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课堂】邓敏 |路边的你

 珠溪语文 2020-09-30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路边的你

——邓老师讲《古文观止》之十九

邓敏

      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因其是陆(陆九渊)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人们常常将他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可见,他在儒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王守仁又不止于精通儒学,道家、佛家兼为所长,他的心学当是打通了儒、释、道三家精神,在思想上有新的领悟而形成的学说。所以,他写的《瘗旅文》一篇,不像是儒家,倒有点庄周的味道。

      瘗,乃掩埋、下葬的意思。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是王守仁被贬到贵州龙场的第三年。那年秋天,有从京城来的吏目(掌收发文书的低级官员)与一子一仆三人经过龙场。王守仁本打算向他们打听北方的讯息。可惜没来得及,主仆三人已经上路了。但不久,便相继传来三人客死在路边的消息。王守仁用《诗经》的回环复沓法,将转瞬间眼前三人已成路边三尸的情形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昨天还听到他们忧愁的叹息声,今天却成了倒在路边的三具冰冷的尸体了。想来,真是令人万分痛心。

      王守仁打算带二童子为素不相识的吏目一家收尸、下葬。二童子本不乐意。王守仁说:“我和你们不就跟他们的遭遇是一样的吗?”二童子想到,当初主人为救戴铣等人而得罪了当权太监刘瑾,被下狱廷杖,贬为龙场驿丞。路上不是靠投江诈死躲过刘瑾的追杀,现在可能也跟吏目一家一样,成了路边无名的尸骨了。于是,二童子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与王守仁一道将吏目一家三口葬在了山麓。“同是天涯沦落人”,想到客死在路边的吏目与自己遭遇一样,也是被贬到边远瘴疠之地赴任的官员,王守仁像对待亲人一样,拿一只鸡、三碗饭来祭奠他,还为他写了一篇祭文。

      祭文一上来就连续几个追问:路边的你呀,从哪里来?你是何人?我们都出生中土,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做鬼?我们都生养在安土重迁的文化,我遭贬斥而来是应该,你又有何罪到这里?你那吏目官俸不足以养家,干嘛这么傻啊,为此区区俸禄丢了性命?不光丢了自己的性命,还把儿子和仆人的命也搭上了,值得吗?

      你若真心贪恋五斗米的官俸,那就高高兴兴的呀,可为什么我昨日见到的却是愁容满面的你。一个人顶着风霜雨露,攀悬崖,爬万峰,饥渴劳顿,筋骨疲惫,外有瘟疫侵袭,内又有忧郁夹攻,这样内外交迫,能不死吗?我本来就为你担心,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死去;更没想到你的儿子、仆人也这么快死去。这难道不是你自找的吗?

      我看着你们可怜,看着你们有无穷的伤感,怎么忍心让你们抛尸路边呢?我自己离开故乡辗转来到这里也已三年了。回想当初饱经瘴气的恶毒,好不容易苟全性命活了下来。日子那么难,我没有一天忧愁悲伤过。如今为了你们,我忧伤成这样。好啦,我不该再过度悲伤了,请让我唱两首歌来结束这忧愁的祭奠吧。一首歌劝慰路边的你啊,达观随寓,到处都是故乡,你的魂灵就不必再悲伤、哀痛了。另一首歌安慰路边的你啊,生命无常,如果我也死在这里,我们正可以结伴游历;如果我能活着回去,你也不会孤单,跟你一样路边多是中土流亡的魂灵,你们可以一起漫步,一起放声歌唱。

      这篇《瘗旅文》跟庄周《至乐》文中一篇路遇骷髅的文章是不是很相近?第一,他们都路遇死亡,路遇无名的亡魂。第二,他们对“路边的你”都有种种假想和追问,而这些猜想和追问正是作者对世态现状的一种发泄或是嘲讽。第三,他们对死亡都表现得很达观,王守仁在祝词里不畏惧死亡,庄周甚至枕着骷髅入梦。第四,他们都表现出达观随寓、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

