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语】一碗杂烩菜,敦厚实在;一个酵子馍,筋道有嚼头!

 许言君 2020-09-30


清明假期的一天中午,急着赶回单位值班的我,一边快速开车前进,一边脑海里盘算着午饭:烩面?热干面?杂面条……

选择恐惧症的我拿不定主意时,车已经拐进了市区的学府街。

烩菜!

这俩字在脑海里一闪而现,我好像闻见了烩菜的香气和酵子馍的麦香味了。

学府街的这家烩菜馆开了有几年的光景了。第一次光顾这里时,是我一个人误打误撞地走进来的。与老板闲聊时得知,老板家是陈曹乡柏杨村的,算来与我的家乡相距并不远,心中未免产生了一些亲近感。

一小碗烩菜13块钱,送一个酵子馍或者一小碗米饭,二选一。素不喜米饭的我,当然选择馍馍了。

坐在稍显拥挤的小店内,静静地等了几分钟,老板端上一碗烩菜和一个酵子馍。烩菜中有白菜、粉条、白豆腐、油豆腐、木耳、海带、粉条丸子、酥肉丸子、腐竹等,可以说是十余种菜品的大集合。典型的是,烩菜的上面摆放着两三片卤煮好的猪肉片子,酱红色的肉片显得格外醒目。嘿,城里饭店卖饭真讲究,“面子活”做得可谓淋漓尽致,“有粉一定要擦到脸上”的功夫,是俺农村人学不来的。

烩菜是地道的河南菜,俺的老家叫做熬菜,这种猪肉与粉条、白菜、豆腐、丸子、木耳等各种蔬菜配以佐料一大锅熬制出来的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一人一碗地就着蒸馍吃,直吃得肚脐眼都睁得大大的。说真的,在那些年的光景里,只有过年的时候,猪肉、粉条、豆腐和丸子之类的菜品备得足足的,家里来了客人,家庭主妇到厨房里熬一锅敦厚实在的烩菜,一人一碗,再配以香醋和辣椒,顿时胃口大开,一碗不够再来一碗,管饱!

关于烩菜,民间流传着这么一段传说

相传南宋时期,金兵屡屡南犯,赵宋王朝摇摇欲坠。当时朝廷内部分作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身为兵部侍郎的朱敦儒因主张抗金,被奸相秦桧在高宗面前奏了一本,丢了官职。他回到河南老家以后,对朝廷心灰意冷,不再过问政事,常常约上三五个好友饮酒作诗,打发时光。

这一年,时逢朱敦儒六十寿辰,便邀集了一些亲朋旧友前来小聚。不料这时突然从京城临安传来消息说,抗金元帅岳飞因接连打败金兀术,惹恼了被金国收买的奸相秦桧,秦桧遂与其妻王氏密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于风波亭。一时间,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朱敦儒哪里还有心情饮酒欢聚,但客人既已前来赴宴,又怎能让他们空着肚子回去。于是朱便吩咐家厨:今日不饮酒,也无需摆那些盘碟,只把备好的蔬菜熬在一起,一人一碗,配上蒸馍端来即是。

想来这些亲朋旧友都是些养尊处优的人,平日里吃惯了山珍海味,喝顺了美酒佳酿,如今这一碗碗粗制的熬菜哪里咽得下去!朱敦儒见大家迟迟不动筷子,便夹起碗中一个丸子说:如今奸臣当道,残害忠良。岳元帅一生精忠报国,竟然惨死在莫须有的罪名下。

我恨不能砍下秦桧的头颅下油锅…”,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位客人便忽地站了起来,义愤填膺地说:大人,这碗熬菜中的丸子就是秦桧的头,油炸豆腐就是秦桧的肉,粉条就是秦桧的肠子。来,我们大家一起把秦桧这厮吃下去,替我们的岳元帅报仇!

于是,满座客人一齐响应,纷纷拿起筷子,顷刻之间就把一碗碗熬菜吃了个精光。菜吃完了,有人问:该给这道菜起个啥名字呢?”朱敦儒想了想说:就叫炸桧菜吧!

很快,这件事传入了民间。人们出于对秦桧的愤恨,纷纷做起炸桧菜吃。后来,因为这道菜是将各种杂七杂八的菜烩在一起做成的,所以,人们就将它称为杂烩菜了。

无论传说的真伪,敦厚实在、经济实惠的杂烩菜,是农家人过年时招待客人的首选。其实,熬制烩菜的方法并没有什么诀窍,就是把各种原材料放进大锅内,配以葱姜蒜、大料、花椒等乱炖,如果家中煮肉时留下来的肉汤,再舀入两大勺肉汤,烩菜的味道就会立即变得鲜美起来。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的老家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初一吃烩菜的习俗,说是新年第一天就把各种菜品都吃遍,预示新的一年中生活富裕、十全十美。

额,对了,只顾吃菜呢,却把酵子馍忘记了。

这家烩菜馆配的馍馍是纯正的手工酵子馍,就是那种用酵子发酵出来的面蒸的馒头,吃着劲道、有嚼头,还有那种诱人的麦香味。别说就着烩菜吃了,就是不要菜,干吃馒头,俺也能吃得下一个大馒头。

烩菜馆的不少顾客就是冲着酵子馍去的,有顾客提出想买几个酵子馍回去,却被拒绝了。

老板说,他们也曾满足过顾客的需求,一块钱一个馍,让顾客捎回家吃。可后来买酵子馍的人多了,店内的顾客就没得吃了。于是,他们就立了个规矩:无论你出多高的价钱,酵子馍概不外售。

吃着酵子馍,俺又想起了老家过年的场景。唉,人到中年爱怀旧,没法啊!

老家过年的时候,储备馒头是一大项工程。二十六,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首民谣中显示,农村过年蒸馍头需要两天的时间,二十八发面,二十九蒸馒头。蒸馒头用的是酵子,要经过和面、揉面、发面、再揉面、揉馒头、上笼、开火蒸等工序后,一笼笼馒头冒着热气就出来了。一个家庭中,要蒸好几笼馒头,馒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行。

现在细细地回味,过去老家的杂烩菜和酵子馍吃着真香。那个时候,一口馍,一口菜地吃,心里想,俺向往的美好生活,大概就是天天能吃上这一碗喷香的杂烩菜和酵子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