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那城·那船·那人 ——读《边城》有感 高一(1)班 李源 一座历史悠久的城,一条简陋不堪的船,一个年逾古稀的人。 一个“茶峒”的小城,滋养了当地数不清的淳朴人民;一位老当益壮的老人,守护着一条老渡船,一个小女孩。这位老人是如此的勤劳而有负责,每当有人喊“渡船”时,他总会很快的赶到,在渡船过程中他还会高声歌唱,和船客一起踏着歌声来到另一岸。他不曾收取或索要过一分钱,因为他认为那是他的责任与义务,多么尽心尽责的老人啊!不管风吹雨打,总少不了他那佝偻的身影。 总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个伟大的女人,可那老人背后有的却是一个离不开他的小女孩。 他是位慈爱的老人,一直守护着他那小孙女。端午节时陪她上街看热闹;有人提亲时还非常尊重孙女的意见,在那个时代,这么做是多么的难得;当她伤心时,安慰她,当她害怕时,保护她,一直陪伴着她,直到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那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窗外电闪雷鸣,窗内是未眠的人,老人因担心孙女久久不能入睡。终于孙女睡着了,老人也永远地睡着了。第二天一早,那屋后的白塔塌了,那屋内的老人也走了。他用一生为小城奉献,他用下半辈子为孙女铺平脚下的路,可以说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可他真能安详地走吗?不,他不能,他的孙女还不能完全独立,下一代渡船还没有人选,苦苦等待的二老还未归来……那个平时倍受宠爱的小孙女翠翠能做的也只有等待那离去的二老归来。 这与如今的家庭有几分相似,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依着顺着,爷爷奶奶更是如此,这就是俗话中的“隔代亲”吧。但这样孩子的现在是幸福了,未来却还是漆黑一片,没有方向,没有光明,甚至在成长的路上低下头都看不见自己走过留下的脚印,能看到的只有在父母、长辈扶持下留下的轮椅印。我们必须独立,不能一辈子生存在父母长辈的光环下;我们必须自己去走,去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双脚——独立,走在成长的路上,舍弃那轮椅——宠溺,大步向前,披荆斩棘。否则,我们将会在父母长辈离世之后,不郎不秀地守着墓碑,不知所措的等待未来。 现在的我们还在成长,学会独立还犹未为晚。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独立吧,只为不再出现军训时的糗状,只为未来不会无路可走。 风雨过后,小城还是原来的安逸平凡,而旧渡船已沉入了河中,那老船夫也在暴风雨中走了,留下的只有那苦苦等待的小女孩。 指导老师:潘彤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