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沉思]悲剧英雄袁崇焕

 虹72 2020-10-03

转:烟雨楼的博客

[重读沉思]悲剧英雄袁崇焕

  百家讲坛的阎崇年,纪连海纷纷讲到袁崇焕,纪连海更是完全沉浸在袁崇焕的世界里,讲到后来觉得自己就是袁崇焕,那种委屈无奈让他如万箭穿心泪洒当场。我很早以前看过金庸先生的《袁崇焕评传》,忍不住重翻了一遍,很难相信中国历史上这么一位古希腊神话般的悲剧英雄,让这么多人崇敬!真不明白张艺谋拍的《英雄》为什么将英雄理解成为复仇让位于天下大局,如此狭隘小气。英雄,当是精神高贵如袁崇焕。可惜当代导演宁可制造《无极》《夜宴》一类的烂片,也没人肯去理解表现袁崇焕的这种高贵的精神。

  怀着敬仰之心,我也再来写些文字,就算作为读后感吧。袁崇焕的生平就不再多说了,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之死》,金庸的《袁崇焕评传》都有和评书一样精彩的讲述。

  我想说说袁崇焕身上,史诗般的悲剧英雄光芒与悲怆。

  英雄都具有非凡的人格感染力,威信,统率力。袁崇焕也不例外,人如其名,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将身边无数平常之人燃烧锻炼成了像他一样的忠烈。

  袁手下大将赵率教原本是个极其滑头的人,早在袁崇焕主管辽东军事以前,赵率教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努尔哈赤进攻辽阳,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这样一个人,袁崇焕对他确是真切的关怀与保护,同时赵率教耳濡目染袁崇焕一腔热血,顶着各方压力,早将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孤独并执著的经营着辽东防线,想必也颇受感染。到了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最后在北京保卫战中牺牲,笑卧沙场。

  再说另一位袁手下大将祖大寿,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却在这时认为袁崇焕通敌谋反,逮捕下狱。祖大寿愤怒之下带着部队返回辽东,置危险中的北京城和皇帝不顾。袁崇焕在狱中,修书给祖大寿,劝他带兵回来保卫京城。可想而知,袁崇焕写这封信给祖大寿时是多么的委屈与无奈,冰冷的砚台,冻僵的手,淌血的心。祖大寿看到的袁督师的信号啕大哭,全军亦痛哭。无法想象祖大寿当时的心情,悲痛,伤心,愤怒交织着。尽管最后他还是率部回北京了,但崇祯皇帝也下了决心必杀袁崇焕。九五至遵的皇帝居然都无法用他的权威控制军队,身陷死牢的袁崇焕,却依然能够用他即将熄灭的生命火焰感召他的将士。

  袁崇焕的部将,一个个从麻木苟且脱胎换骨成了忠勇的猛将。就连魏忠贤的阉党,在袁崇焕手下也变成了忠义之士。魏忠贤专权时,给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派了两个丝毫不懂军事的太监做监军。这两个锦衣玉食惯了的太监,到了辽东却并没有作威作福。反而跟着袁崇焕巡视防线,修筑工事。在宁锦大战时,两个太监一个在锦州,一个在宁远,都是在城上和将士一起奋勇作战,誓死守卫。能让魏忠贤的党羽转变成不怕死的忠义之士,可见世上本无善恶好坏,关键要看是什么人领导。袁崇焕就是这样的人,自己是一团烈火,点燃了所有麻木的人胸中正义忠勇的火焰。

  凡事跟袁崇焕沾边的人,无有不是人格高贵慷慨悲壮之士,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袁崇焕的精神火焰,看到了人性中正义、忠义、信义的光芒。当袁崇焕下狱时,有一个叫程本直的布衣书生慷慨的为袁崇焕喊冤,申请为袁崇焕而死,结果,崇祯杀了他,圆了这个慷慨侠义的书生的意愿。后来,更有一个忠义的余姓仆人,收拾了袁崇焕的遗骸葬于北京广渠门外,并且世代子孙为袁督师守墓。

  但凡悲剧英雄,都无畏命运。“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不可而为之”。所谓英雄,他们生命的意义不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高贵的信念。

  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和英雄阿克硫丝的绕城大战。当赫克托尔的风流弟弟帕里斯带来了倾国倾城的女人海伦,他就知道特洛伊会面临一场浩劫,甚至会因为这个女人而在战火中毁灭。然后,他没有去逃命,而是率领特洛伊军队同希腊军队战斗着,为了国土城池,为了荣誉,为了信念。双方几十次恶战,最后,一番城下对决,赫克托尔死在阿克硫丝剑下。那一幕,让人的悲怆到了极点。古希腊的英雄被命运打击,袁崇焕是被时势打击,时势和命运本质上是一回事。

