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完一杯小酒,赵孟頫醉写大行书……

 文宛书社 2020-10-03


       董其昌说,自己永远比不上赵孟頫的一个地方,就是赵孟頫能把字写得一般大。然而这种“一般大”不是排算子,而是书者对笔,对字,对章法的超强控制力。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洛神赋》《道德经》,尤其是一些写经长卷时,不得不对赵孟頫的控制力表示惊叹。控制力强有利也有弊,利在水平稳定,弊似乎也正在此。所以,当看到他给中峰和尚等人随手写的那些信札,常常感叹这才是他的真实水平。

       据说,忽必烈第一次见赵孟頫,怀疑他是“神仙中人”,由此足见赵孟頫的气宇不凡。不过,赵孟頫和王羲之不是一个风格,王羲之魏晋风度,有一种放浪形骸的劲头;而赵孟頫在异族统治下,要稳当,要克制,木秀于林,须避开随时吹来的摧人的风。

       因此,赵孟頫难得一回随意,更难得一回醉酒。他的酒量似乎也不大,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卷行书,他在题跋里说,“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这一年是元大德元年,即1297年,赵孟頫44岁,他来到家乡湖州,与好友相聚,乘着醉意,放手写来,一卷难得的大行书便跃然纸上了。


     这卷行书中,两个地方值得关注。其一,在内容上,有他写的两个赞,一赞太湖石,一赞萧子中。赞是一种文体,我们赞谁挑个大拇指就够了,但赞这种文体要求不仅说他好,还要说哪里好,而且不能过于直白。比如苏东坡写罗汉赞,只用了16个字:我做佛事,渊乎妙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所有的感觉,都在意境里了。

       其二,在形式上,此卷属于大行书。就像大楷不是小楷的机械放大一样,大行书的结体也和小行书不一样,更开张,也更恣肆。甚至有些笔画,流露出鲜于枢的味道。

       有个故事说,鲜于枢在元代和赵孟頫齐名,但他比赵孟頫写得好。他每写出一篇佳作,赵孟頫就差人悄悄买来毁掉,生怕他的名声超过自己。我想,这故事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但赵孟頫买来鲜于枢的佳作肯定不是毁掉,而是学习。因为他若如此小器,又怎能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赵孟頫《二赞二图跋》 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