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城|星城长沙

 昵称14934981 2022-05-02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古代天文学家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

长沙位于湘江下游,这里北瞰洞庭南依衡岳,湘江纵贯南北,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境内丘陵起伏,河川交错,山、河、洲、原、湖、城融为一体,是一座美丽的古城。

长沙迄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长沙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古迹遍布,人文荟萃,英雄辈出,有“潇湘洙泗”及“革命摇篮”之称。著名的古迹和旅游景点有岳麓山、岳麓书院、马王堆、开福寺、天心阁等,而其湘菜湘绣湘戏则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特色。


□天心阁

天心阁既是长沙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城长沙的缩影。它凝重而雄浑,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

它坐落在长沙东南古城墙上,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年历史。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至清乾隆年间重修,“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其盛名于世,并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能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相媲美,被誉为古城长沙的标志之一。

天心公园内砌有假山、凉亭、喷泉等,入口通路开阔,两旁绿树成荫,园内五彩缤纷,鸟语虫鸣,是人们习拳舞剑,练琴读书游览休憩的好去处。

“天心阁”之称,是据传说而来,当时的星象学者认为,这里地势高峻,地脉隆起,为文运昌隆之祥兆,于是在城楼建“天心”与“文昌”二阁以应之,昔日有对联“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即是建阁的初衷。岁月流逝,天心、文昌两阁均毁,只有一块“天心”的匾额留了下来,后在文昌阁遗址旁新建一阁,也称为天心阁。

岁月虽然流逝,历史却粲然永存。天心阁坐落处因地势险要,筑有内外两城,据记载,当时城墙高三十三米,为古时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塞。

位于天心阁古城墙北入口处的“入胜亭”又名“崇烈亭”,是1946年为纪念在长沙四次大会战中抗日阵亡将士所建,亭额系由蒋介石亲笔题写。

天心阁黄瓦飞檐,翼角高翘。主阁3层,两翼各有两层副阁,间以长廊,呈弧状布局,左右映带,如鸟张翼,浑然一体。

主阁南额“天心阁”,北额“楚天一览”,楼阁碧瓦飞檐,古色古香。

天心阁颇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主阁下的明代城垣、雉堞、炮洞,均加修葺,更显古阁楼高耸壮观。

天心阁一楼的“百年长沙”史料陈列馆,以百余幅珍贵图片,展示了长沙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天心阁由于地势较高,为攻守之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进攻长沙,与清军鏖战,即不幸殉难于此。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景物,尽收眼底。

古阁雄踞,气象蔚然。登临其上,瞰湘江北去,招岳色南来,浩然之气油然而生。

图片

天心阁崇烈门

岳麓书院

书院坐落于岳麓山山脚下,湖南大学校园内,书院依山傍水,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四周树木阴翳,环境幽静雅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岳麓书院名人辈出。光是清代,就有哲学大师王夫之、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正如余秋雨所言“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的差不多了”。

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由漳州(今长沙)太守朱洞创建,北宋天禧二年,真宗赐以“岳麓书院”的门额,南宋孝宗年间,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闻名从福建赶来书院讲学。绍熙五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书院规制一新。当时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说法。历代的文献史籍还把岳麓山和孔子讲学处并提,誉为“潇湘洙泗”。清光绪二十九年,书院改为高等学堂。1925年,工专、商专与法政专校合并,改称湖南大学。自创立至今已逾千年,故有千年学府之称。

岳麓书院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岳麓书院”门额下“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尤为醒目,上联“惟楚有才”出自《左转》“虽楚有才,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安放在大门两旁的一对汉白玉石鼓浮雕,是两江总督陶澍赠送给书院以报母校的培育之恩。

岳麓书院现存建筑有山长居室,师生斋舍,授业讲堂,藏书楼阁,圣庙专祠,园林碑廊,再加书院前的风雩、吹香二亭,饮马、黉门两池及后院的参天古木,茂林修竹,堪称当今海内外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书院文物。

麓山寺碑 岳麓书院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唐刻“麓山寺碑”,唐开元十八年,由著名的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黄仙鹤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享有“三绝”之称,此碑以其书法著名于世,碑文传拓曾风靡一时,是最为著名的唐碑之一。

潇湘槐市 在二门的背面有一匾“潇湘槐市”,槐市是汉代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隐身为岳麓书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汉代槐市之盛。

讲堂 是书院的核心建筑。走进讲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檐下的“实事求是”匾,大厅中央悬挂着两块鎏金木匾——“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为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御赐。正厅两边是朱熹的“忠孝廉节”手书石刻,讲堂因此又称为“忠孝廉节”堂。

赫曦台 位于书院门前。“赫曦”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当年,朱熹来此讲学时,清晨常常登上岳麓山看日出,每当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便激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张栻便在此筑台,名为“赫曦台”。

