武鄉西北一百里。”楊《疏》引孫星衍語曰:“胡、侯一音之轉”。則“胡甲”同“侯甲”。按,明代武鄉縣治今武鄉縣故縣鄉。

〔四〕《全漢文》卷四〇:“越侯田而長驅兮”。

〔五〕宜嵗郊 在今祁縣來遠鎮附近。此地距晉陽百里許,疑爲祭祀之地。《說文》:“距國百里爲郊。”段《注》引杜子春注《周禮》曰:“‘五十里爲近郊,百里爲遠郊。’《玉藻》說郊祭曰:‘於郊,故謂之郊’。”

〔六〕太谷水 今昌源河。雍正《通志》卷一七《山川》祁縣:“胡甲水,源出東南百六十里武鄉縣胡甲山,(中略)名昌源河。”

〔七〕祁縣故城 在今山西省祁縣西六支鄉祁城村東。《方與紀要》卷四〇太原府祁縣:“故祁城,縣東南七里。漢縣治此,後魏徙今治。今曰故縣邨,亦曰祁城村。又東南八里有古祁城,志以爲古祁氏之邑也。”今祁縣西六支鄉祁城東有漢代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當是漢縣故址。

〔八〕即爾雅所謂昭餘祁矣 《爾雅》卷七《釋地》:“燕有昭餘祁。”郭璞注:“今太原鄔陵縣北九澤是也。”

〔九〕辛貌醜至射雉雙中之則笑也 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貌丑者别是一贾大夫,非贾辛。朱《箋》、熊《疏》辨之已詳。

〔一〇〕《漢志》太原郡祁縣。

又西逕京陵縣故城〔一〕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二〕。于春秋爲九原之地〔三〕也。故《國語》曰:趙文子與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并植于晉國,不免其身,智不足稱。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不顧其君,仁不足稱。吾其隨會乎?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進,不阿而退。〔四〕其故京尚存。漢興,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五〕焉。

〔一〕京陵縣故城 在今平遙縣洪善鎮京陵村。

〔二〕《漢志》太原郡京陵縣。

〔三〕于春秋爲九原之地也 按,酈注此句有誤。顧炎武《日知錄》“九原”條謂,“九原之地”疑在太平西南二十五里之九原山(今新絳縣西北)。

〔四〕《國語·晉語八》。

〔五〕京陵按,《續漢志》太原郡京陵縣下劉昭注引鄭玄曰:“晉大夫之墓地”。或是。

侯甲水又西北逕中都縣故城〔一〕南,城臨際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于中都者也。〔二〕漢文帝爲代王,都此。〔三〕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上見光,赦中都死罪以下。〔四〕

〔一〕中都縣故城 在今平遙縣中都鄉橋頭村。今平遙縣中都鄉橋頭村有雙林寺,古名中都寺。

〔二〕《左傳》昭公二年。

〔三〕《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漢書》卷四《文帝紀》。

〔四〕《漢書》卷六《武帝紀》。

侯甲水又西,合于嬰侯之水,逕鄔縣故城〔一〕南,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也,〔二〕謂之鄔水,俗亦曰慮水。慮、鄔聲相近,故因變焉。又西北入鄔陂,而歸于汾流矣。

〔一〕鄔縣故城 在今介休市連福鎮鄔城店村。

〔二〕《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又南過平陶縣〔一〕東,文水〔二〕從西來流注之。

〔一〕平陶縣 西漢置,至曹魏不改。

〔二〕文水 今文峪河。詳見《文水》篇。

汾水又南與石桐水〔一〕合,即綿水也。水出界休縣〔二〕之綿山〔三〕,北流逕石桐寺〔四〕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晉文公之賞,而隱于綿上之山也。晉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綿爲介子推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因名斯山爲介山。〔五〕故袁山松《郡國志》曰:介休縣有介山,有綿上聚、子推廟。王肅《喪服要記》曰:昔魯哀公祖載其父。孔子問曰:寧設桂樹乎?哀公曰:不也。桂樹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晉之人也。文公有內難,出國之狄,子推隨其行,割肉以續軍糧。後文公復國,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當受爵祿。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燒死。國人葬之,恐其神魂霣于地,故作桂樹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樹焉?余按夫子尚非璠璵送葬,安能問桂樹爲禮乎?王肅此證,近于誣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一〕石桐水 今龍鳳河,古今下游河道不同。《清一統志》卷一四四汾州府:“石桐水,在介休縣東二十里,一名綿水,又名洪山水。”或以石桐水爲今靜升河(謝鴻喜,1990)。按,依酈注所叙,汾水合石桐水後方經界休縣故城(今介休市城區),而靜升河入汾處遠在今靈石縣,故不取。

〔二〕界休縣 《漢志》作“界休”,《續漢志》、《晉志》作“介休”。“界”與“介”古字通。

〔三〕綿山 今山名同。《方輿紀要》卷四十二汾州府介休縣:“介山,縣東南二十五里。(中略)亦曰綿山,亦曰綿上。”

〔四〕石桐寺 今址不詳。疑在今介休市龍鳳鎮附近。

〔五〕《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汾水又西南逕界休縣故城〔一〕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二〕矣。城東有徵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宋沖以有道司徒徵。〔三〕林宗縣人也。辟司徒舉太尉,以疾辭。其碑文云:將蹈洪崖之遐迹,紹巢、由之逸軌,翔區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寧四年正月丁亥卒〔四〕。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痛,乃樹碑表墓,昭銘景行云。陳留蔡伯喈、范陽盧子幹、扶風馬日磾等,遠來奔喪,持朋友服。心喪期年者,如韓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餘門人,著錫衰者千數。蔡伯喈謂盧子幹、馬日磾曰:吾爲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惟郭有道無愧于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五〕,側臨汾水,蓋劉淵爲晉都尉所筑也。

〔一〕界休縣故城 在今介休市城區。《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介休縣:“本秦漢之舊邑。”按,今介休市郊郭家村有郭有道(林宗)墓(山西省文物局,2006),恰與酈注下文所提“郭林宗碑”位置相符,則可定漢界休縣治故址。《中國歷史地圖集》、《山西歷史地圖集》定西漢界休縣治于今介休市東南,恐非。

〔二〕《漢志》太原郡界休縣。

〔三〕宋沖以有道司徒徵戴校:“按此句有脫誤,未詳”,按,戴說或是,又,宋沖字子浚,酈注上下之文皆稱字不稱名,疑此句爲後世羼入。

〔四〕享年四十有三建寧四年正月丁亥卒 “四十有三建寧四年”,原本作“四十有二建寧二年”,今據殘宋本、《注箋》本、《注釋》本、《注疏》本回改。

〔五〕左部城 在今孝義市梧桐鎮新尉屯。

南過冠爵津,

汾津名也,在界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一〕。數十里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纍石就路,滎帶巖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爲魯班橋,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險也。

〔一〕雀鼠谷 今介休市義棠鎮至靈石縣南關鎮一帶山谷。《寰宇記》卷四一汾州介休縣:“雀鼠谷,在縣西十二里”,又,孝義縣下引《冀州圖》云:“(雀鼠谷)在縣南二十里。長一百十里,南至臨汾郡霍邑縣界。汾水出于谷內,南流入河。即《周書》調鑒谷。”嘉慶《介休縣志》卷一《關隘》:“雀鼠谷,縣西南二十里,(中略)介休所屬,乃入谷之口,蓋通古之津隘也。”

又南入河東﹝一﹞界,又南過永安縣﹝二﹞西,

〔一〕河東 指河東郡。秦置,兩漢及曹魏皆存,治安邑縣(今夏縣禹王鄉)。

〔二〕永安縣 西漢置彘縣,屬河東郡。東漢更名永安,至曹魏不改。

故彘縣也。﹝一﹞周厲王流于彘,﹝二﹞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黃城,﹝三﹞漢順帝陽嘉三年﹝四﹞,改曰永安縣。縣,霍伯之都也。