  袁崇焕中进士后,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天启二年,他到北京来报告职务。他平日是很喜欢高谈阔论的,大概在北京和友人谈话时,发表了一些对辽东军事的见解很是中肯,引起了御史侯恂的注意,便向朝廷保荐他有军事才能,于是获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明军在广宁覆没,满朝惊惶失措。清兵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自万历四十六年到那时,四年多的时间内,覆没了明军数十万,攻占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直逼山海关。明军打一仗,败一仗,山海关是不是守得住,谁都不敢说。山海关一失,清兵就长驱而到北京了。于是北京宣布戒严,进入紧急状态。就在这京师中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去考察。兵部中忽然不见了袁主事,大家十分惊讶,家人也不知他到了哪里。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关上形势,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这件事充分表现了他行事任性,很有胆识,敢作敢为而脚踏实地,但狂气也是十足。若在平时,他上司多半要斥责他擅离职守,罢他的官,但这时朝廷正在忧急彷徨之际,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升他为兵备佥事,派他去助守山海关。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梦想已久的机会,雄心勃勃的到国防前线去效力。

  单骑闯塞,毛遂自荐,袁崇焕第一次出山是何等的豪迈。然而,经历了边关的战火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况且袁崇焕本来就是书生,史书兵书读得很多,读书思鉴,他很清醒地看到了他未来会面临的命运。天启末年,他取得宁锦大战的胜利却因为魏忠贤的迫害辞官回家。崇祯皇帝一上台,就立即着手召唤袁崇焕回来主持辽东军事。并且封了袁崇焕为蓟辽督师,督师是什么,是宰相首辅统率部队时,才叫做督师。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统军,只能叫做总督。再次一级的文官统军,是巡抚。武官的最高职位只能是总兵。袁崇焕面对皇帝如此高的信任,内心却十分的清醒,他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说道:“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他在二次出山之时,就想到了行军打仗,貌似可疑的事情很多,敌人肯定会利用这些来离间,也预料到了督师高位下的是刀山火海的危机。然而,袁崇焕毕竟是袁崇焕,他的悲壮气概,或者说是蛮子性格,使他“纵是刀山火海,吾往矣”。

  明朝末年的中国,已经浸淫在儒家中庸之道数千年,文官们早已是明哲保身为先,识时务者为俊杰。按易中天的话,这是一个羊的时代。只有先秦才是虎豹的时代,才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袁崇焕不是卑微苟且的羊,金庸先生说袁崇焕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袁崇焕就是一腔热血化碧成剑,纵然寸寸折断,也会跃出剑匣,呼啸长空,屠龙杀虎。

  但凡悲剧英雄,往往是不被世人理解,精神上十分孤苦。袁崇焕一生,可谓“心苦后人知”。

  早在袁崇焕到辽东之前,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攻陷抚顺,铁岭,沈阳,辽阳,占领了辽东大片土地,明朝的老百姓沦为后金的奴隶,过着悲惨的生不如死的生活。而明朝的军队却节节败退,屡战屡败。袁崇焕来了,那时他只是个小小的佥事,他营筑宁远城,屯田练兵。当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举兵来袭时,主帅高第慌忙将所有兵力部署撤回山海关,倔强的袁崇焕坚决不撤,誓死留守孤城宁远。当时,城里的老百姓并不买他的帐,他们认为袁崇焕为了自己的功名弃全城百姓的生死于不顾。战争打起来了,并且非常的惨烈,城中百姓从惶恐转变成咒怨,他们知道,和后金军队打得越激烈,战败后俘虏受到的折磨也就越惨。最终袁崇焕凭着坚固的城池和威力无比的大炮,重创了努尔哈赤的八旗军,连天命汗努尔哈赤本人,也被炮火重伤。史书记载当时的宁远“全城大哭”,是百姓感觉安全了,感谢袁崇焕保卫了他们,还是惭愧?事实上,更多的应该是羞愧无颜面对袁崇焕。

