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丽宏:我留在世界上的指纹丨朵云书单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0-10-03

散文、诗歌、小说……写了半个多世纪,赵丽宏仍没有停下来。就像他在诗作《变身》里写的:“我可以重新打量世界/也让世界慢慢认识我。”

2016年,赵丽宏最重要的诗集《疼痛》出版。这是一本触及人性底部的诗集,是他的变法之作。他“以独特的方式,凝聚‘疼痛’的能量,苍凉质朴的文字中奇妙地透出童诗般的明丽”。也是这部诗作,使他成为了第一位整本诗集被译成波斯语的当代中国诗人。

10月3日下午,《疼痛》诗集版本手稿及书画展开幕式将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在文末即可报名参加。

最近,我们专访了作家赵丽宏,他与我们谈了自己的创作及阅读。

赵丽宏

散文家,诗人。

与阿多尼斯“灵魂相通”,共读《疼痛》

Q

《疼痛》是您近年很重要的一部作品。出版一年多,就有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了这本诗集。它还使您成为了第一位整本诗集被译成波斯语的当代中国诗人。各个版本之间有何区别,有什么版本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赵丽宏:《疼痛》出版后被这么多国家翻译出版,这出乎意料。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被世界关注的一个实例。外语版本,我看不懂,无法分辨高下。但翻译出版后的有些反响确实让我印象深刻。譬如《疼痛》法译本出版后,在巴黎举办了隆重的首发式和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剧场座无虚席,场面非常感人,很多法国诗人用法语朗诵其中的诗篇,阿多尼斯也来了,并把其中的一首诗翻译成阿拉伯语当场朗诵。不少法国诗人和读者告诉我,他们喜欢这些诗。西班牙语译本出版后,在古巴、哥伦比亚和智利都举行了朗诵会,使我难忘的是在智利聂鲁达黑岛故居举办《疼痛》朗诵会,听自己的诗歌在异域滨海被人用西班牙语朗诵,是很奇妙的经历。《疼痛》被译成罗马尼亚语出版后受到罗马尼亚读者的好评,并获得2019年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大奖。我去罗马尼亚接受颁奖,当地诗人用罗马尼亚语朗诵,这也是这本诗集带给我的很意外的荣誉。

赵丽宏与阿多尼斯

Q

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在法文版《疼痛》序言里写:“这部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莲花池,从中散发出一种叫做痛苦的芳香。当我们注视着其中的莲花——痛苦,我们会感觉它摇身一变,乘着天梯升腾为云朵。”您怎么理解这两句话?能说说您和阿多尼斯的友谊吗?

赵丽宏:阿多尼斯为《疼痛》法文版写的序言,是一篇意境深邃的妙文。他的真诚和睿智,令我感佩。阿多尼斯对《疼痛》的评价,表达了一个大诗人极为独特的见解,他的序文中还有不少让人读而难忘的分析和比喻。他的评论,也是诗,可以启发读者的想象。

我和阿多尼斯相识多年,通过诗歌,互相有深刻的理解。阿多尼斯多次对我说:“我们之间灵魂相通”。2018年我去法国参加法译《疼痛》首发式和朗诵会,阿多尼斯把我的诗翻译成阿拉伯语当众朗诵。他听说埃及正在翻译出版《疼痛》阿拉伯文译本,主动向我建议,埃及译者译完后,他可以校对润色,而且不需要报酬,甚至不必署名。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一位年近九十的长者,他这种真挚的情谊和无私的关切,让我深受感动。

Q

《天空》是您的第一本儿童诗集。构思写作这部诗集时,是否发生过什么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赵丽宏:这本儿童诗,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是一次美妙的经历。《天空》,写的是一个孩子对天空的幻想和遐思。写这些诗作时,我很自然地想起很多童年时代的情景。小时候,夏夜乘凉时,我常常一个人躺在屋顶上,仰望深邃的夜空,寻找银河,寻找北斗星,等待流星从头顶上划过……写这本诗集时,我感觉自己又变回成那个躺在屋顶上的男孩,童年时的种种幻想,回到了我的笔下。

书和写作,是“救命稻草”

Q

您用电脑写作已经将近30年,但写诗,您还是选择用纸和笔。您还会在手稿上画画,这些画对您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吗?

