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灯笼,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是吉祥的象征

 剪纸折纸趣手工 2021-07-28

灯笼,是古代灯具的一种。在旧时,灯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都能见到灯笼的影子。中国的灯笼,不仅用来照明,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在婚庆寿礼、商铺开业、节日庆典时,都少不了吉祥喜庆的大红灯笼。旧时的私塾开学前,父母都要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然后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这一习俗称为“开灯”。


“灯”与“丁”语音相近,因此还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很多人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里。

不过,最令人遐想和期盼的还是元宵节的花灯。元宵节张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传旨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苏州民间的金鱼莲花灯,象征着年灯敬佛,士族庶民则在家里张灯。后来,这种佛教礼仪逐渐演变成民间一个盛大的节日。

关于元宵节张灯的由来,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晚上到凡间放火,把凡间的人畜统统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百姓们无辜受难,于是她偷偷下到凡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百姓。后来,有一个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百姓在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便认为是天兵放火燃烧的火焰。此时,天帝心头的怒火才渐渐消退。因此,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灯笼,以此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成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与发展,灯笼品种愈益丰富,制作技艺也越发高超。

中国的花灯艺术,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等诸多工艺,利用各地出产的竹、木、藤、麦秸、绫绢、金属等材料制作而

成。花灯种类繁多,主要有宫灯、纱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在我国民间历代制作的花灯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得此名,是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艺品。


宫灯的造型极为丰富,有四方形、六方形、八角形、圆球形、葫芦形、盘长形、套环形、双鱼形等。其中,尤以六方宫灯最为著名。

纱灯是用麻纱或葛麻织物做灯面制作而成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红纱灯,亦称“红庆灯”,通体大红色。在灯的上部或下部,分别贴有金色的云纹装饰,底部配以金色的穗边和流苏,美观大方,喜庆吉祥。


元宵节还有一种神奇的灯笼,称为“天灯”。这种灯笼是用白色宣纸糊制而成的,造型很像孔明帽,故而又称“孔明灯”。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孔明灯有大有小,在冉冉升起之后,犹如一个个闪烁的火球,载着放灯者的祈愿,随风飘向远方,与夜空的繁星融为一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