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 语文 生活 差序格局中的“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差序格局”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波纹式的,譬如一个石子投入水面,以这个石子为中心,形成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一个石子,一圈圈波纹与波纹之间又形成交叉,这样就形成了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这一圈圈波纹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伦”,这个“伦”就是差序。 “私”是形成差序格局的根本,每个“己”是私,每一个家也是“私”,每一个“团体”也是私,每一个“国”也是私,私是有伸缩性的。这种伸缩性在差序格局中是明显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都是差序格局的反映,都强调“私”以自我为中心,先由“己”做起,以己为中心,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一圈圈跌宕开去。这种“私”是自我主义,每个自我都是一个中心,纵横交错间构成群体,群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中国传统社会面对群己是没有办法的,只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能管的只有自己、自家、自己的国、自己的天下,只能克己修身,由己及人。 譬如一个石子投入水面,荡开波纹,波纹由小及大,由强到弱,如同我们的社会关系,由亲到疏,由熟到生。每个人都是一个石子,以这个石子为中心,都有一圈圈波纹,一圈圈波纹与波纹之间又是有交叉的,这样又形成了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网。 中国人际网看着关系错综、庞大复杂,但是为何运行起来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呢?我琢磨之所以能如此的缘由大概是中国人明确的公私观念。“私”即自己,中国人对自己人际关系亲疏远近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的。 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团体关系之中,不同类型关系之间的亲疏远近比较简单:至亲是胜于远亲的,近邻是要胜于远邻的,同团体是胜于他团体的。而同类关系内部之间就要复杂得多:亲属关系中有“父子成仇”“兄弟反目”,也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地缘关系上有“富在深山有远亲”,也有“远亲不如近邻”;团体关系里有“一人成龙,三人成虫”,也有“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如关于“远亲不如近邻”的确定,就是根据自己利益为准的,因为近邻在地缘上近,更容易发生生活上的互助,而远亲虽然是亲属关系,但是急难之时不能施以援手,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也救不了近火”。 当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与团体关系交叉时是没有那么简单绝对了,得根据自己对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与团体关系亲疏远近的情感来衡量。在当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邻居、同事由于地域远近、接触频率、观念兴趣的异同,又发生了改变,这时就是“伦理纲常”也拉近不了关系。一切由自我主义的“私”来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