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从医院出来,步行到北关大街,蓦然看到一家菜馍小店,遂走了进去。要了一个菜馍,问有啥汤?老板说,红薯干稀饭! 听到这个,心中不由得一惊,犹豫片刻,说,来一碗! 这是用面汤混合着红薯干煮的稀饭,喝一口,汤味中有面的香,红薯干的软糯! 慢慢喝着汤,我的思绪回到了很早以前。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中红薯丰收了,爸爸妈妈擦了一地的红薯干,一片一片的摊在田间的麦垄上晾晒。红薯干,一般情况下需要晾晒两三天才能彻底脱水。 那天半夜,天突然下起了雨。妈妈把我们兄弟叫起来跑到地里,连夜把没有完全干透的红薯干拾了回去,而后堆放在房子的棚子上。连续下了几天雨后,红薯干受潮发霉了。 几亩田的红薯干,是我们一家人冬季的主要口粮。从那以后,每天做饭的时候,奶奶都会扒一簸箕红薯干,用手搓搓,再簸箕颠几下,用水冲一下,倒进锅里煮红薯干稀饭或者红薯干茶。 发霉的红薯干,吃进嘴里,那个苦啊,现在想想,都会胃里往外冒酸水!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忍着这种苦,一个冬天把这些发霉的红薯干吃完了。 从那以后,我一听说吃红薯,胃里就不舒服!也就不再吃红薯和红薯干了! “小时候,我吃红薯干吃伤了!”我边吃边感叹! “那你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现在很多人都不认识红薯干了!”老板接过话说,过去我们的苦,都成为年轻人眼里的福了! 是啊,时代在变,人们对物质的认知也在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