  努尔哈赤在这一战后,伤口的感染,加上一辈子不曾打过败仗却被袁崇焕打得如此狼狈的愤恨,不久就与世长辞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继续和袁崇焕作战。当皇太极也无法攻陷山海关—宁远—锦州的辽东防线时,于是便取道蒙古,绕道直攻皇城北京。这下子刚刚登机的崇祯皇帝慌了,慌忙叫袁崇焕回来保卫北京。袁崇焕两天两夜急行军三百里,比皇太极早了两天到达北京城外。然而崇祯皇帝却不许袁崇焕的部队进入北京城,让他城外迎战。再是猜忌心强的皇帝,因为统帅的威望声望高而忌惮到这个份上,可谓空前绝后了。更让袁崇焕伤心的应该是北京城的百姓,因为皇太极军队在京郊的烧杀抢掠,让他们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他们认为,满清八旗军是袁崇焕引来的,把愤怒都倾注到了袁崇焕身上。皇太极正是利用了皇帝的猜忌心和老百姓的愚昧,一个小小的反间计,致使袁督师惨遭凌迟之刑,百姓们愤恨咒骂观看他遭受千刀万剐的酷刑,纷纷掏银子买其肉来生吃。他誓死保卫的皇帝和苍生,却将他活活地吃掉。这般悲惨委屈,可谓空前绝后。

  其实,早在袁崇焕在辽东主持大局时,他就和皇太极书信往来,商议“议和”,双方都需要时间,袁崇焕需要修筑工事,屯田练兵。皇太极需要巩固汗位和平定朝鲜。双方就在这一来一往的书信交流着,争取这宝贵时间备战。袁的行为却为迂腐的文官大夫集团视作通敌,汉奸,有损国威。袁崇焕性情刚烈,为了大局,这些他都忍了。至于皇帝,面对文官们弹劾袁督师和敌军书信往来讨价还价,心中已有不满和疑虑,加之袁崇焕的声望越来越高,更让他隐隐地动了杀机,然而,表面上,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袁崇焕。

  皇帝疑心,文官弹劾,百姓咒骂。面对这一切,袁崇焕有一句诗叫做“心苦后人知”,他蒙受千古奇冤,其精神与肉体的痛苦都已到达了极至。他所希望的,也仅仅是后人能够知晓体谅他的苦。为袁崇焕平反冤情的是大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为袁的生平而感慨良叹,并派人寻找袁崇焕的后人,结果只找到袁的一些远房支系,并为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袁氏后人封了小官。但这一切显得太过于微不足道。

  最后,再来说说崇祯这个性格变态的皇帝。袁崇焕的悲剧,不怪皇太极,只怪崇祯,是崇祯的猜疑残忍造成的。《三国演义》中曹操也是秉性多疑,因此才有“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怒杀了蔡瑁张允。然后事后曹操立刻就明白是中计并后悔莫及。崇祯逮捕袁崇焕八个月后,才下令杀袁崇焕,足见他在杀与不杀之间徘徊了很久,最终固执战胜了理智,那个反间计只是一个借口。

  且看,他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五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书,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些被杀的官员,有些昏愦胡涂,有些却也忠耿干练,这样一个残忍猜忌的人,也只有亡国自杀一条路了。

  对比后世的曾国藩,同是书生带兵,曾国藩同太平天国打了十几年,其间也没少败给过太平天国军队,当然更少不了和敌方将领通气谈条件。然而曾国藩的后台慈禧太后,恭亲王奕忻给他却是一路升官,十分的信任。并不是说慈禧奕忻更有容人气度,只能说他们懂得最起码的权谋政治道理,那就是:让能做事情的人去做事情,该装糊涂的时候糊涂,该明白的时候明白。可惜,崇祯作为皇帝,却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连帝王最基本的权术都不会玩了。

  金庸先生对袁崇焕的评价我很认同,袁崇焕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他也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点,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他是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他无畏时势命运,无畏个人荣辱安危,虽刀山火海,亦纵身前往。他一心为国为民,用热血生命保卫着城池国土和民族的尊严信念,却不被世人理解,蒙受千古奇冤。他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真正的英雄!

  最后,这段文字是金庸先生的,文笔悲怆,借来一用:

  在北京城的深宫里,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在拍着桌子发脾气。他又是焦急,又是害怕,不断的问太监:“袁蛮子写了信没有?怎么还不写好?这家伙跟我过不去,非将他千刀万剐不可。你们再去催,叫他快写信给祖大寿!”他憔悴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潮红,眼中布满了红丝,不断的说:“杀了他!杀了他!”……在阴森寒冷的御牢里,袁崇焕提笔在写信给祖大寿,砚台里会结冰吧?他的手会冻得僵硬吗?会因愤怒而颤抖吗?他的信里写的是些甚么句子?泪水一定滴上了信笺罢?皇帝的信使快马驰出山海关外,将这封信交在祖大寿的手里。祖大寿读信之后,伏地大哭。讯息传了开去:“督师有信来!”辽河大平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数万名间关百战、满身累累枪伤箭疤的关东大汉,伏在地下向着北京号啕痛哭,因为他们的督师快要被皇帝杀死了。战马悲嘶,朔风呼啸,绵延数里的雪地里尽是伏着愤怒伤心的豪士,白雪不断的落在他们的铁盔上、铁甲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