〔一〕故彘縣也 按,彘縣治今霍州市。

〔二〕《國語·周語》;《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三〕《漢志》河東郡彘縣。

〔四〕陽嘉三年 按,《續漢志》河東郡永安縣作“陽嘉二年”。

歷唐城﹝一﹞東,﹝二﹞瓚注《漢書》云:堯所都也,東去彘十里。

〔一〕唐城 在今白龍鎮。按,由酈注下文引臣瓚注知唐城東去彘(今霍州市)十里。今霍州西十里爲白龍鎮,附近有舊石器至新石器時代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二〕歷唐城東原本此句爲《經》文,《注疏》本同。其他諸本此句皆作《注》文。按,“歷”字常爲《注》文叙水道所經用字,而不見於《經》文之中,戴、楊釋此句爲《經》文,蓋以此句無主語故,然《河水》篇即有“歷北漯陰城南”一句,亦無主語,足爲之證。今回改。

汾水又南與彘水﹝一﹞合,水出東北太岳山﹝二﹞,《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飛廉墓,﹝四﹞飛廉以善走事紂,惡來以多力見知。周王伐紂兼殺惡來。飛廉先爲紂使北方,還無所報,乃壇于霍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焉。﹝五﹞霍太山有岳廟﹝六﹞,廟甚靈,烏雀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靈泉﹝七﹞。以供祭祀,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湘東陰山縣有侯曇山,上有靈壇,壇前有石井。深數尺,居常無水,及臨祈禱,則甘泉湧出,周用則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逕觀阜﹝九﹞北,故百邑也。原過之從襄子也,受《竹書》于王澤,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余霍太山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于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滅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過主之,﹝一〇﹞世謂其處爲觀阜也。彘水又西流。逕永安縣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

〔一〕彘水 今南澗河。《元和志》卷一五晉州霍邑縣:“彘水出霍山,經縣南一里,西入汾水。”按,唐霍邑縣治今霍州市,今市南一里許有南澗河。

〔二〕太岳山 今名同,一名霍山。

〔四〕飛廉墓 今址不詳。疑在今次家嶺附近。

〔五〕飛廉以善走事紂至遂以葬焉 《史記》卷五《秦本紀》。

〔六〕岳廟 今址不詳。疑在今霍州市李曹鎮柏樂村一帶。

〔七〕靈泉 疑爲今霍山摩天嶺側之泉。《清一統志》卷一五三霍州:“靈泉在州東三十里霍山,今名打鼓泉。”

〔九〕觀阜 今霍州市東南二十里觀堆村。

〔一〇〕原過之從襄子也至使原過主之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汾水又南逕霍城﹝一﹞東,故霍國也。昔晉獻公滅霍,趙夙爲御,霍公求奔齊。晉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爲祟。使趙夙召霍君奉祀,晉復穰。﹝二﹞蓋霍公求之故居也。汾水又逕趙城﹝三﹞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此始也。﹝四﹞

〔一〕霍城 在今霍州市西南陳村。《史記》卷三九《晉世家》晉“滅霍滅魏滅耿”,《索隱》:“永安縣西南汾水西有霍城。”《方輿紀要》卷四一霍州:“霍城在州西十六里。”按今霍州市西南十六里許爲白龍鎮陳村,有戰國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疑是。

〔二〕晉獻公滅霍至晉復穰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三〕趙城 在今洪洞縣趙城鎮官莊村。成化《通志》卷七《古跡》:“趙簡子城在趙城縣東北三里。”按,“趙簡子城”即“趙城”,明趙城縣在今趙城鎮,鎮東北三里許爲官莊村,有東周城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四〕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此始也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汾水又南,霍水﹝一﹞入焉。﹝二﹞水出霍太山 ,發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測其深。西南逕趙城南,西流注于汾水。

〔一〕霍水 今霍泉。

〔二〕霍水入焉《寰宇記》卷四三晉州洪洞縣:“霍水在縣北三里。《水經注》云霍水源出趙城縣東三十八里廣勝寺大郎神,西流至洪洞縣。”陳《證》以《寰宇記》此處所引爲《水經注》佚文。按,趙城縣始置于唐,似不應見於《水經注》文字之中,疑此段文字非《水經注》原文。

又南過楊縣﹝一﹞東,

〔一〕楊縣 春秋晉置縣,至曹魏不改。

澗水﹝一﹞東出穀遠縣﹝二﹞西山,西南逕霍山南,又西逕楊縣故城﹝三﹞北,晉大夫僚安之邑也。﹝四﹞應劭曰:故楊侯國。﹝五﹞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六﹞其水西流入于汾水。汾水逕楊城西,不于東矣。﹝七﹞《魏土地記》曰:平陽郡治楊縣,﹝八﹞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一〕澗水 今澗河—洪安河。

〔二〕穀遠縣 治今沁源縣南。今澗河發源于縣西。

〔三〕楊縣故城 在今洪洞縣曲亭鎮范村,有東周至漢古城遺址(張德光,1963)。

〔四〕《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五〕據《漢志》顏注,爲應劭《漢書音義》文。

〔六〕《漢志》河東郡楊縣。

〔七〕汾水逕楊城西不于東矣 此爲酈氏駁《經》之文。按,《漢書》卷八七《揚雄傳》:“揚在河、汾之間”,似與《經》文汾水“過楊縣東”之載相合,疑楊縣曾遷徙,《經》文或不誤。

〔八〕平陽郡治楊縣按,平陽郡,曹魏置,至北魏不改,然治所曾有徙置。此當爲太和十八年罷東雍州前之平陽郡。

西南過高梁邑﹝一﹞西,

〔一〕高梁邑 始見於《左傳》僖公九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高梁而還”。高梁邑即酈注下文高梁故城。

黑水﹝一﹞出黑山﹝二﹞,西逕楊城南,又西與巢山水﹝三﹞會。《山海經》曰:牛首之山,勞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四﹞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東南出巢山﹝五﹞東谷,北逕浮山﹝六﹞東,又西北流與勞水合,亂流西北,逕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

〔一〕黑水 今澇河。

〔二〕黑山 今烏嶺山。

〔三〕巢山水 今洰河。

〔四〕《山海經》卷五《中山經》。

〔五〕巢山 今南畔山。

〔六〕浮山 疑爲今浮山縣以西、南畔山以北之山。

又南逕高梁故城﹝一﹞西,故高梁之墟﹝二﹞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納公子重耳于晉,害懷公于此。﹝三﹞《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三年,智伯瑤城高梁。漢高帝十二年以爲侯國,封恭侯酈疥于斯邑也。﹝四﹞

〔一〕高梁故城 在今臨汾市北高河店。

〔二〕高梁之墟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獻公筮嫁伯姬於秦,史蘇占之曰:“不吉。(中略)明年,其死於高梁之虛。”

〔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四〕漢高帝十二年至封恭侯酈疥于斯邑也《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又南過平陽縣﹝一﹞東,

〔一〕平陽縣 春秋晉置縣,東漢爲侯國,曹魏仍爲縣。

汾水又南逕白馬城﹝一﹞西,魏刑白馬而築之,﹝二﹞故世謂之白馬城。今平陽郡治。汾水又南逕平陽縣故城﹝三﹞東,晉大夫趙鼂之故邑也。﹝四﹞應劭曰:縣在平河之陽,堯舜竝都之也。﹝五﹞《竹書紀年》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漢昭帝封度遼將軍范明友爲侯國,﹝六﹞王莽之香平也。﹝七﹞魏立平陽郡,﹝八﹞治此矣。水側有堯廟﹝九﹞,廟前有碑。《魏土地記》曰:平陽城東十里,汾水東原上有小臺,臺上有堯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龍紐。其文曰:有新寶之。印,王莽所造也。淵以爲天授,改永鳳二年爲河瑞元年。﹝一〇﹞

