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前言写作的7个逻辑要素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10-03
本文为高校科研活页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开白
前言逻辑要素从形式上看,分别有以下特征:
第一,研究主题。它的形式特征,应该是一些成熟的、基础的,且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概念或现象、问题等等。这里面,牵扯到我们在选题方面关于创新性的理解。很多人把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混一块儿,区分不开,进而要求研究主题有创新性。这是不应该的。研究主题不仅可以不是创新性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研究主题都是大家已知晓的,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基础的概念。在“研究主题”环节不要去追求创新,如果追求创新,会加大写论文的难度。很多人觉得写论文难,才刚开始就无法下笔。出现这个现象,往往是因为在研究主题上出了问题。创新性是通过前言的七个逻辑要素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而不是一上来就有创新性。
第二,研究背景。它既可以是实践背景,也可以是理论背景。有时,实践、理论背景分不开,这要看自己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研究主题是什么。不同的论文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实验还是理论,在这里都要交代背景性的解释。当然,在实际的写作操作中,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往往同时出现在一句话里。
第三,文献回顾。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梳理回顾文献观点,而不是回顾文献内容。什么是文献内容呢?比如说,张三在他的论文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一个什么研究,这叫文献内容。什么叫文献观点呢?就是张三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这叫文献的观点。写论文前言的时候,如果我们是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去努力的话,那我们在这个环节应该梳理文献的观点而不是内容。很多本科生写本科毕业论文时,硕士生刚开始学习写论文的阶段,基本都是在梳理论文的内容。但是如果写的是一个博士论文,或者写的论文要投C刊或国外的SSCI等等,只梳理论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作者的观点给找出来。
第四,文献批评。文献批评的形式,往往表现为:存在矛盾、争议、观点不统一,或者明显的理论上未解决、实践上有障碍的一个问题等等。当然,文献批评不一定非得是什么矛盾争议。在这个环节,我们既可以直述也可以引用。“直述”就是自己说已有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其次……最后……”。这样写是可以的,但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理解,引用比直述效果要更好一些。当然,引用的难度也比自己直接陈述要大一些。
第五,前言观点。找到已有文献存在的问题后,紧接着要说一句话。这一句话,往往跟刚才说的“引用”合并为一句话。比如,梳理完发现有三类观点,“第一……第二……第三……”,那之后又要怎么做呢?比如,在论文中能够找到并认为这三类观点是一个矛盾,或者说这三类观点在某某方面存在明显的对立等等。要能找到的话,这既是引用的深度批评,也是前言观点。这是最容易缺失的一个环节,也确实是有难度的。
第六,研究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五点,接下来才到“提出研究问题”这个环节。这个环节,体现着我们论文的创新性。前面我们讲了“写什么”,也讲了“别人怎么做的,别人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最后,我们就要直接回答我们要“干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而且,我们要解决、要解释的这个问题,还得跟前面梳理的那些文献有所不同,要不然就体现不出创新了。
第七,研究框架。“提出问题”环节,往往是与研究框架合在一块来说。一些定量的研究可能会单独介绍研究问题,但这种情况不多见,大部分论文都是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合在一块说。研究框架,就是说明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或借助什么理论,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是定量研究的话,就是介绍怎么提出假设、怎么设计研究过程、怎么讨论结果等等。如果是定性研究的话,就要介绍运用这个理论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展开分析,也就是交代研究过程,最后还要写半句话,即介绍研究目的,也就是做这个研究是为了什么。
最后给大家总结几个特别注意的要点。第一,“研究主题”要去写大家众所周知的、相对成熟和基础的概念,不要去写大家都不知道的东西。第二,“文献回顾”环节是梳理文献的观点,而不是概括文献的内容。第三,写完文献批评,还要再去梳理一遍文献,看看有没有针对你所批评的问题的文献。这个环节的文献不能遗漏。如果遗漏了,就属于关键文献缺失。这比前面不做文献回顾,问题还要严重。前面文献回顾的是基础文献,是为了推导出问题来,那么,前言文献观点这个地方是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
以上就是从理论上给大家解释的。在实际的前言写作过程中,要按照这七个步骤去操作,一个一个地往下写。

作者:科研写作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