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永烈,我的精神导师

 AndLib 2020-10-04

在科幻创作上,我有几位精神导师。外国人是凡尔纳、别利亚耶夫和克莱顿,中国人就是叶永烈。长期研读他们的作品,让我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
 

我生长在一所科研大院,办公楼里有阅读室,订有少儿科普杂志。这让我很早就接触科幻,早到能读过叶永烈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76年发表的《石油蛋白》。当时根本没记得作者,只记得小说写到,科学家用超级细菌给石油脱蜡,然后再把它们加工成奶粉和蛋白。对于一个“吃粮本”的孩子,这种“舌尖上的科幻”让我印象很深。
 

当时,家里也摆着《十万个为什么》。我同样不知道,里面有几分之一词条来自叶永烈。
 

上了初中,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科幻小说。那时候已经听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不过觉得那只是童话书,我都是青少年了,怎么能看这种幼稚的作品?2009年,我应邀编辑叶永烈文集,看到《小灵通漫游未来》中那些熟悉的情节,才意识到我肯定在小学时读过这本书,只不过当时没记住书名。
 

后来更是发现,叶永烈写过的某些科普作品,比如《奇怪的病号》,我小时候也读过。就这样,在完全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时候,叶永烈的作品就印在我的脑子里。
 

直到1995年,我才第一次有意识地读叶永烈的书,不是科幻,而是政治人物传记。在这些作品里,叶永烈表现出经天纬地,磅礴大气的文风,和他在少儿科普作品里的文字截然不同。无怪乎当年有人以为写传记的是另外一个叶永烈。我开始成为他的粉丝,也是因为这些传记。
 

等我进入科幻圈,叶永烈淡出已久,我们只在2004年见过两次面。一是福建少儿社创办《世界科幻博览》,邀请老中青几代科幻作家出谋划策。会上,我第一次见到叶永烈。印象里,这个写出很多文字的人,谈话反而很少,讲得也很慢。
 

到了该年年底,北京某家公司出版一套奇幻系列,通过我邀请叶老师出席座谈会。由于这个原因,我唯一一次和叶老师单独相处。期间,他和我聊了很多创作感受。我记得最清楚的话,大意是:他的作品如今还在流行,而当年批判他的文章已经没人读了。这句话成了我的定心丸,从此不在乎任何攻击。
 

2009年,唐山市委邀请冯小刚拍摄城市宣传片。天津创意产业协会也接到类似任务,想搞一部科幻片宣传天津,并找我出策划。我说,咱们不用策划新故事,直接改编《小灵通漫游未来》,把“未来市”改成“未来的天津市”就行。我提出一个改编方案,得到对方首肯,便帮助他们联系叶老师,商量版权购买事宜。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和叶老师打交道,可惜,这个项目后来没上马。至今,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书也没有搬上银幕。

 

二、多彩人生
 


这是一篇写给科幻迷的文字,所以我想专门谈谈科幻之外的叶永烈。因为我觉得,如今这代科幻作者和叶老师他们相比,人生经历过于单薄。
 

叶永烈的职业起点非常高,十岁写诗,二十出书这些就不用提了。进入文革,作为“取消资产阶级法权”的一部分,出版社不再给稿费。这种情况下,叶永烈居然出了十本科普作品!报酬只是稿纸。可见,写作对他不仅是职业,更是真正的兴趣。
 

也正因为如此,文革后上海少儿社恢复运营,急需作品,便去联系这位坚持投稿的作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因此迅速出版,可见机会确实只给有准备的人。
 

36岁那年,叶永烈已经在为毛泽东拍摄“文集内片”。有关方面组织一群电影工作者,分成小组执行这个任务。叶永烈在他那个组里既写脚本,又任导演。这项特殊工作,他一直拍到毛泽东去世。
 

叶永烈第一次获奖也是在导演的位置上,他执导的《红绿灯下》获得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红火之后,北影厂立刻准备将它搬上银幕,配备的编剧就是梁晓志,当时初出茅庐的知青作家。限于技术条件,片子没上马。不过,他的《神秘衣》等科幻作品当时改编成单集电视剧。
 

《侏罗纪公园》让CG技术大红大紫。当时,北京有家房地产公司想投拍中国第一部CG电影,以《大闹天宫》为名立项,投资1.2亿。那时,大陆每年全部票房也就十个亿,而这个天大的项目请来叶永烈作编剧。可惜,这个当时倍受关注的项目,也因资金链断裂下了马。
 

叶永烈婚后,房子只有12平米,孩子一出生,就要在室内搭阁楼。每逢酷暑,叶永烈就光着膀子钻上阁楼,边擦汗边创作。如今,很多年轻人说他们喜欢写作,可能都没达到叶永烈当年的程度。
 