〔一〕白馬城 在今臨汾市治(劉緯毅,1990)。

〔二〕魏刑白馬而築之按,此爲酈氏誤附之語。《戰國策·魏策一》張儀爲秦連橫說魏王,“合從者,一天下約爲兄弟,刑白馬以盟於洹水之上,以相堅也。” 洹水在今河南安陽,與此處酈注所言白馬城無涉。

〔三〕平陽縣故城 在今金殿鎮(劉緯毅,1990)。

〔四〕《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五〕據《漢志》顏注,爲應劭《漢書音義》文。

〔六〕漢昭帝封度遼將軍范明友爲侯國 《漢書》卷一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按,《注釋》本于“漢”字下又增二十五字,可參。

〔七〕《漢志》河東郡平陽縣。

〔八〕《魏志·三少帝紀》:“正始八年分河東之汾北十縣爲平陽郡。”

〔九〕堯廟 在今臨汾市堯廟鄉。

〔一〇〕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至改永鳳二年爲河瑞元年《十六國春秋·前趙錄》。

汾水南與平水﹝一﹞合,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二﹞,《尚書》所謂壺口治梁及岐也。其水東逕狐谷亭﹝三﹞北,春秋時,狄侵晉,取狐廚者也。﹝四﹞又東逕平陽城南,東入汾。俗以爲晉水,非也。

〔一〕平水 今龍祠河。

〔二〕壺口山 今姑射山。

〔三〕狐谷亭 在今鋪頭村。

〔四〕《左傳》僖公十六年。

汾水又南歷襄陵縣故城﹝一﹞西,晉大夫郤犨之邑也,﹝二﹞故其地有犨氏鄉亭﹝三﹞矣。西北有晉襄公陵,﹝四﹞縣,蓋即陵以命氏也。王莽更名曰幹昌矣。﹝五﹞

〔一〕襄陵縣故城 在今襄汾縣趙曲鄉古城莊,有東周至漢代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二〕晉大夫郤犨之邑 《史記》卷五《秦本紀》張守節《正義》引闞骃《十三州志》語。

〔三〕犨氏鄉亭在今襄汾縣新城镇古城庒村。

〔四〕晉襄公陵 在今襄陵鎮南東柴村。此处有春秋墓葬,即晋襄公陵(山西省文物局,2006),當是。

〔五〕《漢志》河東郡襄陵縣。

又南過臨汾縣﹝一﹞東,

〔一〕臨汾縣 秦置縣,至曹魏不改。

天井水﹝一﹞出東陘山﹝二﹞西南,北有長嶺,嶺上東西有通道,即鈃隥也。《穆天子傳》曰乙酉天子西絕鈃隥,西南至盬是也。其水三泉奇發,西北流,總成一川,西逕堯城﹝三﹞南,又西流入汾。

〔一〕天井水 今滏河。

〔二〕東陘山 今烏嶺山。

〔三〕堯城 在今曲沃縣曲村鎮曲村與翼城縣里砦鎮天馬村之間,此處有西周至秦漢時期大型遺址(鄒衡,2000),或即晉始封之“唐”地(鄒衡,1993)。按,唐、堯相應,堯城當即在此。

又屈從縣南西流,

汾水又逕絳縣故城﹝一﹞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二﹞,絳中地𡍩,西絕于汾。汾水西逕虒祁宫﹝三﹞北,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敗也。又西逕魏正平郡﹝四﹞南,故東雍州﹝五﹞治。太和中,皇都徙洛,罷州立郡矣。又西逕王澤,﹝六﹞澮水﹝七﹞入焉。

〔一〕絳縣故城 今侯馬市鳳城鄉鳳城村,有戰國至漢代古城遺址(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1996b)。

〔二〕梁惠成王二十五年 按,原本及殘宋本、《注箋》本皆作“梁武王”,《五校》鈔本、《注釋》本、《注疏》本作“梁惠成王”。按,作“梁惠成王”是,楊《疏》辨之已詳,今從。

〔三〕虒祁宫在今新絳縣橫橋鄉東昇莊村(詳《澮水》篇“虒祁宫”注)。

〔四〕魏正平郡 治所今址不詳。按,今新絳縣城西北舊稱正平坊,頗疑北魏正平郡治此。又,《元和志》、《寰宇記》并言後魏太武帝置東雍州及正平郡於柏壁。然柏壁在汾水南,王仲犖已辯其謬(王仲犖,1980)。

〔五〕東雍州 《地形志》:東雍州,世祖置,太和中罷,天平初復。

〔六〕王澤 古湖泊(詳《澮水》篇“王澤”注)。

〔七〕澮水 今澮河。

又西過長脩縣﹝一﹞南,

〔一〕長脩縣 西漢置,東漢初省。

汾水又西與古水﹝一﹞合,水出臨汾縣故城﹝二﹞西黃阜下,其大若輪,西南流,故溝橫出焉,東注于汾,今無水。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北,又西逕荀城﹝三﹞東,﹝四﹞古荀國也。《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五﹞古水又西南入于汾。

〔一〕古水 今鼓水河。《寰宇記》卷四七絳州正平縣曰古水出九原西。按,今新絳縣西北仍有九原,鼓水河恰發源于其西。

〔二〕臨汾縣故城 在今新絳縣趙康鎮古城。《括地志》绛州正平縣:汾城即故臨汾縣城,在絳州正平縣東北二十五里。按,趙康鎮東有春秋至漢代古城遺址,南距新絳縣10餘公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1963),當是臨汾縣故城。

〔三〕荀城 在今席村。

〔四〕又西逕荀城東 按,據古水流向,疑“東”爲“南”之誤。

〔五〕汲郡古文至以賜大夫原氏 《漢志》右扶風栒邑顏《注》。

汾水又西南逕長脩縣故城﹝一﹞南,漢高帝十一年以爲侯國,封杜恬也。﹝二﹞有脩水﹝三﹞出縣南,而西南流入汾。

〔一〕長脩縣故城 在今新絳縣古交鎮泉掌村,有漢代古城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二〕《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書》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三〕脩水 今泉掌泉。

汾水又西逕清原城﹝一﹞北,故清陽亭﹝二﹞也。城北有清原,﹝三﹞晉侯蒐清原,作三軍處也。﹝四﹞

〔一〕清原城 今聞喜縣畖底镇大馬古城(陶正剛,1963)。

〔二〕青陽亭 《魏志·裴潛傳》:河東聞喜人,封清陽亭侯。

〔三〕清原 今峨眉原東部。《寰宇記》卷四〇六解州安邑縣:清原在縣北五十里。按,宋安邑縣在今運城市鹽湖區安邑街道,其北五十里爲峨眉原東部。

〔四〕《左傳》僖公三十一年。

汾水又逕冀亭﹝一﹞南,昔臼季使,過冀野,見郤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賓。言之文公,文公命之爲卿,復與之冀。﹝二﹞京相璠曰: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三﹞杜預《釋地》曰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四﹞即此亭也。

〔一〕冀亭 今址不詳,疑在今稷山縣西。20

〔二〕昔臼季使至復與之冀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三〕《春秋土地名》。

〔四〕杜預《春秋釋例》僖公二年。

汾水又西與華水﹝一﹞合,水出北山華谷,﹝二﹞西南流逕一故城﹝三﹞西,俗謂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不在此。按故漢上谷長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倉頡之後,踰殷歷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晉卿士蒍,斯其胄也,食采華陽。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其水西南流注于汾。

〔一〕華水 今黃華峪河。

〔二〕華谷 今黃華峪。

〔三〕故城 在今化峪鎮梁村北。此處西臨黃華峪河,有先秦及漢代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汾水又逕稷山﹝一﹞北,在水南四十許里,山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二﹞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三﹞山下稷亭﹝四﹞。《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是也。﹝五﹞