赫曦台内壁两侧有“寿”、“福”两个大字,关于这两个字还有一个传说。

唐代,每年乡试后,放榜第二天,地方官吏都要为得中的举子举行鹿鸣宴(因宴会上要歌唱《诗经·鹿鸣》而得名),这传统一直沿袭到了明清。而重返鹿鸣会,是指参加鹿鸣会的举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够重返鹿鸣宴的人少之又少,在岳麓书院的历史上,以山长的身份重返鹿鸣宴的罗典是第一人,这个传说便发生在罗典重返鹿鸣宴的这一天。

这一天,书院格外热闹,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前来道贺。大家正乐着的时候,一个乞丐模样的老道也来凑热闹,众人就想戏弄他一下,便叫他写几个字看看。老道一把抓起堂前的扫把,沾了些黄泥,瞅准赫曦台上一面白墙,刷!刷!就是两笔,写下了一个丈余高的“寿”字。众人目瞪口呆,等回过神,老道已不知所踪了。再看这字,力透骨肌,非凡人所能为,罗典后悔不已,托人四处寻找老道下落,终未果。为了弥补过失,同时也为了对称,罗典便亲自在对面的白墙上补写了一个“福”字,也是一笔写成,但笔力无法与“寿”字相比了。

再说那“寿”“福”两字,却也有说道。细看那“寿”字,像龙蛇缠绕在一起,寓“藏龙”之意;而那个“福”字则有点像猛虎下山,意为“卧虎”。两个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着岳麓书院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四箴亭 用以祭祀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内壁嵌有明世宗注解的宋儒程颐四箴碑刻。

濂溪祠 建于嘉庆十七年,嘉庆二十五年迁建于此,梁架上写有“嘉庆二十五年”等字样,用以祭祀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又称濂溪先生。

图片

岳麓书院

岳麓山

爱晚亭 走出岳麓书院后门,便是岳麓山风景区。爱晚亭便位于山脚下。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它与安徽滁县醉翁亭、杭州西湖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爱晚亭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于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是据毛泽东主席手迹而制。亭内刻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笔走龙蛇,雄浑自如,使古亭流光溢彩。

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纵横十余丈,紫翠青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

麓山寺 位于岳麓山半腰,系晋初古寺,是湖南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为历代文人骚客游憩题咏之所。

山门上有“古麓山寺”横额,两旁为“汉魏最初名声,湖南第一道场”的对联。

寺外古枫参天,浓荫覆盖,门内园圃百花争艳。

大殿前有两株罗汉松,左边一株是六朝遗迹,树龄1700年以上,称“六朝松”,两棵古松并峙于阁前,游人树下经过,若如关隘,故有“关松”之称。

白鹤泉 麓山寺后,古树环抱,有泉从石罅中溢出,冬夏不涸,清冽甘甜,清澈透明。

白鹤泉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称。相传古时有一对仙鹤常飞至此,因而得名。

开福寺

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主要建筑有三大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两厢堂舍等。

三殿之间有庭院,植古树名花,并立有清代石碑数座,十分古朴典雅。明代文人李冕题诗赞曰:“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

开福寺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北宋洪蕴,佛医俱精,被宋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徽宗时,道宁禅师住持,佛寺中兴。他将临济宗杨岐派禅法,传给日本求法僧人觉心。觉心回国后,创法灯派,被日皇赐以“法灯圆明国师”谥号,僧徒众多,日本佛教临济宗派因而视开福寺为“祖庭”圣地,几乎每年都要派人来朝拜。

橘子洲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毛泽东当年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让橘子洲名声大振,从此,橘子洲成为蜚声中外的“天下第一洲”。

其实,橘子洲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湘江冲积沙州,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百余米,宛如一巨型游轮,停泊江心。

洲上种有数千株柑橘树,故得名“橘子洲”。每到秋季,满树橘红。洲头耸立一块巨形汉白玉纪念碑,上刻毛主席手书“橘子洲头”四个大字和他的《沁园春·长沙》一词。

毛泽东对橘子洲情有独钟。建国后,他每次回湖南,只要时间允许,都会重游橘子洲。 1959年6月24日,他从武汉来湖南视察,一下火车,就直赴猴子石(湘江东岸,地名),下水游了一个多小时,从揽岳亭登洲。在洲上,他走访菜农,接见小学师生,并与他们合影。 1974年,毛泽东最后一次回湖南,时81岁高龄,10月15日清晨,他执意乘车到橘子洲头。 12月上旬的一天,他又提出到湘江游泳,因水温太低,只好作罢。

2009年,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在橘子洲落成,一代伟人毛泽东再次独立橘子洲头,见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沧桑巨变,感受这座千年古城散发的蓬勃朝气。

图片


马王堆汉墓古尸

马王堆,相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古尸出土于1972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又有“东方睡美人”之称。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