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言】鄢陵曾有一个西湖花园始建于北宋,可与许昌西湖媲美!

 许言君 2020-09-30


出东门泰山压顶,

出西门西湖二井,

出南门汩罗长江,

出北门七里长桥。

这是清朝时鄢陵的王知县邀请居住在京城开封的夫人到任所鄢陵小住时,忽悠夫人的话语。结果当然是王知县陪夫人在鄢陵游玩不须半日,已将县城四门游遍。原来,那泰山压顶不过是一座泰山古庙,西湖二井是一个小西湖和两口汉代水井;所谓的汩罗长江原是一条清洌的小河,而七里长桥则是一座石桥而已。

说实在的,那时的鄢陵县城实在太小了。且不说知县夫人游玩后是否会与知县大发小姐脾气,许言君单说“出西门西湖二井”中的西湖。

   既然名曰西湖,必定是在鄢陵城西的湖水。那时的鄢陵居然也有一个西湖,单此一句即可证明。

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句子是来描绘杭州西湖的,可天下西湖36个,但凡有西湖的地方,都爱用这句千古名句来形容自己的美丽,其意思不明自现,是欲与杭州西湖媲美一二而已。咳,谁让咱也叫西湖呢!由此可见,爱傍名牌的不单单是商家啊!

话说回来,鄢陵的西湖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且是由北宋工部尚书崔立所建。说鄢陵西湖,必先说崔立。

据明《嘉靖鄢陵县志》记载鄢陵县的西湖花园系由宋仁宗时工部侍郎鄢陵人崔立所建。岁月悠悠,时光流逝,至今已近千年,鄢陵西湖已不复存在了。  

崔立(公元968- 1043年),字本之,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进士,初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团练推官,1 后任大理寺丞知临清事。后因治河有功,先后知隶、汉、相、潞州事。

崔立是好官还是坏官,但说一事便可明鉴。且说那一年,崔立改任耀州(治所在今陕西耀县)知州。当地百姓争强喜讼,囚犯满监,号称难治。崔立区别善恶,苦口婆心,耐心劝导。不久,百姓人情大变,风俗一新。离任时,百姓跑到漆水、沮水边上,拦住崔立呼喊:我的父母啊,如今要去哪里?众人躺在河滩石上,使崔立马不能行,只得返回。次日,从别的道路才离开了。

真宗封禅,朝中百官争献符瑞,致颂辞,独崔立上书劝诫,陈言灾事四十事,劝诚皇帝多关心民间疾苦,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任工部侍郎多年后,崔立上书请求归故里颐养,朝廷允准。崔立回到家乡后,不问政事,专心种植花卉,以培植松、竹、柳为乐事,自娱自乐,修身养性。

   当时,鄢陵县城西关外地势低洼,长年积水,杂草丛生,十分荒凉。崔立在工部供职多年,主要从事疏浚河道,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在水利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个水利工程专家。经过缜密勘察和深思熟虑之后,崔立制成了一幅草图,向鄢陵地方官府建议在县城西关外挖土堆岸,积水成湖,夏季用以蓄水,造田后再种植花木,一则可以兴利除害,二则可以为地方增添一处美景。议案交由地方官府审阅不久,立即得到赞许,并马上付诸实施。官府征用劳工,利用农闲时开工,不到一年时间,鄢陵人工湖开掘竣工。

鄢陵西湖挖掘成后不久,崔立又设计了绿化草图,他在湖边种植了大量的松树和修竹,在湖边堤岸广植垂柳,以种植花卉为主,并定名为西湖花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经过几年的努力,西湖花园花草繁茂,松柏郁郁葱葱,微风吹过,修竹沙沙作响。湖边堤畔,垂柳盈岸,湖水清激见底,鸭鹅浮游水中,确有江南水乡的美景。

西湖花园建成后,引来蔡河之水与湖水相接,又在园中建亭子两座,一曰葆光,一曰西亭。园中垂柳成萌可供人歇息花卉种植可供人观赏。

数年后,这里垂柳依依,湖水清澈,繁花似锦,堪与许昌西湖相比美。一年初夏,崔立的乘龙快婿当朝宰相韩琦来到西亭,翁婿二人仰望古鄢晴空,畅谈得甚是融洽,天空突然淅淅沥沥下了一阵小雨,亦雨亦晴,空气清新,韩琦看着西湖花园美丽的景色,诗性大发,遂索纸墨,以《首夏西亭》为题,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流传至今。

一霎轻尘小雨过,园林风物尚清和。

巢栖旧燕将生子,盆植新莲未出荷。

欲将好峰添异石,恶侵芳卉砍狂莎。

病衿萧索宾如市,孤员良辰乐事多。

而今,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沧桑,鄢陵的西湖花园早已别历史尘埃淹没,不复存在。

究其历史,许昌小西湖源于东汉末年,兴于北宋,其水源于陉山之泉。而鄢陵西湖则亦成于北宋,其水源自蔡河。由此可见,鄢陵西湖与许昌西湖当属同一时期的风景名胜。

据《国语》等书记载:鄢为云姓之国,陆终第四子名求言,为 云姓,封于郐,在封郐的同时,别封十邑。即:郐、虢、鄢、蔽、补、丹、依、茅、历、华。这里的鄢,即古鄢国。因古鄢城坐落在一南北土陵之上,故又名鄢陵。

历史上的古鄢城位于鄢陵县城北的古城村。东汉前期,在黄河第二次大徙之后,即公元69年以后,因古鄢城被水冲毁,始移县治于今城。

   由此可见,鄢陵的西湖可能位于今鄢陵县城西关,具体位置未尝考证。

   时光荏苒,历史悠悠。一代名臣万万没有想到,千百年后的鄢陵,不但兴修水利建成了拥有水光潋滟的鹤鸣湖,还大力发展花卉园林事业,成就了中国花木之乡的花海世界,引得四方宾朋竞相前来观景、赏花、休闲、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