〔一〕稷山 今稷王山。

〔二〕介山 今孤峰山。

〔三〕稷祠 今址不詳。疑在今稷山县太阳乡下王尹村。

〔四〕稷亭 今址不詳。疑在今稷山县修繕鄉。

〔五〕《左傳》宣公十五年。

又西過皮氏縣﹝一﹞南,

〔一〕皮氏縣 戰國魏置縣,至曹魏不改。

汾水西逕鄈丘﹝一﹞北,故漢氏之方澤也。賈逵云: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澤中有方丘,故謂之方澤,丘即鄈丘也。﹝二﹞許慎《說文》稱,從邑,癸聲,河東臨汾地名矣。﹝三﹞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四﹞文穎曰:介山在河東皮氏縣東南。﹝五﹞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穎言在皮氏縣東南則可,三十里乃非也。今準此山,可高十餘里。山上有神廟,廟側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謂之子推祠。揚雄《河東賦》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龍門。﹝六﹞《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並言子推所逃,隱于是山。﹝七﹞即實非也。余按介推所隱者,綿山也。文公環而封之,爲介推田,號其山爲介山。﹝八﹞杜預曰在西河界休縣者是也。﹝九﹞

〔一〕鄈丘 按,“鄈丘”即酈注下文“汾陰脽”,地不在此。“鄈”與“脽”同,說見楊《疏》。酈注釋鄈丘與汾陰脽爲二,誤。

〔二〕賈逵云至丘即鄈丘也 《御覽》卷五二七《禮儀部》引《漢舊儀》:“祭地河東汾陰後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澤中方丘也。禮儀如祭天,名曰汾葵,一曰葵丘也。”

〔三〕《說文》邑部。

〔四〕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 按,介山今名孤峰山,“汾山”或爲“孤山”之誤。

〔五〕文穎曰介山在河東皮氏縣東南 按,原本及其他諸本無此十三字,楊《疏》據《漢書》卷六《武帝紀》太初二年注增,今從。

〔六〕揚雄河東賦至勤大禹於龍門 《漢書》卷八七《揚雄傳》。

〔七〕晉太康記至隱于是山 《寰宇記》卷四六蒲州萬泉縣介山下引晉《太康地記》曰:“晉文公臣介之推從文公逃難,返國,賞不及,怨而匿此山。文公求之推不出,乃封三百里之地,又號爲介山。”

〔八〕介推所隱者至號其山爲介山 《史記》卷三九《晉世家》。

〔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杜預《集解》。

汾水又西逕耿鄉城﹝一﹞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爲河所毀,故《書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預曰平陽皮氏縣東南耿鄉是也。﹝二﹞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三﹞晉獻公滅耿,以封趙夙。﹝四﹞後襄子與韓、魏分晉,韓康子居平陽,魏桓子都安邑,號爲三晉,此其一也。﹝五﹞漢武帝行幸河東,﹝六﹞濟汾河,作《秋風辭》于斯水之上。

〔一〕耿鄉城 在今河津市柴家乡山王村。

〔二〕《左傳》閔公元年杜預《集解》。

〔三〕《帝王世紀》卷四。

〔四〕《左傳》閔公元年。

〔五〕襄子與韓魏分晉至號爲三晉 《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哀公四年,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殺知伯,盡并其地。(中略)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魏之君。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中略)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侯,而三分其地。”

〔六〕《漢書》卷六《武帝紀》。

汾水又西逕皮氏縣﹝一﹞南。《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孫爰率師伐我,圍皮氏。翟章率師救皮氏圍,疾西風,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漢河東太守潘係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縣。﹝二﹞故渠尚存,今無水也。

〔一〕皮氏縣 按,疑當作“皮氏縣故城”。治今河津市陽村鄉太陽堡村東。《寰宇記》卷四六蒲州龍門縣:古皮氏城在縣西一里八十步。按,北宋龍門縣在今河津市城區。又,今河津市西郊太陽堡村東有古城址,相傳爲戰國時皮氏城(山西省文物局,2006)。

〔二〕漢河東太守至以溉皮氏縣 《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

又西至汾陰縣﹝一﹞北,西注于河,

〔一〕汾陰縣 秦置縣,至曹魏不改。故治在汾陰脽南(詳《河水》篇“汾陰縣故城”注)。故城已毀於河,今不存(史念海,1981)。

水南有長阜,背汾帶河,阜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漢書》謂之汾陰脽,﹝一﹞應劭曰:脽,丘類也。﹝二﹞汾陰男子公孫祥望氣,寶物之精上見,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獲寶鼎焉,遷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三﹞即此處也。

〔一〕漢書謂之汾陰脽 《漢書》卷六《武帝紀》。按,汾陰脽今不存,故址當在今廟前村西黃河中流(史念海,1981)。

〔二〕應劭曰脽丘類也 《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裴骃《集解》引應劭語。

〔三〕汾陰男子公孫祥至改其年曰元鼎 按,汾陰男子望氣與武帝獲寶鼎改元,本二事。沈《訂》及《五校》鈔本辨之已詳。

澮水〔一〕出河東絳縣〔二〕東澮交〔三〕東高山〔四〕,

〔一〕澮水 今澮河。

〔二〕絳縣 西漢置,東漢至曹魏改稱絳邑縣。

〔三〕澮交 今絳縣大交鎮附近。澮水諸支流在此交匯。

〔四〕高山 今翔山。即下文酈注所言詳高山。

澮水東出詳高山〔一〕,亦曰河南山,又曰澮山〔二〕。西逕翼城〔三〕南〔四〕。按《詩譜》言:晉穆侯遷都于絳。〔五〕曾孫孝侯〔六〕改絳爲翼,翼爲晉之舊都也。後獻公又北廣其城〔七〕,方二里,又命之爲絳。故司馬遷《史記·年表》稱,獻公九年,始城絳都。《左傳》莊公二十六年,晉士蔿城絳以深其宫是也。

〔一〕詳高山 原本及《注釋》本皆作“絳高山”,其他諸本皆作“詳高山”。按,作“詳高山”是,熊《疏》辨之已詳,今回改。

〔二〕亦曰河南山又曰澮山 河南山,山名無考,熊《疏》:“疑有誤。”按,“河南”疑爲“澮高”之殘脫。《括地志》絳州翼城縣:“澮高山,又云澮山,在絳州翼城縣東南二十五里。”

〔三〕翼城 在今翼城縣南梁鎮故城村。《括地志》絳州翼城縣:“故翼城一名故絳,在絳州翼城縣東南十五里”。按,唐翼城縣即今址,其東南十五里爲故城村,有先秦古城址及大量其他文化遺存,應即酈注翼城故址。

〔四〕西逕翼城南 按,今澮河河道在故城村北。《括地志》絳州翼城縣:“澮水在絳州翼城縣東南二十五里”,參以今翔山所在,知古今澮水(河)取源不同。今故城村南大壑,舊有灤水,東出翔山,西南流入澮,當爲古澮水之源。

〔五〕《毛詩·唐譜》。《詩譜》有諸家,酈氏所引皆自鄭玄《詩譜》(鄭德坤,1974)。

〔六〕曾孫孝侯 原本及《五校》鈔本、《注釋》本、《注疏》本皆作“暨孫孝侯”,殘宋本、《大典》本作“冀孫孝侯”,《注箋》本作“翼孫孝侯”,《寰宇記》卷四七絳州翼城縣下引《詩譜》作“曾孫孝侯”(今本《詩譜》無此句,疑樂史自酈注徑引而未核《詩譜》原文)。按,晉孝侯爲穆侯之曾孫,則作“曾孫孝侯”是,今訂。