身为科普导演和科技记者,叶永烈当然喜欢摄影,戏称自己是“好摄之徒”。在胶片时代,他就拍过几万张照片,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开座谈会时,作为嘉宾的叶永烈发过言后,便开始给其他发言者拍照。轮到我发言,他也给我拍,搞得我很不好意思。这其实是他作记者工作的习惯,他会在各种场合保留素材。
 

《红绿灯下》给叶永烈带来一千元奖金,差不多相当于一年工资。叶永烈回忆说,从那时起,他算是脱贫致富。到九十年代,《大闹天宫》的编剧费达到一百万。后来,媒体开始发布中国作家富豪榜。2009年,叶永烈排进第23名。
 

90年代中期,移动通讯开始起步。当时中国电信没有移动牌照,就想搞一套低配版的市内移动电话。合作企业斯达康找到叶永烈,希望能得到授权,把这种手机称为“小灵通”,获得作家本人同意。
 

后来,小灵通在全球赢得一亿用户,仅国内就有五十多个行业中有人注册“小灵通”品牌。于是,有好事者专门计算了它的品牌价值,据称达到5.4亿元。虽然叶永烈并未收到这笔钱,但他可以算是科幻界内品牌输入的第一人。

 

三、科幻全才
 


科幻文学诞生之初,缺乏专门人才。一个人往往兼职作家、编辑、评论家、活动家等多重身份,这在各国都有先例。而叶永烈当年兼顾之全,在世界科幻史上也算罕见。
 

早在七十年代末,叶永烈就是边创作边研究。他写下的《论科学幻想小说》,后来成为一部科幻评论集的书名。叶永烈受聘于上海科普作协期间大量翻阅文献,寻找早期科幻的踪影。《月球殖民地小说》就是经他之手重见天日,一直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
 

90年代末,叶永烈出版了《是是非非灰姑娘》,记录和总结自己亲历的中国科幻史。全书长达几十万字,内容极其丰富。叶永烈记录了大量的早期科幻作者,甚至有只发表几篇作品的流星。
 

把科幻小说比喻成“灰姑娘”,来自《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中国科幻的窘境。迄今,《是是非非“灰姑娘”》仍然是对90年代之前中国科幻史的最好总结。可惜,它在2000年出版时正值科幻低潮,一直缺乏关注度。
 

早在创作高峰期,叶永烈就经常利用作者资源,帮助出版社编文集。90年代末,他更是编辑出六卷本《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从晚清直到九十年代末。最后一本,已经包括王晋康、何夕这些刚涌现的作家。象全国作协副主席安子介早年夹叙夹译的作品《第二次洪水》,更是绝版。
 

1980年,叶永烈在上海遇到一个名叫史密斯的外教,他也是世界科幻协会的会员。通过史密斯,叶永烈与这个国际组织建立联系。不仅自己入会,还发展了九名会员。叶永烈也是与国际科幻界交流的最早发起人之一。
 

积累这么多资源,叶永烈当然也有建立全国科幻组织的念头。1983年,他与当时几位主力科幻作家共同策划,起草方案,向有关部门提交建立“中国科幻文学协会”的申请,可惜因故未能成功。
小松左京曾被称为“日本科幻的推土机”,叶永烈则被称为“中国科幻的主力舰”。他们都是在本国科幻尚显稚嫩的时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生生闯出一条路。走在上面的不仅是自己,也有广大同道。

 

可惜限于时代,叶永烈没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反而因为经常替科幻界出头,成为科幻小说遭遇批判时的核心标靶。对方戏称,他们要击沉这艘主力舰。当时不少科幻作家遭遇批判,大多一蹶不振。后来又能在文坛上走向新高度的,仅叶永烈一人。

 

四、一代宗师

 

凡尔纳、别利亚耶夫、克莱顿和叶永烈,说起来也是鼎鼎大名。其实,他们尊之者众,师之者寡,他们组成了科幻文学中的一条支流。
 

这些人的科幻创作有着鲜明特点。从题材上看,他们认真研究当时的科技前沿,在现实土壤中寻找素材,而不会写科幻圈里流行的人造创意。所以时过境迁,后人屡屡因为某个最新科研成果而想到他们的小说。
 

从情节上看,他们都以现实为背景,不搞架空,不追求另外创造一个世界。因为他们进行创作的初衷,就是要写好现实世界,他们都有用科幻干预现实的强烈意愿。而从主题来看,他们也不搞什么隐喻。想说什么,都会清清楚楚写在字面上。
 

虽然新中国早期科幻作家多有这种倾向,但是到了80年代,西方“点子文学”式的科幻手法开始在中国流行,象“外星人入侵”、“机器人造反”这些典型的科幻创意,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学着写。而叶永烈仍然坚持原来的方向,不断用新作夯实这条路。虽然《小灵通漫游未来》略带穿越色彩,但那是作者六十年代动笔的实验作品。在创作高峰期,他的科幻小说全部接地气,就以当时的背景进行虚构。
 

