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于枢行草书《进学解》卷

 圆角望 2015-06-19

 

  “……我生大江南,君长淮水北。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我方二十余,君发黑如漆。契合无间言,一见同宿昔。春游每挐舟,夜坐常促席……奇文既同赏,疑义或共析……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 是谁与大书法家赵孟頫如此亲密切磋、 惺惺相惜?鲜于枢是也。

  在元朝,能脱离赵孟頫的藩篱而独树一帜的书法家极少,而能与之分庭抗礼、并称于世者,仅鲜于枢一人。

  鲜于枢,字伯机(又作伯几),世居扬州,后迁杭州,因居住在西湖虎林,故号“虎林隐吏”,又因为喜欢闭门读书写字,其书斋叫“困学斋”,自封别号“困学民”。

  从各种记载中看,鲜于枢是个慷慨豪爽、多才多艺之人。他擅弹琴、精诗文,还是个书画、古器物的鉴定高手——“开轩弄玉琴,临池书练裙”(《松雪斋文集》),“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柳待制文集》)。当然,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书法,尤其是行草。

  元朝人认为,宋人书法去古已远,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魏晋风格完全改变了。因此,元代的书法家以赵孟頫为代表,力求恢复晋唐风貌,在复古中出新。鲜于枢也是这场复古运动的主要人物,同赵孟頫一道,对元朝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首博收藏的鲜于枢行草书《进学解》卷,全文共108行,每行2至10字不等,不拘泥一体一式,将行书、草书以及楷书糅在一起——前20行以规整的小草为主,以后渐有行书出现,字的形体开始出现大小参差的变化;中段有完全用行书的,间有几字近于端楷,均匀的行书出现了几行之后,突然信笔作草;后面的大字行书,犹如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中,打击乐器重锤数次,振聋发聩,极具视觉冲击效果。接下来逐渐温和而轻快,最后几个大字收尾,恰到好处。纵观全卷,一气呵成,用笔中锋直下,笔势飘逸而不狂怪,墨色枯润相间而气势不断,点画所至皆有意态;各种体式的变换信手拈来、自然和谐,那种轻松、适意、自信和书卷气跃然纸上,是鲜于枢墨迹作品中,具有个人笔势特点的一件精品,“奇态横生”的杰作。长卷上钤“鲜于枢伯几父”白文印,“渔阳”、“虎林隐吏”朱文印。全卷近8米长,可谓巨制。

  年代:元

  级别:一级文物

  方位:首都博物馆库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