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诗歌论文,关于“中国诗山”敬亭山(随笔节选)相关参考文献资料

 开信有益 2020-09-30

导读:本文关于诗人诗歌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在长江之南,在安徽宣城,有这样一座小山:浩漫的天地背景之下,她本真纯朴,安然独立,宁静地面对一切常在和无常;沧桑自在心中,时空成就永恒.

这座小小的山脉,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而这座高峰,竟又可以“小”到用一个词来涵盖.

这个词,就是“诗歌”.

这座山,就是“中国诗山”敬亭山.

大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秋风萧瑟,木叶飘零.

宣城北郊,敬亭山.

52岁的大诗人李白漫然独行,山势绵延回环,仿佛张开了怀抱,拥抱着诗人内心沉重而广大的孤独.此时,距李白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10年.流离漂泊,世态炎凉,本不足道;但“安社稷、济苍生”的壮志难酬,却令李白感到最深刻的悲愤和无奈.宣城的友情和风物,慰藉着李白的苍茫情怀;敬亭无语,承载着浩瀚的寂寥,与李白的心境产生了奇妙的对应.在群鸟飞翔,云卷云舒之际,李白停下彷徨已久的脚步,凝目青山,朗声长吟道: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就像是信手拈来,平实如话.这首小诗,千载以来却被推崇备至,如清代学者宋顾乐在《万首唐人绝句选评》中所论:“命意之高不待言,气格亦内外俱作,五绝中有数之作”;成为历代习诗者必读,现在仍列入小学课本.于是,说汉语、写汉字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座江南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山绝好地印证了这句话.

敬亭山之“仙”,却是缘于一代“诗仙”李白.似乎还没有哪座山像敬亭山这样,因诗和诗人而“成名”.

敬亭山坐落于宣城北郊,志书说:“横亘于此,若屏障然,高数百丈,周广百倍之,东临宛句,南俯城闉,万壑千岩,近郊胜境也.”她之所以成为“胜境”,始得益于一位极具审美眼光的山水诗人.

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是敬亭山一个重要的日子,南齐才子谢朓出任宣城太守.

谢朓(464—499),字玄晖,南京乌衣巷“王谢世家”中的谢氏子弟.高祖是东晋名臣谢安之兄,祖父辈是刘宋王朝的重臣,母亲是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史书记载,谢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青年时代在藩王幕下,与著名诗人沈约、范云等并称“竟陵八友”,与同族前辈诗人谢灵运并称“大谢”“小谢”.然而,谢朓真正能名垂后世,是在他任职宣城之后.

离开京城的政治旋涡,谢朓一身轻松.他在宣城郡衙之北建了一个书斋,这间陋室后来成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谢朓楼.作为太守,谢朓清廉明断,劝农教士,惠及世人;而作为历史文化名人,谢朓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谢朓早年的诗歌虽文辞优美,但内容空洞,模拟较多,乏善可陈.后来他阅历增广,又经历了政治风波,主政宣城后,心境渐渐发生变化,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宣城是江南大郡,物产丰饶,经济发达,自吴楚以来,文化积淀深厚,社会清明,民风淳朴;加上山明水秀,敬亭山幽静遗世,仿佛一名沉稳智慧的隐士,时时与他展开心灵的对话.在这个自然与人文完美和谐的地方,谢朓的文思一发不可收,写下了他一生最精华的诗篇,占《谢宣城集》总量的四分之一,并形成了他独具价值的山水诗风.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登山骋归望,原雨晦茫茫”.

这些诗句,如一幅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平淡而富有情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背景——敬亭山.

这一时期,谢朓的诗歌已离不开敬亭山.他的《往敬亭路中》写道:“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渌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新条日向抽,落花纷已委等”《游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等”诗人观察细微,描写真切;从写景到抒情,从实况到虚境,虚实相间,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婉转多变,摇曳生姿,是南朝山水诗中的名篇.

从此,“情景交融”,成为“山水诗”最显著的特征.谢朓的作品,代表了南朝山水诗的最高成就.

谢朓还善书法和音律,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在宣城的诗歌创作,自觉遵循了这个美学原则,于是,一种新体诗歌“永明体”诞生了.谢朓和沈约共创的这种“新体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它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有“继汉开唐之功”,不仅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诗歌形式,还影响了辞赋、骈文和词曲形式.可以说,是宣城,是敬亭山,催生了文学史上的诗人谢朓.

谢朓从这里走出.而后,一代接着一代,最终走向天南海北,论文范文万世.

这是敬亭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如此惊艳,如此华美,如此高端.

梁武帝萧衍曾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杜甫也说自己“诗接谢宣城”,;称誉谢诗的人历代不绝.而最称道、最喜爱谢朓的诗人,就是天纵奇才的“谪仙人”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居蜀中,读书学道.25岁出川远游,遍访名山,后来客居湖北、山东等地.41岁奉诏任翰林供奉,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被迫离开朝廷,开始“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在开封梁园,李白收到一封“家书”,信中写道:

现代著名诗人诗歌欣赏:秋天的交响——常熟当代诗人诗歌朗诵会5

宣州自古为名邑上郡等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等北望敬亭崛起于川原之中,横峙若屏障,连绵三十里,尤为一郡之雄秀,此高人逸士所必仰止而快登也.