从早期为《十万个为什么写词条》开始,叶永烈就收集大量科技动态。一方面这是他从事科普写作的素材,另一方面,他也用这些素材进行科幻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最初计划就是写一本《科学珍闻三百例》,只是在动笔时加上了人物和情节,内容则完全反映当时科学界的各种构想。今天我拿起纸杯,都会想起它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科幻点。
 

因为长期跟踪科技新闻,叶永烈会把一些热点写入科幻小说。比如,《爱之病》就写了当时刚见诸媒体的艾滋病。《演出没有推迟》描写中国科学家研制流感疫苗快速生长法,如今在疫情期间重读,更能感同身受。
 

当然,热点意味着泥沙俱下,缺乏沉淀。叶永烈当时也受“气功热”影响,在科幻作品里写过“外气发射仪”。
 

由于扎根科研沃土,叶永烈的科幻点很少重复。一个故事里面不仅主线使用某个科研热点,副线也是。加起来,他在全部小说里写过几十个科幻点。如此丰富的题材库,全靠闭门造车写科幻的作者们难以企及。
 

今天,概念式科幻,点子科幻已经走进死胡同。新作者纷纷抱怨遭遇题材荒,不知道写什么。新作品里充满陈词滥调。而且,中外科幻都陷入这个窘境,科幻文学急需从另一个方向上寻找出路。现在重读叶永烈的作品,相信会得到很好的启发。
 

当然,这并不是让大家重写他的题材,叶永烈也没有抄袭前人的题材。上述每位扎根现实的科幻大师,都会从当代科研土壤中吸收新营养,给科幻带来新动力。我们要学的,是叶永烈这种埋头现实的写作方向。
 

科学无止境,扎根科学的科幻也不会有止境。

 

五、颠峰之作

 

如果让我在叶永烈的科幻作品里找一篇来代表这种创作方向,我会选择《腐蚀》。美国评论家冈恩在编辑《科幻之路》时,仅收录两篇中国作品。一篇是《地球的镜像》,由郑文光人生,是典型的创意式科幻。另一篇就是叶永烈的《腐蚀》,几乎算是一篇现实主义文学。
 

在叶永烈之前,国内科幻小说往往把科研过程当成黑箱,只写科研成果,或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科研过程。至少,没有哪篇小说把科研当成情节主干。然而,人文元素更多的包含在过程中,而不是产物中。要提升科幻小说的人文价值,势必要把关注点转移到这方面。
 

在早期作品《鲜花献给谁》中,叶永烈就对此作过尝试。这篇作品的科幻点是在器官移植当中如何解决排异问题,几乎是把现实中的科研问题搬进小说。作品描写科学家寻找排异反应的原因,如何用动物作先期实验,又如何开始人体实验。
 

整篇作品就是科研过程的记述,但是对人物动机缺乏描写,科学家就象科研机器般运转,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而在《腐蚀》中,叶永烈不仅突出了人物动机,而且是鲜为外界所知的负面动机。《腐蚀》成为中国第一篇以科研伦理为主题的科幻小说。
 

这篇作品的构思有两个来源。一是借鉴迈克尔-克莱顿的《死城》,描写人造卫星坠落时带来天外病原体。二是作者本人到罗布泊基地采访彭加木失踪案时,积累下采访素材。两者融合,构成了小说惊险的开篇。
 

然而,小说的核心冲突却是主人公王璁如何争名夺利。他非常有才华,否则不可能被上级委以科研重任。但同时又利欲薰心,想方设法把研究成果具为己有,在论文作者排名上挖空心思,专注于研究国际科学奖的评选程序。
 

叶永烈多年采访科研单位,不可能只记录成果不记录人。在一个仍然把“科学家”神化的时代里,《腐蚀》用一个品质有缺陷的科学家作为主人公,远远超越了时代。
 

可惜,或许由于篇幅所限,作者让王璁发生突然转变,匆匆结尾。更可惜的是,由于《腐蚀》以科学界内部人事纷争为题材,当时的社会关注度就不高,这篇作品在今天几乎被遗忘。
 

从文学价值上看,《腐蚀》是叶永烈创作的高峰。它发表于《人民文学》1981年11月,在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被评价为“真正作为文学的科幻小说”。可惜这篇小说并未获奖,很快,陷入批判漩涡的作者也没有条件再延着这条路探索下去。
 

虽然只见过几次面,也没有什么深交,但我一直把叶永烈当成科幻创作方面的精神导师。因为他的创作方向,他的勤奋,还因为他那深埋在作品里的责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