赵丽宏:是的,我已经习惯用电脑写作,唯独写诗,还是用笔在笔记本上打草稿。有时思路中断,或者为一些词语斟酌时,我会在草稿上随手涂鸦,这也许是我的思绪和情绪的延伸和表达吧。说它们是灵感的闪现,也未尝不可。涂鸦的时候,思路会延续,新鲜的文字也会随之迸现。

赵丽宏《疼痛》手稿

Q

您非常高产,已经出版了80多部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写作的动力来自哪里?

赵丽宏:我的写作起始于当年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时候。那时,孤独,迷惘,穷困,看不到前途,是读书和写作改变了我的心情,我曾经把对书和写作的追求比喻为我的“救命稻草”。没想到写了半个多世纪仍没有停下来。这种写作的初衷,没有功利心,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如果要说动力,就是因为这种热爱吧。

朵云书院旗舰店,赵丽宏“有态度的书架”

Q

您亲历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并在80年代快大学毕业时出版了人生的第一部诗集《珊瑚》。和过去相比,中国当代诗歌创作有哪些变化?您自己的创作状态又有什么变化?

赵丽宏: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变化,我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这要让专业评论家来回答。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我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的人生。万变的是世事,是永远花样出新的时尚,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写作者的心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所谓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求纯真。这几十年,我努力让自己保持这样的心境。创作的内容和风格,还是会有一些变化,譬如更多一些对人性和历史的反思,对文体的探索追求。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Q

您淘过一套平明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普希金诗歌。据说,您后来写诗,和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关系。您还曾喜欢哪些诗人?

赵丽宏:那个时代,中国大量地翻译出版苏俄文学,所以我们这代人的阅读历史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普希金的诗是我中学时代喜欢的诗歌,曾经背诵甚至模仿。这只是我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打基础的一个部分。其实那时我喜欢的外国诗人还有很多,譬如泰戈尔、拜伦、海涅、雪莱、莱蒙托夫,还有莎士比亚和但丁。那时,除了读古诗,也读中国现代诗人的诗,但那是不全面的,很多优秀的中国现代诗人被屏蔽了,譬如艾青、徐志摩、戴望舒和后来以“九叶集”闻名的那批诗人。

赵丽宏在加尔各答泰戈尔故居门前

Q

您最近在看什么书?有愿意分享的地方吗?

赵丽宏:最近在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看的书。书中的故事,以前大多通过别的读物了解过,但这本书还是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其严谨的观点,隽永的文字,以及丰富精美的图片,足以令读者专注沉迷。

阅读不论时段和场合,有空有机会就可以一卷在手陶然忘机。我的读书博杂,除了文学经典,有趣的书都会找来读,读书的快乐,是没有穷尽的。正如于谦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赵丽宏荐书

《唐诗三百首》

理由:以简洁凝炼的文字,表达绮丽璀璨的感情和思想。识字的中国人,都应该读这本书。熟读或者背诵这些流传千古的诗篇,会懂得中国语言和文字的魅力。

《红楼梦》

理由:这部小说写了人世间所有的酸甜苦辣,每种滋味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虽然是遥远的故事,却处处能使人联想到人间的常态。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飞鸟集》

理由:一个人和自然奇妙的融和。通过自然的声音和形象,传达出深远美妙的哲理。这样的传达方式,使许多哲学家枯燥的说教相形见拙。

《野草》

理由:灵魂的追寻和挣扎,找到了一种优美曲折、引人入胜的途径。如果只写了这一本薄薄的书,鲁迅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随想录》

理由:使人想起卢梭的《忏悔录》。如此真诚地评说历史,如此无情地解剖自己的灵魂,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勇气?

*除了以上书籍,赵丽宏还向大家推荐了《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 《百年孤独》 《神曲》 《快乐王子》《瓦尔登湖》《中国哲学简史》《西方的智慧》《偶像的黄昏》《浮生六记》。

10月3日下午,“我留在世界上的指纹——赵丽宏《疼痛》线装手稿本首发式暨诗集版本手稿及书画展开幕式”将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

10月3日-10月12日,《疼痛》诗集版本手稿及书画展将展出赵丽宏诗集《疼痛》多种版本、《疼痛》手稿和赵丽宏字画46幅。在云间,感受诗人关于天地,关于人性,关于生命的奇美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