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仲景寒热药并用举例(还是老一辈厉害,...

 光头爸爸zv4kt9 2020-10-01
一、仲景寒热药并用举例(还是老一辈厉害,能静的下心,不浮躁,把伤寒论中很多用药规律总结的非常详细)
用寒热药并举的方法治疗寒热夹杂证,古已有之,如《伤寒论》113 方中,寒热并举的方超过40首,而《金匮要略》262 方中,此类方接近50首。仲景寒热并举的方剂,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寒里热证
代表方有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如《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文中“烦躁”为内热的表现,是用本方的重要条件。
2.寒热夹杂证
这里主要提的是中焦寒热夹杂,脾胃运化失常,造成中焦痞满之证。代表方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三方的特点是用芩连之苦以泄热和胃,用辛温姜夏驱寒散结,并用参草枣等补益脾胃,合而有辛开苦降和中消痞之功。
3.上热下寒证
指的是胸中有热,胃中有寒,出现腹痛欲呕的病证,如《伤寒论》173 条“伤寒胸中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证的治疗,还包括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和栀子干姜汤。
4.寒热错杂证
指的是病在厥阴,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证,其特点,一是如326条所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中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是厥热胜复,即发热和厥逆交替出现。此外,尚有少阳半表半里的寒热夹杂证,在小柴胡汤中,用柴胡、黄芩配人参、半夏等。
5.历节寒热夹杂证
如果说以上寒热夹杂证都是在脏腑,历节寒热夹杂证则主要在肢体,在关节,在经络,最著名的便是《金匮要略》的风湿历节证,如第四篇第六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廷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此外尚有《千金》三黄汤,组成为麻黄、黄芪、黄芩、独活、细辛,治“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之证。再有白虎加桂枝汤,虽说是治热痹,但也应该是寒热夹杂,热多寒少的痹证。在寒凉药中,仲景主要用了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大黄等几味,按照归经和用药习惯,石膏、知母主要是清胃热,即阳明经证之热,以大热、大渴、大汗、烦躁等为主症,如白虎汤便是。还可用于治肺热,如麻杏石甘汤。黄连主要是清心火,清心经之热,如泻心汤治疗心火亢盛的吐血、衄血;黄连阿胶汤治疗心火内盛的“心中烦,不得卧”。黄芩以清少阳胆火为主,如大小柴胡汤治少阳证;后世蒿芩清胆汤清胆和胃,治寒热如疟。后世又多用以治肺热,如定喘汤,用麻黄配黄芩等,治外寒肺热的喘咳病证。栀子后世云清三焦之热,但仲景主要还是用于清上焦之热,如栀子豉汤治虚烦不得卧,心中懊恼,心中结痛; 栀子大黄汤治心中懊恼或热痛的酒黄疸。大黄清泻肠胃之火,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 有通便泻火,推陈出新之功,后世吴鞠通发展成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得扶汤及黄龙汤等。但在这些寒凉药的运用中,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不可过于呆板。如《景岳全书》指出:“夫火有阴阳,热分上下,据古方书咸谓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石斛芍药清脾,龙胆清肝,黄柏清肾,今用之者多守此法,是亦胶柱也。大凡寒凉之药皆能泻火,岂有凉此而不凉彼者。”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药物要讲归经,但也不能只拘泥于归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