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麻黄的用法用量,中药麻黄图片大全

 鉴益堂 2020-10-03
本文目录 [hide]

中药麻黄图片

麻黄

蜜炙麻黄

麻黄绒

蜜炙麻黄绒

【来源】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及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及甘肃等地。立秋至霜降期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制或捣绒用。
【处方用名】麻黄 净麻黄 蜜炙麻黄 麻黄绒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性能概要】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本品善能开宣肺气。肺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又能通调水道,故有发汗,平喘,利尿之功效;通过宣肺气,开毛窍而发汗解表,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又可宣肺以平喘,用于肺气壅遏的喘咳证;并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对水肿兼有表证者尤为适用。此外,由于温散寒邪之力较强,也可适当配伍他药,用于风寒湿痹及消散阴疽。

【麻黄的配伍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的表实证,常与助阳散寒的桂枝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如《伤寒论》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证,常与苦温润降的杏仁同用,以增强平喘之效,如《和剂局方》三拗汤。若肺有郁热的喘咳,常与清泄肺热的石膏同用,如《伤寒论》麻杏石甘汤。若用于风寒表证,兼内有寒饮者,常配伍半夏、细辛、干姜等,以外散风寒,内化寒饮而平喘咳,如《伤寒论》小青龙汤。
3.用于水肿兼有表证者,常与健脾行水的白术配伍,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除上述外,取其温散寒邪之功,配伍杏仁、薏苡仁、甘草,可治风湿痹痛,如《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配伍肉桂、姜炭、白芥子、熟地等,可以消散阴疽,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麻黄的用量用法】

内服:1.5~10克。生用发汗力强,蜜炙用可减弱发汗之力,且有润肺之功。故发汗解表多生用,平喘止咳多蜜炙用。麻黄节能止汗,欲发汗者宜去节用,名净麻。《伤寒论》麻黄汤,麻黄先煎去浮沫可减缓其猛烈之性,故入汤剂宜先煎去沫。麻黄绒发汗力弱,多用于儿科。

【麻黄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本品发汗开肺之力较强,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多汗忌服。

【麻黄的本草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
《名医别录》:“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不可多服,令人虚。”
《本草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
《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宣痹着。”

【麻黄的现代研究】

成分:含生物碱,主要为麻黄碱、伪麻黄碱;此外含挥发油,还含鞣质、黄酮苷等。
药理:有发汗、解热、解除支气管痉挛、利尿、升血压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多服有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临床报道:麻黄膏外用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用70%麻黄粉、30%白胡椒粉,混合均匀,在每份膏基上放0.1克,烘热后贴于患儿肺俞穴,观察320例,有效率94.1%。治疗小儿腹泻、遗尿也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