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情系橘子洲》董凯

 作家文坛 2020-10-03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时值中午,艳阳当头。大巴车驶过湘江大桥,来到橘子洲。
  极目远眺:那秀媚的湘江,流着淡绿色的水,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映入眼帘:一条条渔船,一艘艘货轮往来穿梭于江面。江水环绕的长岛上,一片片橘林触目而来。高大的橘树长势茁壮,苍翠的枝叶间,挂满了一枚枚小灯笼似的金橘,瑞气扑鼻,清香四溢。
  听导游小姐讲,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盛产南橘。并远销江汉等地。诗人杜甫曾为此写下″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橘子洲亦因此而得名。
  然而,我也完全相信,众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不仅仅是这片绿洲风景的诱惑,同时,也是为了寻找那些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少年″的青春时代的足迹。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里承载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
  地处湘江西岸的岳麓,连衡山清峰之尾。地势不高,风景优雅。山中有座名盛天下的千年书院。书院从北宋始逐渐发展,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千年的历程造就起一座精神的丰碑一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无不为追随着这个理想而竭力奋斗。
  岳麓书院,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地处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历经千载,翰墨流香,弦歌不绝,素有″千年学府″之美称。鸟瞰书院全貌,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前临湘江,碧波荡漾,名山美水,前依后托,其境非凡,令人叹绝。
  在岳麓书院中,柳塘烟晓,桐荫别径,竹林冬翠,等美景还在其次,前人留下的古迹、匾额、碑刻、墨宝更让游人流在忘返,悠然神往:"千年学府"巨匾高悬院门,叫多少学子驻足。乾隆御赐″道南正脉″,″褒书院理学正脉″。悬于讲堂的楹联″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赞颂书院胜景,倡导良好学风。"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则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此外,石质优良,刻工精湛的碑刻,无人不是文物精品。游人手中的相机″嚓嚓″响个不停,把胜景连同对书院久远的崇尚一同定格了。一瞬间,古老文化仿佛深蕴的酒香扑鼻而来……
  岳麓书院真正的价值,还在于她系高层次的书院,建院有章,治学有方。千百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之才,成为湘楚人才脱颖而出的摇篮。
  吐桃李以报天下,凝正气于心怀。熏陶或浸润他们品德的源泉,竞是这一方古朴不端庄的书院!历史赋予书院传承文化的责任和见证山河的使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然透出其博大和睿智,并焕发勃勃生机。岳麓书院,仿佛一颗璀璨的名珠,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先后三次寓居书院,主办进步刊物。湖湘学人倡导的经世致用,践履笃行的传统,浸染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一大批彦俊英才不求做闭门学者,走出潇湘,踏上变革社会的道路。应该说:楚地注重经世致用的学风,奠定了他们最初的思想基础。
  漫步橘子洲头。如今,这里己成为颇具规模的公园。公园的中央矗立着巨大的汉白玉石碑,碑的北面铭刻镌贴金箔的毛译东手书"橘子洲头″,南面是其诗作《沁园春.长沙》笔走龙蛇,气势非凡。
  ″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那时,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工作的毛泽东,常与他的朋友,来这里议论时政,砥砺意志。他们跃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奋臂游泳。曾经有这样一幕,足以说明和代表他们飞扬的豪情:一天深夜,青年毛泽东顶着电闪雷鸣,冒着倾盆大雨从岳麓山上下来,浑身湿淋淋地跑到蔡和森家借宿,蔡母问他怎么被雨浇成这个样子?他回答:为了体会″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境界。他们力求全面发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后来,毛泽东在延安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说:″我逐渐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学会。
  这里聚集了众多风华正茂,品德高洁的青年。″他们不屑于议论身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同学少年″们,以磅礴的青春热忱,在黑暗中寻找、摸索。面对腐朽的封建王朝,百孔干疮的祖国河山,何以代之?何以昌国?是他们求索的基点。不尚空谈,知行合一。他们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以各种方式传授新思潮,去唤醒民众。
  而当最终选定,用社会主义革命去推动中国大变革的道路之后,这些代表先进社会方向、永远的″风华少年″们,展现了卓绝的奋斗勇气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他们历尽残酷的磨难,而矢志不渝。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惜舍生取义。尽管在前进的漫长征途上,也曾有过曲折,迷误、惨痛的教训。但他们奋斗不息,重言贵行的人生实践,将使后来者在回眸历史沧田的变迁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秋霜漫漫,天地苍莽。湘水无语,滚滚北去。如今,时光代序,往者己矣。这庄严、厚重的橘子洲,惟魂魄与梦想常在,惟气度与风骨依存。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橘颂》中的一首词,就用它作为此文的结尾吧:″后皇嘉树,桔徕服兮:深固难徒,更喜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嗟尔幼志,有何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你能说这不是一种誓言,一种承诺,一种理想,一种寄托吗?

  2020.10.3.10.27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协会员。

6、特此声明,严禁抄袭,作者负全部法律责任。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