〔七〕後獻公又北廣其城 原本無“又”字,其他諸本皆有。按,“又”字順接上文,戴刪恐非,今回改。

其水又西南合黑水〔一〕,水導源東北黑水谷,西南流逕翼城北,右引北川水〔二〕,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亂流西南入澮水。

〔一〕黑水 今翟家橋河及澮河大交鎮以上段。

〔二〕北川水 今澗溝。此水出今翼城縣西北平地,南流注澮河,入澮口在故城村之西南,與酈注所載頗符。又,澮河納此水後,南流即至舊灤水口(即古黑水入澮水),似亦與酈注所言“亂流”形勢合。

澮水又西南與諸水合,謂之澮交。《竹書紀年》曰:莊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作爲文公也。〔一〕又有賀水〔二〕,東出近川,西南至澮交入澮。又有高泉水〔三〕,出東南近川,西北趣澮交注澮。又南,紫谷水〔四〕東出白馬山〔五〕白馬川,《遁甲開山圖》曰:絳山東距白馬山。謂是山也。西逕熒庭城〔六〕南,而西出紫谷,與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七〕。《史記·白起傳》稱起涉河取韓安邑〔八〕,東至乾河是也。其水西與田川水〔一〇〕合,水出東溪,西北至澮交入澮。又有女家水〔一一〕出于家谷。《竹書紀年》曰: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一二〕出于壁下〔一三〕,竝西北流,至翼廣城〔一四〕。昔晉軍北入翼,廣築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澮交入澮。

〔一〕竹書紀年曰至作爲文公也 此句有訛。澮交地在翼、曲沃間,酈氏引《竹書》蓋欲說澮交史事,然語義未盡;而“作爲文公也”與前事了不相涉,當是另一事之結語。則句中或有脫文。

〔二〕賀水 今賀水河。賀水入澮在黑水先,而酈注先言黑水入澮,二者顯不相符。按,此處河流切割較深,似無改道可能,頗疑澮交水多,致酈氏誤載。又,酈注下文高泉水、女家水之流路亦或有不確之處,蓋皆因此。

〔三〕高泉水 當在今絳縣大交鎮大郡村附近,今無水。光緒《絳縣志》卷一〇《山川》:“故郡水出縣東北四十里故郡莊,方二畝,分三渠,同流入澮。”按,故郡莊即今大郡村,故郡水或即高泉水。

〔四〕紫谷水 今十字河—續魯峪河。紫谷水流經今翼城縣西閻鎮一帶(參注〔六〕),西流入澮,獨十字河—續魯峪河可當之。今續魯峪河出山處,有東、西、北晉峪村,“晉峪”當即“紫谷”之轉,益可證之。

〔五〕白馬山 今沁水縣中村鎮附近山地。今十字河源于此。

〔六〕熒庭城 在今翼城縣西閻鎮附近。《寰宇記》卷四七絳州翼城縣:“古熒庭城,在縣東南八十五里。(中略)按此城與紫谷相當,是古熒庭也。”按,北宋翼城縣即今址,縣東南八十五里爲今西閻鎮。

〔七〕與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 按,乾河係酈注誤載之水。《河水注》稱乾河自教水(今沇西河)枝分,北流至聞喜縣(《山海經》郭璞注同),而此處又載乾河於絳縣會紫谷水,已顯抵牾。其實,沇西河流域與澮河流域有高山相隔,教水分流入紫谷水斷無可能。此蓋酈氏讀圖之誤。

〔八〕起涉河取韓安邑 原本及《注箋》本、《注疏》本無“起”字,其他諸本皆有。按,依文意,當有“起”字,今補。

〔一〇〕田川水 當在今絳縣大交鎮東南,續魯峪河南側,今無水,無確考。

〔一一〕女家水 原本及《七校》本作“于家水”,其他諸本皆作“女家水”,楊《疏》辨之已詳,今從。今絳縣安峪鎮東南有安峪溝,按,“安”、“女”形近,安峪溝可當女家水。此水出山後,舊當北流至大交鎮與故范壁水、續魯峪河合流入澮,今無水。

〔一二〕范壁水 舊源自今絳縣大交鎮范壁村南,北流與故女家水、續魯峪河合流入澮,今無水。光緒《絳縣志》卷一〇《山川》:“范壁莊在縣東北三十里,水泉發源莊境,東流入澮,即范壁水也”。

〔一三〕壁下 按,“壁”即范壁。在今絳縣范壁村。

〔一四〕翼廣城 在今絳縣大交鎮澮南村南、磨頭村西北。兩村之間有周代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1989),且曾出土戰國陶文“絳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1996a)。依地勢,故女家水與范壁水正當交匯於遺址西側,則該遺址或即翼廣城之遺跡。

澮水又西與絳水〔一〕合,俗謂之白水,非也。水出絳山〔二〕東,寒泉奮湧,揚波北注,懸流奔壑,一十許丈〔三〕。青崖若點黛,素湍若委練,望之極爲奇觀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澮。應劭曰絳水出絳縣西南,〔四〕蓋以故絳爲言也。《史記》稱,智伯率韓、魏引水灌晉陽,不沒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國,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陽,絳水可以浸安邑。〔五〕時韓居平陽,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韓康子,韓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車上,而智氏以亡。〔六〕魯定公問,一言可以喪邦,有諸?孔子以爲幾乎。〔七〕余覩智氏之談矣,汾水灌平陽,或亦有之;絳水浸安邑,未識所由也。〔八〕

〔一〕絳水 今沸泉—黑河。今沸泉出絳山(紫金山)之東,側有白水村,與酈注絳水“俗謂之白水”合。

〔二〕絳山 今紫金山,一名絳山。

〔三〕懸流奔壑一十許丈 今沸泉上有景明瀑布,似可當之。

〔四〕應劭曰絳水出絳縣西南 據《漢志》顏注爲應劭《漢書音義》文。

〔五〕汾水可以浸平陽絳水可以浸安邑 原本作“汾水可以浸安邑,絳水可以浸平陽”,其他諸本皆作“汾水可以浸平陽,絳水可以浸安邑”。按,戴改誤,楊《疏》辨之已詳,今回改。

〔六〕《史記》卷一四《魏世家》。

〔七〕《論語·子路》。

〔八〕汾水灌平陽或亦有之絳水浸安邑未識所由也 原本作“汾水灌安邑,或亦有之;絳水灌平陽,未識所由也”,其他諸本作“汾水灌平陽,或亦有之;絳水浸安邑,未識所由也”。按,戴改誤,楊《疏》辨之已詳,今回改。

西過其縣南,

《春秋》成公六年,晉景公謀去故絳,欲居郇、瑕。韓獻子曰:土薄水淺,不如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遂居新田。〔一〕又謂之絳。即絳陽也。蓋在絳、澮之陽。漢高帝六年,封越騎將軍華無害爲侯國。〔二〕縣南對絳山,面背二水〔三〕。《古文瑣語》曰:晉平公與齊景公乘,至于澮上,見乘白驂八駟以來,有犬貍身而狐尾〔四〕,隨平公之車。公問師曠,對曰:首陽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飲酒得福則徼之。〔五〕蓋于是水之上也。

〔一〕《左傳》成公六年。

〔二〕《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絳陽侯國當在今山東鄒平縣,酈氏以絳當之,誤(趙《釋》;王念孫《讀書雜志》)。

〔三〕縣南對絳山面背二水 按,縣,指《經》文絳縣,即酈注後文之“絳縣故城”,在今侯馬市鳳城鄉鳳城村。

〔四〕有犬貍身而狐尾 本句及下“首陽之神有犬”句,原本及殘宋本、《大典》本“有犬”皆作“有大”,其他諸本俱作“有犬”。按,作“有犬”是,段《校》辨之已詳,今據改。

