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农业不发达?非洲印象的真与假

 沐沐阅览室 2020-10-02


提起非洲,你会想起什么?

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是绵延千里的沙漠?是围着篝火跳舞的黑叔叔,还是饿得骨瘦如柴的小男孩?、

如今的非洲,正如30年前的中国,正经历着深刻、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对这片大陆的印象,或许正像许多西方人对飞速发展的中国一样,充满了各色的刻板印象。

一个部落正进行仪式

世界银行曾经有过一个项目,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进行数据收集,并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对非洲的印象进行对比,以此来检验这些印象的真实性。对比的结果显示,人们对非洲持有的传统印象有些被证明为传说(Myths),有些则确有其事。通过这小小的一瞥,我们或许可以认识一个真正的非洲。

大象从草原上走过

印象一



非洲农业中现代化投入极少

African farmers’ use of modern inputs is dismally low



传统观念认为,非洲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非常原始的。优选种子、化肥农药、灌溉设施等在非洲都不存在,当地人仅仅是将种子扔进土里,等着充足的热量和雨季充沛的降水让种子自行成长。

非洲的农业劳作

在收集了来自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尼日尔、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家的数据之后,人们发现这个问题比想象中要复杂。

拖拉机和灌溉系统的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化肥的使用却高于人们的预期。统计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化肥的使用率在不同国家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在埃塞俄比亚,这个比率达到了56%,而在马拉维甚至高达77%。

玉米田地

此外,不同作物间的现代化投入程度也有显著差距。在所有作物中,玉米收到的现代化投入是最密集的。玉米作为一种非经济作物,其现代化生产要素的投入无疑暗示了整个非洲农业的进步。

印象二



粮食的收获后损失很大

Postharvest Loss in Africa is Large



联合国粮农署在2011年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约有37%的粮食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环节被损耗掉。这一结果与许多人心中非洲落后的储存技术、物流网络和多变的天气的印象相契合。这引发了不少国际组织对当地农民的帮扶活动。如今统计数据显示,农作物的收获后损失已经有显著的减少。

收获后损失与很多因素有关,这包括:天气的潮湿度与温度,与市场更好的对接、农民的教育程度(以便让他们懂得运用一些保存技术)以及改善后的储存条件。

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地农民表示只有不到6%的玉米在存贮过程中变质

印象三



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存在巨大缺陷

Land, Labour and Capital Market remain largely imperfect



人们普遍相信,在非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通过埃塞俄比亚、马拉维等五个国家的的数据分析后,人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五个国家中农民参与劳动力和土地市场的比例

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五个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了土地、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这超出了人们通常的预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生产要素市场在正常运转。研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市场机制在正常运转的话,那么农民会分开考虑自己的生产与自己的消费。即,在生产的环节以赢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再根据自己的盈利决定自己的消费。现实生活中,发生在非洲农民身上的情况与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非常相似:产品总是先满足自身的消费,然后才拿去市场上交换。


由此看来,非洲农业不发达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条件的限制问题,更多的是配套制度、科技投入、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非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要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态度去了解、接受这片大陆上的人和事。

*来源:地理救生圈。“讲地又讲理”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