李白把目光投向江南.

敬亭山注定迎来了千年荣光.

公元753年,应宣州长史李昭之邀,李白随着秋风来到宣城.多年的漂泊生涯,寄人篱下,和政治理想的破灭,使李白豪放的外表下,深深隐藏着一颗孤苦难抑的心.从弟李昭、从叔李云和太守宇文审、监察御史崔成甫,包括后来众多的宣城文人官员,他们的热情真诚,让李白感到安慰温暖.还因为宣城有谢朓,有敬亭山.

李白对谢朓感情特别,他曾在自己的诗中引用、化用谢诗达数十处,以至清代大诗人王士祯说他“一生低首谢宣城”.这可能存在一种相怜相惜之情.谢朓离开宣城后身陷小人堆中,两度被动卷入宫廷政变,35岁即死于监狱.李白扼腕叹息.亲身来到了敬亭山,李白明白了谢朓心寄于此的原因.

敬亭山一如既往,她展开厚朴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出世入世者,感受他们的心跳,倾听他们的心声,抚慰他们的心灵.

李白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对应.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等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时来一顾我,笑饭葵与藿.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既缅怀谢朓,也自感萧瑟,但始终志气不灭.

自此,李白在敬亭山题咏不断,成为敬亭山最珍贵的文化名片.

李白的晚年无疑是失意的,但绝没有失志.身有所寄,心有皈依;他生命的最后9年,除短期出游和流放之外,大多都在宣城度过.宣城,成为李白浪漫传奇的人生之旅的最后一站.李白在宣城创作的诗歌,仅传世论文范文就有60余篇,占《李太白集》近8%的篇幅;它们充满昂然的论文范文,丰富的想象,生命力与创造力洋溢喷薄,铮铮风骨和雄健脉搏至今犹存.正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中国古典诗歌,空前绝后,李白一人.

是宣城,是敬亭山,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属于全世界的伟大诗人.

宝应元年(762),又是一个深秋季节,李白病逝于宣州当涂,临终之际作《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无限苍凉,慷慨悲壮,论文范文万世之下,仍令人膜拜仰视.

李白的诗歌在宣城落下帷幕,中国历史上的“盛唐气象”也就此落幕.

谢朓的浅吟低唱引来李白的黄钟大吕,敬亭山被诗意地“开发”了.

如果说,谢朓是敬亭山最早的开发者,李白是最成功的建设者和传播者;那么可以说,是盛唐以降,追随谢、李遗迹的诗人群体,共同缔造了“诗山”的辉煌.对这个现象,宣城诗人高维岳有一个评价:“玄晖发其藻,太白扬其辉,云蒸霞蔚之色,珠蜚玉贯之文,渐振振矣.”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敬亭山下,他和他的家族重要人物都从这里走出.白居易27岁寓居宣城,对敬亭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参加宣州“乡贡”的应试诗,第一句就写到敬亭山“天静秋山好”;随后一路凯歌,成为一代文化巨子.杜牧两度入幕宣城,前后6年,存有在宣城的诗作40多首,多次写到敬亭山.

敬亭山还铭刻了这些光辉的姓名:孟浩然、王昌龄、顾况、范传正、令狐楚、沈传师、张籍、张祜、孟郊、刘禹锡、柳宗元、贾岛、赵嘏、钱起、许浑、皎然、杜荀鹤、罗隐、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范仲淹、沈括、吕本中、苏辙、贺铸、范成大、杨万里、张孝祥、文天祥、仇远、杨载、屠隆、汤显祖、文徵明、袁中道、石涛等灿若星辰的名家大师次第登临,怀古吟今,敬亭山风光无限.

敬亭山不会忘记宣城的乡贤:唐诗“五言长城”刘长卿,兄弟诗人刘太冲、刘太真;北宋诗人梅询、梅尧臣叔侄,南宋诗词大家周紫芝,词坛领袖、兄弟宰相吴渊、吴潜;“元诗巨擘”贡奎、贡师泰父子.还有明代高维岳和状元沈懋学、文献大师梅鼎祚等组织起“敬亭诗社”,“日对青山共吟诗”.“敬亭诗社”发展到清初,“一派宗师”施闰章团结30多位本地诗人,形成“集团冲锋”之势称雄文坛,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宣城诗派”横空出世;他们既呈现了总体的艺术特色,每个人又各具风貌,表现出可贵的艺术探索和独立精神,推动了清代诗坛的繁荣,影响了清诗的演变走向.宣城诗人,为“诗山”增添了绚丽光彩.

据不完全统计,从南齐至清代,有近500位文化名人畅游宣城,留下诗文30000余篇,关于敬亭山的诗文就流传有2000多篇.正如刘禹锡所感叹:“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敬亭山真正成为一座“中国诗山”,成为中国灿烂文明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

诗人诗歌范文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大纲范本模板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框架怎么写

2、现代诗歌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诗歌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诗歌赏析外文外文 诗歌赏析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4、现代诗歌学论文题目 现代诗歌论文题目如何定

5、最新诗歌赏析论文选题参考 诗歌赏析论文题目哪个好

6、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选题推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现代著名诗人诗歌欣赏参考文献总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诗人诗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诗人诗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