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琼:静等花开

 高骏森 2020-10-05

                   静待花开

                       文/吴琼

在古老的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白色的花,每天都开,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每天为它除草浇水,这花四季都开得灿烂。这花的花神爱上了这个小伙子,可是天庭有规定,花神是不能跟凡人恋爱的。此事给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小伙子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她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花神一年年的默默绽放。韦陀始终没有记起她。直到八十年后,聿明氏老人三次经过她的身旁,来为她了断那段无果的缘分,老人也随即圆寂,抓着花神一同去往佛国去。花神在佛国见到了韦陀。韦陀也终于想起来前世因缘,佛祖知道后准韦陀下凡了断未了的因缘。因为聿明氏老人违反了天规,所以一生灵魂漂泊。不能驾鹤西游、也不能入东方佛国净土,终受天罚永无轮回。这花,便是昙花。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名韦陀花。也因为昙花是在夕阳后见到韦陀,所以昙花都是夜间开放。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

昙花一现,人们用昙花一现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类似的成语有弹指之间、电光火石、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等。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是真是假无可考证,但我们坚定地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无需考证。

从植物学上讲,昙花属于仙人掌科,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老株分枝产生气根。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花托绿色,略具角,瓣状花被片白色,边缘全缘或啮蚀状。浆果长球形,具纵棱脊,无毛,紫红色。种子多数,亮黑色,具皱纹,无毛。生长地海拔1000-1200米。喜温暖湿润的半阴、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

昙花还有药用价值,《陆川本草》中记载:“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痛,吐血,最适于肺结核”。昙花能清热、润燥、治咳、润肺,茎能消炎去种,外敷能治跌打损伤等。

今天清晨,有位姐姐发来消息说,昨夜她家里养的那盆昙花含苞欲放,从晚上九点多的时候,她的心里便充满了期待和欣喜,以为在这个夜晚就要看到昙花一现的美丽。于是,她起初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它,希望能够亲眼见证整个花开的过程,后来,午夜过后也未见花开,困意袭来,她架好了摄像机调制好镜头,想在自己入睡之后,让现代的高科技设备帮助自己记录下这惊人的瞬间,来见证那很久很久以前,花神对韦陀的爱。可惜的是,直到天亮,她一觉醒来,昙花依旧没开,颇有些空欢喜一场的意味。

不过,为了一睹昙花一现的风采,任何人在那样的时候都会那样做的。我想她等待花开时的心情一定是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盼、充满了喜悦、充满了焦急,用语言和文字无法充分和明确的表述出来。昙花一现,只为韦陀,而世人一夜的等待,只为昙花一现,不知世人等待昙花一现与昙花一现为韦陀,是不是殊途同归呢?

其实我倒觉得,静待花开却未见花开固然遗憾,不过回忆起那静待的过程也是回味无穷的。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