      其实,他们文章中表现出相近之处也并不奇怪,因为他们都是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王守仁虽继承了儒家思想,却与宋儒朱程理学有过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曾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七天七夜在竹林下决心穷竹之理。可惜,此举非但没有让他想明白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精神,反倒使他大病了一场。从此,王守仁对这种从外物获得知识的“格物”思想产生了怀疑。

      三十五岁那年(公元1506年),王守仁被贬到贵州龙场。这是他人生最困顿的一年,险遭追杀,又远涉凶地,风俗迥异,瘴疠弥天,同行之人郁郁而不得求生,是他想方设法激励大家活了下去。但最困顿的岁月,对于生性倔犟顽强、不服输的王守仁来说,恰恰是生发反作用、催生出一条崭新之路的日子。他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1508年,也就是来龙场第二年的一天半夜里,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才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因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从此,他改变了研究方向,循着孟子的“性善说”和陆九渊的“心学”方向继续走下去。他认为“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六经是我们心中的账本,六经的内容实质是我们心中具有的。圣人之道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所以,王守仁又提出了“致良知”的心学主张。他认为,良知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之行合一的过程。所以,“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

      虽然,王守仁与庄周都是古代唯心主义思想家,但他们学说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又不一样。他们都从内心出发,看问题都主张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但最终庄周走向了山林,走向了“不为”。王守仁留在了人世,为的是“有为”。庄周参透了生死之后,选择了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的出世的生活,楚王重金聘请,他不为所动,人称“漆园傲吏”。

      而王守仁不一样,他埋葬了路边的吏目,埋葬了与自己遭际相近的那个小官吏,其实也是埋葬了过去那个惶恐无主、懦弱卑怯的自己。经历“龙场悟道”后的王守仁,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王守仁,他掌握了人生的秘诀、生命的法门。他认识到人的命运不是摆布在外物手中,而是在于你的内心。只要你不悲伤,达观随寓,你能控制自己的内心,死神也难奈你何,更无所谓困顿的环境、受人倾轧的命运。甚至,了解、掌控人的内心,可以制敌于无形,可以决胜于千里。此后,王守仁的人生像开了挂似的,一路顺风,一路飙升。就在掩埋下路边吏目的那一年九月,他离开了龙场,开始了凤凰涅槃后的新生。

      此后,他的人生按照他构想的样子一路攀升,由地方官到被召入京,历任吏部验封司主事、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厉害的是他剿灭江西盗贼、平定宸濠之乱所用之术,恐怕是古代许多军事家闻所未闻的。因为他采用的是心理战术,他深知“知行合一”在人心理上的重要意义,人的道德意识是离不开道德行为的,而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而“致良知”学说又表明,人是有良善和礼仪廉耻之心的。这些认知必然会在人的行为上有所表现。所以,他在围剿之前先了解敌方心理。认为敌人也是知道自己是不对的,所以大兵一来,他们内心一定有所悸动。而王守仁自己却始终能不急不躁,内心平静,保持理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他能在时局纷扰时洞若观火,用心理战术很快剿灭了作乱数十年的南赣匪徒。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时也是如此。他知道,人在面对纷乱复杂的局势时,很容易被局势牵着鼻子走,以至于失去方向。所以,他以静制动,抓住有利战机,一举挫败了宁王的锐气,仅用了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宁王叛乱。王守仁不仅是一位心学大师,还是一位在战争中深谙心理学的军事家。他用自己的学说,打败了敌人,被人称为用兵“诡异”“狡诈”的神人。

      然而,平叛大功未受武宗皇帝封赏,王守仁反遭小人谗言。面对复杂形势,王守仁急流勇退,称病回避。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制,受邀在稷山书院讲学,后在家乡绍兴又创建阳明书院,传播讲授“心学”。此后,朝廷又下诏让王守仁兼任两广总督,平定了思田、诸瑶的叛乱。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官场上无论是进是退,都相得适宜,因为他已将“心学”完全化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了。

自打龙场掩埋下路边的那个因忧愁而客死他乡的吏目之后,他就更加认定一个道理:你定了,世界也就定了;心定了,恁谁也打不败你;掌控了内心,也就掌控了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