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衣节

 新用户59979975 2020-07-15

寒衣节古时候叫“授衣节”,据《梦梁录》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百官入朝起居,以锦袄三日”;“是日御前供进夹罗御服,臣僚服锦袄子夹服,‘授衣’之意也。”次日皇帝并率臣僚和皇亲国戚到先帝陵寝,设案致祭,焚纸化衣,亦“如寒食之仪”。都人士庶也以十月节拜扫,祭祀茔墓。后来上行下效,相沿成俗。

授衣之仪,后来发展演变为穿棉衣和送寒衣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曰:“(北京)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做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即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其门,曰送寒衣。”

寒衣者,御寒之衣也。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霍嫖姚,即汉大将军霍去病也。

关中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万喜良被官家抓去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工地,尸骨被埋在城墙下面。孟姜女悲痛欲绝,放声泣号,第一声哭得天昏地暗,第二声哭得狂风搅雪,第三声哭倒长城四十里,城墙下露出累累白骨。为了辨认丈夫的尸骨,她跪地朝天,捏土为香,对天祈祷:“苍天苍天把眼睁 我咬破中指认尸骨,如是我夫血渗进,不是我夫血不沾。”说罢咬破中指,滴血认骨,说来也怪凡遇到万喜良的尸骨滴血渗透。这样孟姜女用带来的棉衣重新盛殓了丈夫万喜良。这天,正好是十月一日,由此便产生了“十月一,送寒衣”之俗。

每逢十月一日,关中民间凡出嫁之女,都要买纸糊衣,返回娘家,为已故的父母“送寒衣”。“寒衣”讲究用五色彩纸做成各种形状的衣服、鞋帽、被褥等物。一层纸成衣者称之为单,二层纸成衣者称之为夹,中间夹棉花者称之为棉。一般都是单、夹、棉配套,意谓一年四季有穿戴。另外,还要扎糊箱柜供亡者藏衣盛物之用。

凡送给亡人的“衣物”,都必须全部烧化,如有丁点不化者,亡人就不能收用。故民间十月一烧寒衣特别认真,大都是年长者亲自操持,很少让年轻人沾手。这种行为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情怀。

关中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烧化一些象征布匹的彩纸,冥钞,用意是接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这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在民俗事象中的体现。

关中旧谣日:“粘纸做衣细裁剪,送往坟头化纸灰,都说阴间可御寒,遍地哭声哀祖先。”说的就是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除子女为已故父母“送寒衣”外,还有丈夫为亡妻,妻子为亡夫,弟为亡兄,妹为亡姊“送寒衣”的。同时,送寒衣者和其家人这天也要换上准备越冬的棉衣,民俗称之为“十月一,穿棉衣”。有钱人家这天架炉生火,表示从今天起,节序已进入了冬天。

旬邑县土桥这牙里村王新民

                                                                 邮编:711304

                                                          电话:1899208XXXX

作者:王新民

编辑:聪姑娘。Com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