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月朝,寒衣节,一个不止是鬼节的传统节日

 品茗客人 2020-10-01

  “十月朝,家家带纸上坟烧。

  10月28日,农历的十月初一,十月朝。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鬼节之一。正式名称是“寒衣节”。

  在民间,尤其是在苏北的民间,多是称为“十月朝”的。

  与另两个鬼节相同的习俗是,要祭奠逝去的先人。中国式的祭奠,必定要有“送纸钱”,也就是烧纸的。

  也有不同。

  一是十月朝这一天的烧纸,既可以是在家中祭奠,更讲究到坟前去祭奠,所以会有“家家带纸上坟烧”这一说。“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既可以到坟前去烧纸祭奠,也可以在路边,十字路口,用柴棒在地上划个圈,祷告一下,说明不能到坟前的理由,就可烧纸的;二是十月朝这一天的祭奠,不仅要烧纸,还要给先人们烧一些衣服——当然,是纸制的衣服。

  寒衣节,这个名目会让中国人首先想到远在秦时那个女性和那个传说——孟姜女送寒衣

  在我很小的时候,即使是在文革之中,还是有人在讲述着那些传统的故事的。其中就包括孟姜女的故事。

  她给丈夫送寒衣,她过关时遭遇了关吏的刁难而不得不唱上一段让人泪下的歌,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已经不在人世而痛哭,哭倒了万里长城的一角。

  1982年,我工作第一年,教的是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就一篇《孟姜女的故事》。

  中国的幅员太辽阔了。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长江流域还只是在深秋,甚至还只是刚刚进入秋天;北国,已经进入到寒冷的季节了。

  天冷了,需要添加衣服来御寒了。

  健在的人,惦记着已经到另一个世界的人,思念着另一个世界的人,怕他也冷,就想着给他送去寒衣。

  寒衣节,其实还不仅是祭奠思念着已经逝去的人。

  在中国,这一天,也是为自己健在的的亲人准备寒衣。

  母亲、妻子为远在他乡打拼挣钱的儿子、丈夫准备御寒的衣物;晚辈为自己年老体弱的长辈准备着过衣物。

  这个节,首先是为逝去的人过的,也是在为自己还健在的长辈过的。

  这个节,是三大鬼节之一,却又不仅仅是鬼节。

  十月朝,这个节,似乎早已被当今的中国人遗忘。

  这个节,远不及清明节和中元节(七月半)那样能为当今的中国人所熟知。

  十月朝,从公元历来看,基本是与西方的“万圣节”靠得近的。

  我不反感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过外国传过来的节。我也不强求别人要在这一天真的带上纸钱、纸衣到先人的坟前去焚化——事实上,我自己这几十年中,就并不曾在这一天去我已经仙逝的父母坟上烧纸、烧寒衣。

  但,我真的希望咱中国人应该知晓中国的传统节日,懂得一点过节的要义——感恩。

  十月朝,是寒衣节,是一个不止是鬼节的传统节日。

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十月朝,家家带纸上坟烧”

 十月朝,一些正被淡忘的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清明:向来就不止是只有哭泣的节

 传统文化|七月半: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其实是感恩的节

 传统文化|送纸钱,“七月半不能超过小方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