〔五〕古文瑣語曰至飲酒得福則徼之 此句有脫漏。按,“其名曰者”,朱《箋》云“‘名曰’一作‘逢君’”;此處及“飲酒得福則徼之”一句皆難索解,又朱《箋》云“‘名曰’一作‘逢君’”,皆爲可疑之處。《太平廣記》卷二九一見引《瑣語》此則,其末云:“首陽之神飲酒于霍太山而歸,其逢君于澮乎?君其有喜焉。”其中“飲酒”、“逢君”俱見,可窺酈注脫漏之狀。

又西過虒祁宫〔一〕南,

〔一〕虒祁宫 春秋晉宫室,當在今新絳縣橫橋鄉東昇莊村。宫址所在,自明以來眾說紛紜,此說本光緒《通志》。按,《元和志》卷一四絳州正平縣:“晉虒祁宫在縣南六里。”唐正平縣在今新絳縣城,東昇莊村正在其南六里,若虒祁宫在此,與酈注所載里距、形勢莫不相合,當是。

宫在新田〔一〕,絳縣故城西四十里。晉平公之所搆也。時有石言于魏榆,晉侯以問師曠,曠曰:石不能言,或憑焉。臣聞之,作事不時,怨讟動于民,則有非言之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彫盡,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爲子野之言,君子矣。〔二〕其宫也,背汾面澮,西則兩川之交會也。《竹書紀年》曰:晉出公五年,澮絕于梁。即是水也。

〔一〕新田 今侯馬市西、新絳縣東南汾、澮河間區域。春秋晉都所在。

〔二〕《左傳》昭公八年。

又西至王澤〔一〕,注于汾水。

〔一〕王澤 古湖泊,已湮。在今新絳縣西南澮水入汾處附近。

晉智伯瑤攻趙襄子,襄子奔保晉陽,原過後至,遇三人于此澤,自帶以下不見,持竹二節與原過曰:爲我遺無卹。原過受之于是澤,所謂王澤也。〔一〕

〔一〕《史記》卷四三《趙世家》。

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東北,東入于汾。

文水逕大陵縣故城〔一〕西,而南流,有泌水〔二〕注之。縣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給養,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地,東南入文水。

〔一〕大陵縣故城 在今交城縣西營鎮大陵莊。

〔二〕泌水 今無水。康熙《文水縣志》卷二《山川》:“泌水,在縣北八里龍泉村北,由東南注文峪河。”今龍泉村猶在。

文水又南逕平陶縣故城〔一〕東,西逕其城內,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二〕。文水南逕縣,〔三〕右會隱泉〔四〕口,水出謁泉山〔五〕之上頂,俗云:暘雨愆時,是謁是禱。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崖絕險,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餘丈,爰有層松飾巖,列柏綺望。惟西側一處,得歷級升陟,頂上平地十許頃。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剎。泉發于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津渠隱沒而不恒流,故有隱泉之名矣。雨澤豐澍,則通入文水。〔六〕

〔一〕平陶縣故城 在今文水縣孝義鎮平陶村。《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文水縣:“平陶城,漢平陶縣城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按,據《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文水縣知唐文水縣治今縣東十里,則平陶村正在唐縣治西南二十五里。

〔二〕《漢志》太原郡平陶縣。

〔三〕文水南逕縣 在此句前酈注已言文水“又南逕平陶縣故城東”,則此處“逕縣”所指當爲流經北魏平陶(遙)縣境之意。于此又可知,漢平陶縣故城已不在北魏平陶(遙)縣境。

〔四〕隱泉 今頭道川。《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文水縣:“(隱泉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中略)有泉東流注于山下,亦曰東津渠,隱沒而不恒流,故有隱泉之名,雨澤豐注則通入文水。志曰:隱泉一名謁泉。”按,明代文水縣城即今址。

〔五〕謁泉山 今子夏山。

〔六〕津渠隱沒而不恒流至則通入文水 今清河仍爲季節河,豐水期入文峪河。

文水又南逕兹氏縣故城〔一〕東爲文湖〔二〕,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謂之西河泊〔三〕,在縣直東十里。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瀦城〔四〕。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蓋即水以名城也。

〔一〕 兹氏縣故城 在今汾陽市城區。

〔二〕文湖古湖泊,今湮。在今汾陽市東,範圍約西至汾陽市肖家莊鎮瀦城村,東至今磁窯河,北至汾陽市賈家莊鎮南,南至孝義市東。

〔三〕西河泊 原本作“西湖”,殘宋本、《注箋》本、《大典》本、《五校》鈔本作“西河”,《七校》本、《注釋》本、《注疏》本作“西河泊”。按,作“西河泊”是,戴改非,諸家辨之已詳,今據改。

〔四〕瀦城 在今山西省汾陽市肖家莊鎮瀦城村。今瀦城村有文湖神廟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

文湖水〔一〕又東逕中陽縣故城〔二〕東,案《晉書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縣〔三〕,舊縣也。文水又東南流,與勝水〔四〕合,水西出狐岐之山〔五〕,東逕六壁城〔六〕南,魏朝置六壁于其下,防離石諸胡,因爲大鎮。太和中罷鎮,仍置西河郡焉。勝水又東合陽泉水〔七〕,水出西山陽溪,東逕六壁城北,又東南流注于勝水。勝水又東逕中陽故城南,又東合文水,文水又東南,入于汾水也。

〔一〕文湖水 原本無“水”字。《注疏》本據《通鑒》胡注補,今從。

〔二〕中陽縣故城 在今孝義市城區。

〔三〕中陽縣 原本及《注釋》本、《注疏》本作“中陽城”,殘宋本、《大典》本、《注箋》本作“中陽縣”。按,西河爲郡,中陽當爲郡下縣目,作“中陽縣”是,今回改。

〔四〕勝水 今柱濮河—孝河。今人習以孝河爲勝水,然依酈注下文及楊泉水所在,知勝水上游當爲今柱濮河。

〔五〕狐岐之山 今孝義市柱濮鎮西南山脈。《明一統志》卷二一汾州府山川:“狐岐山,在孝義縣西八十里,勝水出焉,一名薛頡山。”

〔六〕六壁城 在今孝義市高陽鎮六壁頭村。

〔七〕陽泉水 今兌鎮河。

原公水〔一〕出兹氏縣〔二〕西羊頭山〔三〕,東過其縣北,

〔一〕原公水 今禹門河。

〔二〕兹氏縣 戰國趙置,至曹魏不改。

〔三〕羊頭山 在今汾陽市西北。成化《通志》卷五《山川》汾州府:“羊頭山,在府西北一十五里,狀類羊頭,故名。”

縣,故秦置也,漢高帝更封沂陽侯嬰爲侯國,〔一〕王莽之兹同〔二〕也。魏黃初二年,分太原,復置西河郡。晉徙封陳王斌于西河,故縣有西河繆王司馬子政廟。碑文云:西河舊處山林,漢末擾攘,百姓失所。魏興,更開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三〕,以爲邦邑,其郡帶山側塞矣。王以咸寧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喪國。〔四〕臣太農閻崇、離石令宗群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勳德。碑北廟基尚存也。

〔一〕《史記》卷九五《夏侯嬰傳》:漢王“賜嬰食祈陽,(中略)益食兹氏。”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祈’一作‘沂’。”

〔二〕《漢志》太原郡兹氏縣。

〔三〕太原四縣 此爲西河內徙後所轄之四縣,諸家未有確解。《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兹氏、界休、離石、中陽等四縣當之,可從。

〔四〕王以咸寧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喪國 原本作“王以咸寧三年改命爵土明年十二月喪國”,其他諸本皆作“王以咸寧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喪國”。按,《晉書》卷三《武帝紀》及卷三七《西河繆王斌傳》皆載咸寧三年司馬斌改封西河事,此蓋戴震據改之文。然酈注此處所記蓋據斌就國之年(咸寧四年)而言,戴改非。

