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月初一:古老的寒衣节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十月初一:古老的寒衣节

文 | 王汝海

农历十月初一,连同春天的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华夏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三大鬼节。然而,民间但称“十月一儿”,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古老名字叫做“寒衣节”。

古老的寒衣节原本有着古老的习俗,即本着“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于十月初一这一天为已故亲人送上御寒的衣物。说是“送”,其实是“烧”,所以也叫“烧衣节”。到了这一天,家家上坟祭祖,在墓前焚化彩纸剪成的寒衣等。也有于晚间在门外焚化的,风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比较繁琐郑重一些的做法是:还要作封包,即把所谓“寒衣”与纸钱之类封在里面,并在封包上写明收受寒衣者的姓名、行辈以及寄发人等,就像现在寄信和邮递邮包那样。这种做法可以从某些地方史志的记载中得到印证。如河北《张北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十月初一日,谓之'鬼节日’。各家祭扫祖茔,并以五色纸剪制衣裤,用纸袱盛之,上写祖先名号,下书年月日,后裔某某谨奉,照式制若干份,焚于墓前,或焚在门前,取其子孙为先祖添衣之意。”

十月初一为死者送“寒衣”的习俗,在宋代已颇为流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东京汴梁(今开封)于寒衣节为死者送“寒衣”的描述。

说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往往与某种传说故事有关,寒衣节亦然。民间相传: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被抓去服徭役,修万里长城。暑往寒来,孟姜女带了寒衣去寻夫,不见踪影。有位老人告诉她,她的丈夫已死,埋在万里长城底下。孟姜女闻讯痛哭,她的哀号感动上苍,竟哭倒一段长城,露出一片白花花的尸骨。哪一具是她的丈夫呢?那位老人就又告诉她,只要把寒衣烧成灰,灰烬飞到哪具尸骨上,那就是她的亲人。孟姜女依照老人话焚化寒衣,终于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事迹感动了长城内外的父老乡亲,他们将农历十月初一孟姜女送寒衣的这一天作为一个纪念日:以后每年这一天,妇女们都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果亲人已经作古,就用纸剪成寒衣,到坟头上挂起来,祭祀一番,然后焚化。千百年来,十月初一烧送寒衣的习俗世代相传,成了北方民间祭祀亲人的一种极富人情味的仪式。

传说归传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可当信史看待。寒衣节的祭祀习俗于后世渐渐被简化,仅余供食与焚纸(打有钱形印记),等于将寒衣折合成钱币,省去了准备所谓“寒衣”的麻烦。

在我国江南某些地区也有为死者送寒衣的习俗,但只是冬至祭祖习俗中的一项。台湾地区为死者焚化的冥物中,除纸钱外也多有纸制衣帽之类,显然也与送寒衣的古俗有关。

作者简介:


 王汝海,安阳市人。

 1956年负笈离乡,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大)中文系,始以“艾蒿”为笔名在院刊、《文学青年》《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发表诗歌习作。1964年请调,于四月初返安,先后执教于市二中、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累职中文专业副教授。退休后,因合校注名于安阳师范学院离退休干部之列。其间,曾先后用真名与笔名(朱韵、苍山、弦月等)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语文知识游戏、语文专业类论文及文学评论,被戏称为“杂家”。

出版作品有:《成语游戏》(1985)、《拼音游戏》(1986)、“小学生知识游戏丛书”(1998)之《拼音游戏》《字词游戏》《成语游戏》、“中国古典文学十大家新传”(2010.6)之《古文领袖韩愈》《戏剧泰斗关汉卿》(与吴继路合著)。参与撰稿并已出版的书籍有:《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1997.8)《中国古都安阳》(2010.6)《文化古都——安阳》(农村版2010.3,城市版2011.1)《娘娘庙村志》(2016.4)。

曾任安阳市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百科学者传略》等辞书。


【华豫之林】微信公众平台

  责编:谷乡

  本期作者:王汝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