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挺没有当上元帅,非常可惜,他培养出了最能打仗的大将

 文史茶馆 2020-10-30

叶挺的资历足以评元帅。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北伐名将,因为他是南昌起义的前敌总指挥,最重要的因为他是新四军的军长。新四军下辖的支队司令员不是大将,就是元帅,叶挺当然应该评元帅了。

可惜的是,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好不容易国共和谈,叶挺被释放,飞机还没有到延安,却出事了。叶挺不幸遇难,共和国少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元帅。

叶挺没有当上元帅,非常可惜,他却一手为共和国培养出了一位大将,而且是最能打仗的第一大将,他就是粟裕了。粟裕和叶挺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了。

(能认出来哪个是叶挺、粟裕吗)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从小渴望当大英雄,伸张正义,为民除害,他在家乡读小学,然后去常德读第二师范,在这个过程中,粟裕没有接触过军事,虽然他很积极地参加学生运动。

粟裕真正接触军事,是从叶挺那里开始的。1927年,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四师在武昌举办了一个教导大队,专门接收湖南湖北一带的进步学生和工农干部。粟裕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他这个学生非常进步,在学生时代就不安分,经常参加反对军阀运动。

那一年,粟裕只有20岁,他毫不犹豫地办理了入学手续,进入教导大队,开始了戎马一生的军事生涯。粟裕后来指挥千军万马,在这里,他还只是一位小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军事训练非常严格,学员们每天都要出操,而且一天要出四次操,早上要晨跑,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军事训练,晚上还要做军事体操。出操可不是跑跑步喊喊口号那么简单,完全就是军事演练。

一大早,先是十多公里的热身跑步,然后要抢占一座百多公尺的山头,先到者受到表扬,后到者挨批评。抢占山头,只休息五分钟,立即跑回原地。来回折腾,吃饭也是争分夺秒。

训练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做动作,一个动作不合格,要反复做。一排人有一个不合格,全排人都要反复做,一直到大家全部整齐划一为止,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这段军事训练让粟裕受益终身,直到晚年他还能清晰地记得。

这个教导大队是党领导的队伍,学员大部分都是党员和团员。粟裕在这里由共青团员转为正式党员,并当上了班长。党非常重视教导大队的学员们,总理亲自来做过报告,鼓励学员们好好学习,将来到部队中去,到士兵中去,掌握革命武装,夺取革命的胜利。

那是1927年的前半年,很快南昌起义爆发了,教导队在叶挺的领导下,立即向南昌进发,参加这一伟大的起义。粟裕所在的中队被改编为南昌起义的警卫队,粟裕仍然担任班长。

因此可以说,粟裕是在叶挺的带领下,走上军事斗争之路的,是叶挺教给他最初的军事知识。南昌起义十年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粟裕是其麾下第二支队的副司令员。粟裕再次成为叶挺的部下。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囚禁,粟裕则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军事统帅,威震江南苏北,终成开国第一大将。

(参考文献:《粟裕战争回忆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