又東入于汾。

水入文湖,不至汾也。〔一〕

〔一〕水入文湖不至汾也 此爲酈氏駁《經》之文。按,原公水本入汾,三國後,汾水東徙,文水襲汾水故道南流,潴爲文湖,原公水注之。《經》文本不誤,酈氏失察,所駁不確。

洞過水出沾縣〔一〕北山,

〔一〕沾縣 西漢置,至曹魏不改。

其水西流,與南溪水〔一〕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過水。洞過水又西北,黑水〔二〕西出山,三源合舍,同歸一川,東流南屈,逕受陽縣故城〔三〕東〔四〕。按《晉太康地記》,樂平郡〔五〕有受陽縣,盧諶《征艱賦》所謂歷受陽而總轡者也。其水又西南入洞過水。

〔一〕南溪水 今木瓜河。

〔二〕黑水今白馬河,發源于壽陽縣南莊鄉胡家煙村,上游有人字河、龍門河、石門河(黃門街河)三大支流。

〔三〕受陽縣故城 在今壽陽縣城。

〔四〕逕受陽縣故城東 按,今壽陽縣城位於白馬河東,疑酈注此句中“東”當作“西”。楊《疏》據酈注所叙以爲受陽故城在唐後徙治,然于史無徴,恐非。

〔五〕樂平郡 西晉置,北魏太武帝時省。

洞過水又西,蒲水〔一〕南出蒲谷,北流注之。洞過水又西與原過水〔二〕合,近北便水源也。水西阜上有原過祠〔三〕,蓋懷道協靈,受書天使,憂結宿情,傳芳後日,棟宇雖淪,攢木猶茂,故水取名焉。其水南流,注于洞過水也。

〔一〕蒲水今涂河,舊稱“大涂水”(參下文“涂水”注)。

〔二〕原過水今無水,河道仍存。永樂《太原府志·山川》榆次縣:“源渦水,在本縣東九里,周五里,深三丈,出原過祠下,南流入洞渦(過)水。”按,“源渦”即“原過”。今榆次區什貼鎮山莊頭村以西,羅家莊以東,有河床遺跡。又,故道入今瀟河處,有源渦村,益證此水即原過水。

〔三〕原過祠 今址不詳。《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榆次縣:“原過祠,俗名原公祠,在縣東九里。

西過榆次縣〔一〕南,又西到晉陽縣南,

〔一〕榆次縣 戰國趙置,至曹魏不改。

榆次縣〔一〕,故涂水鄉,晉大夫智徐吾之邑也〔二〕。《春秋》昭公八年,晉侯築虒祁之宫,有石言晉之魏榆。〔三〕服虔曰:魏,晉邑;榆,州里名也。《漢書》曰榆次。〔四〕《十三州志》以爲涂陽縣矣。王莽之太原亭也。〔五〕縣南側水有鑿臺〔六〕,韓、魏殺智伯瑤于其下,刳腹絕腸,折頸摺頤處也。〔七〕

〔一〕榆次縣 治今晉中市榆次區老城西北側。

〔二〕《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三〕《左傳》昭公八年。

〔四〕《漢志》太原郡榆次縣。

〔五〕同注〔四〕。

〔六〕鑿臺 在今晉中市榆次區郭村。

〔七〕韓魏殺智伯瑤于其下刳腹絕腸折頸摺頤處也 按,此句酈氏綜合《史記》、《新序》諸書而成,“刳腹絕腸,折頸摺頤”非言智伯見屠之酷,楊《疏》辨之已詳。

其水又西南流,逕武觀城〔一〕西北。盧諶《征艱賦》曰:逕武館之故郛,問厥塗之遠近。洞過水又西南爲淳湖〔二〕,謂之洞過澤。澤南,涂水〔三〕注之,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四〕涂谷,西南逕蘿蘑亭〔五〕南,與蔣谷水〔六〕合,水出縣東南蔣溪。《魏土地記》曰:晉陽城東南百一十里至山,有蔣谷大道度軒車嶺〔七〕,通于武鄉〔八〕。水自蔣溪西北流,西逕箕城〔九〕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晉人敗狄于箕〔一〇〕,〔一一〕杜預《釋地》曰:城在陽邑南。水北即陽邑縣故城也。〔一二〕《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九年,與邯鄲榆次、陽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一三〕蔣溪又西合涂水,亂流西北入洞過澤也。

〔一〕武觀城 原本作“武灌城”,其他諸本皆作“武觀城”。按,“觀”“灌”可通,戴改不必,今回改。故城在今晉中市榆次區修文鎮陳侃村。

〔二〕淳湖 古湖泊,今湮。範圍約西至今汾河,東至晉中市榆次區修文鎮陳侃村西,北至榆次區張慶鄉北胡喬村,南至太谷縣水秀鄉北六門村北。按,“淳湖”疑作“涂湖”。酈注中多見以入湖之水爲湖名者(如文水之入文湖),此湖既爲涂水所入,當以之爲名,疑“涂”、“淳”形近而訛。

〔三〕涂水 今津(金)水河。《方輿紀要》卷四〇太原府榆次縣:“(涂水)有二:一曰大涂水,發源縣東南二十八里八縛嶺下,西北流至縣東十五里合流邨入洞過水;一曰小涂水,源出鷹山,西流入大涂水。”按,“大涂水”即酈注前文所指之“蒲水”(涂、蒲音近),“小涂水”即此處之“涂水”。

〔四〕大嵰山 今大塔山。

〔五〕蘿蘑亭 在今太谷縣水秀鄉六門村。

〔六〕蔣谷水 今象峪河。

〔七〕軒車嶺 今車家嶺。

〔八〕武鄉 即武鄉縣,西晉置,治今榆社縣社城鎮。

〔九〕箕城 在今太谷縣小白鄉白燕村東南。永樂《太原府志·古跡》:“箕城,在(太谷)縣東二十里。”今太谷縣小白鄉白燕村東南有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晉中考古隊,1989)。疑即箕城故址。

31

〔一〇〕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晉人敗狄于箕 按,酈氏此處誤附史事。顧炎武以爲狄伐晉之地,應近河,而不得遠在陽邑,又其時陽邑之地並爲晉所有,故謂“晉人敗狄”之“箕”不當在陽邑(《日知錄》卷三一《箕》)。又,《寰宇記》卷四八隰州蒲縣東北三十里有故箕城。蒲縣臨河,可證顧氏之論。

〔一一〕《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一二〕水北即陽邑縣故城也 按,陽邑縣故城在今太谷縣陽邑村。《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太谷縣:“陽邑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今陽邑村有漢代遺址(山西省文物局,2006),應即此城。又,酈注言陽邑縣故城在蔣谷水北,而今陽邑村在象峪河南,疑有訛誤。

〔一三〕《漢志》太原郡陽邑縣。

西入于汾,出晉水下口者也。

劉琨之爲并州也,劉曜引兵邀擊之,合戰于洞過,即是水也。

晉水出晉陽縣西懸甕山〔一〕,

〔一〕懸甕山 今龍山。《地形志》太原郡晉陽:“西南有懸甕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東入汾。”

縣,故唐國也。《春秋左傳》稱唐叔未生,其母邑姜夢帝謂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之參。及生,名之曰虞。〔一〕《吕氏春秋》曰:叔虞與成王居,王援桐葉爲珪,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請曰:天之封虞乎?王曰:余戲耳。公曰:天子無戲言。時唐滅,乃封之于唐。〔二〕縣有晉水,後改名爲晉。故子夏叙詩稱此晉也,而謂之唐,儉而用禮,有堯之遺風也。《晉書地道記》及《十三州志》并言晉水出龍山,一名結絀山,在縣西北,非也。《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之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㴑,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爲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梁契集,用相娛慰,于晉川之中,最爲勝處。

〔一〕《左傳》昭公元年。

〔二〕《吕氏春秋》卷一八《審應覽》。

〔三〕《山海經》卷三《北次二經》。

又東過其縣南,又東入于汾水。

沼水分爲二派,北瀆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戰國,襄子保晉陽,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沒者三版,與韓、魏望歎于此,故智氏用亡。〔一〕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園溉〔二〕。漢末赤眉之難,郡掾劉茂負太守孫福匿于城門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三〕即是處也。東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瀆于石塘之下伏流,逕舊溪東南出,逕晉陽城南,城在晉水之陽,故曰晉陽矣。《經》書: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杜預曰:大鹵,晉陽縣也,爲晉之舊都。《春秋》定公十三年,趙鞅以晉陽叛,後乃爲趙矣。〔四〕其水又東南流入于汾。

〔一〕《史記》卷四三《趙世家》及卷四四《魏世家》。

〔二〕以周園溉 原本作“以周灌溉”,其他諸本皆作“以周園溉”。按,作“以周園溉”是,戴改非,熊《疏》辨之已詳,今回改。

〔三〕《後漢書》卷八一《劉茂傳》。

〔四〕《左傳》定公十三年。

參 考 文 獻

一、《水經注》主要參校版本

《水經注》(宋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水經注》(《永樂大典》本),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

〔明〕朱謀 箋:《水經注箋》,明萬曆李長庚刻本。(版本簡稱《注箋》本,按語簡稱朱《箋》,以下同例)

〔清〕沈炳巽訂:《水經注集釋訂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沈《訂》)

〔清〕全祖望校:《五校水經注》,《全祖望校水經注稿本合編》,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6年。(《五校》鈔本)

〔清〕全祖望校:《七校水經注》,清光緒十四年薛福成刊本。(《七校》本)

〔清〕趙一清釋:《水經注釋》,清乾隆小山堂刻本。(《注釋》本,趙《釋》)

〔清〕戴震校,陳橋驛點校:《水經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戴《校》)

〔清〕董祐誠撰:《水經注圖說》,《水經注圖(外二種)》,中華書局,2009年。(董《說》)

〔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注疏》本,楊《疏》、熊《疏》、段《校》)

〔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謝承仁等注:《水經注疏》,《楊守敬集》,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謝《注》)

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原本,陳《證》)

二、其他古籍

〔漢〕伏勝傳,〔漢〕鄭玄注,〔清〕陳壽祺校:《尚書大傳》,中華書局,1985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黃懷信整理:《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中華書局,1980年。

〔漢〕鄭玄撰,馮浩菲訂:《鄭氏詩譜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晉〕杜預集解:《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

〔清〕鍾文烝:《春秋穀梁經傳補注》,中華書局,2009年。

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09年。

楊伯峻注:《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中華書局,2005年。

〔魏〕張揖撰,〔清〕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鳳凰出版社,2007年。(《說文》)

〔漢〕許慎撰,〔清〕桂馥證:《說文解字義證》,齊魯書社,1987年。

33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漢書·地理志》簡稱《漢志》)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晉〕司馬彪撰,〔梁〕劉昭注:《續漢書·郡國志》簡稱《續漢志》)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晉書·地理志》簡稱《晉志》)

〔東魏〕魏收:《魏書》,中華書局,1974年。(《魏書·地形志》簡稱《地形志》)

〔唐〕魏徵等:《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

方詩銘、王修齡校注:《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晉〕皇甫謐撰,徐宗元輯:《帝王世紀輯存》,中華書局,1964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中華書局,2002年。

諸祖耿編撰:《戰國策集注匯考》,鳳凰出版社,2008年。

〔北魏〕崔鴻撰,〔清〕湯球輯:《十六國春秋纂錄校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李泰撰,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中華書局,1980年。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元和志》)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寰宇記》)

〔明〕李賢等撰:《大明一統志》,三秦出版社,1990年。(《明一統志》)

〔清〕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5年。(《方輿紀要》)

〔清〕穆彰阿、潘錫恩等纂修:《大清一統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清一統志》)

〔明〕李侃修,〔明〕胡謐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整理:《山西通志》,中華書局,1998年。(成化《通志》)

〔清〕覺羅石麟修,〔清〕儲大文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整理:《山西通志》,中華書局,2008年。(雍正《通志》)

〔清〕曾國荃修,〔清〕王軒、楊篤纂:《山西通志》,中華書局,1990年。(光緒《通志》)

《(永樂)太原府志》,《太原府志集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清〕傅星修,〔清〕鄭立功纂:《文水縣志》,清康熙十二年刊本。

〔清〕徐品山修,〔清〕陸元鏸纂:《介休縣志》,清嘉慶二十四年刊本。

〔清〕胡延纂修:《絳縣志》,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

〔民國〕馬繼楨修,〔民國〕吉廷彥纂:《翼城縣志》,民國十八年鉛印本。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中華書局,1961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通典·州郡典》簡稱《州郡典》)

〔清〕王昶:《金石萃編》,中國書店,1985年。

〔清〕汪士鐸:《水經注圖》,中華書局,2009年。

〔清〕楊守敬:《水經注圖》,中華書局,2009年。

〔清〕顧炎武撰,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王念孫撰:《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6年。(《御覽》)

〔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郝懿行集》,齊魯書社,2010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中華書局,1961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

三、今人論著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華書局,1962年。(姚薇元,1962)

謝元璐、張頷:《晉陽古城勘察記》,《文物》1962年第4、5期合刊。(謝元璐、張頷,196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山西襄汾趙康附近古城址調查》,《考古》1963年第10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1963)

陶正剛:《山西聞喜縣的“大馬古城”》,《考古》1963年第5期。(陶正剛,1963)

張德光:《山西洪洞古城的調查》,《考古》1963年第10期。(張德光,1963)

山西省測繪處、山西省軍區測繪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地圖集》,山西省測繪處、山西省軍區測繪處,1973年。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中華書局,1980年。(王仲犖,1980)

史念海:《歷史時期黃河在中游的側蝕》,《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史念海,1981)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

趙永復:《水經注通檢今釋》,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

譚其驤:《長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尚義:《歷史時期文峪河的變遷》,《山西水利》,1988年第1期。(王尚義,1988)

晉中考古隊:《山西太谷白燕遺址第一地點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第3期。(晉中考古隊,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晉南考古調查記》,《考古學集刊》第六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1989)

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謝鴻喜,1990)

劉緯毅:《平陽城與白馬城》,《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劉緯毅,1990)

顾铁符:《侯马遗址是晋都新田说的提出》,《文物》1991年第7期。(顾铁符,1991)

鄒衡:《晉始封地考略》,《盡心集——慶祝張政烺先生八十壽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鄒衡,199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三件戰國文物介紹》,《文物世界》1996年第3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1996a)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晉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1996b)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鄒衡主編:《天馬—曲村(1980—1989)》,科學出版社,2000年。(鄒衡,2000)

山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山西省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0年。

山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山西省地圖集》,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5年。

張慧芝:《明清時期瀟河河道遷徙原因分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年第2期。(張慧芝,2005)

山西省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山西分冊》,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山西省文物局,2006)

李曉傑:《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先秦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圖1 《水經》汾水圖

圖1-1 《水經注》汾水(晉陽縣故城以上河段)圖

圖1-2 《水經注》汾水(晉陽縣故城—梗陽縣故城河段)、洞過水、晉水圖

圖1-3 《水經注》汾水(大陵縣故城—雀鼠谷河段)圖

圖1-4 《水經注》文水圖

圖1-5 《水經注》汾水(雀鼠谷—襄陵縣故城河段)圖

圖1-6 《水經注》汾水(臨汾縣故城附近河段)、澮水圖

圖1-7 《水經注》汾水(臨汾縣故城—汾陰縣故城河段)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