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邦国仇雠——中国侠义史(大汉篇)

 素笛轩 2020-10-05

秦王朝的统治者利用关西地区的彪悍民风,通过赏爵与刑罚结合的手段,培养“怯于私斗,勇于公战”的社会认知,挟全民豪侠之势实现了虎视八荒,兼并天下的既定目标。继承其政治衣钵的大汉政权,肇建于锋镝之间,承平益久之后,是否还会对战国侠士之风有所包容呢?

余风犹烈

至少可以说,汉初数十年内,尽管出现过追捕季布这样的政治清算行动,但法禁松弛的总体环境还是为游侠的骤然兴盛提供了宝贵的土壤。豪门大族养士之风重又兴起,且更甚于战国时代,连一些地方长官都豢养武士,邀其名,图其力,以备不时之需。以淮南王刘安为例,他门下宾客多达数千,甚至优待有少女民家,鼓励他们将女儿嫁给侠士。

虽然是流氓无赖出身,高祖刘邦坐定天下后,对于不安分的游侠也恨不能赶尽杀绝。

在官府的宽纵与鼓励之下,很快崛起了一批势力庞大的地方豪侠集团,还有以个人为代表的“品牌侠客”。周亚夫带兵平定七国之乱,名侠剧孟前来投奔,周亚夫大喜过望,认为吴王刘濞没能招募剧孟,必败无疑。身为赌徒、家徒四壁的剧孟何以受到如此重视?就是因为他无人能及的名望和号召力,仅举一例——剧孟母亲去世,前来送葬的车驾达到千余辆,停车位完全爆满!

侠客在政治上可以用作宣扬忠义的工具,这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权稳固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职业刺客的所谓侠义行为,对于国家机器构成了危害,也是对法制权威的公然挑战。实际上从汉景帝时代开始,政府就对豪侠集团采取了大规模打压行动,任用酷吏集团对侠士最为集中的地区展开清洗,捕杀大量强横不法的侠士,“宗室豪杰皆人人惴恐”,京城治安一度为之好转。

老奸巨侠

但朝廷的这些手段治标不治本,风头过后反而更加猖獗,集团化倾向更为明显。这些侠士集团往往居住于一线城市,保证生活来源的同时,便于结交官府作为后援,实际上已经成为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暴力犯罪组织。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汉武帝时代名声大噪,被称为西汉第一侠的郭解。按照司马迁的观点,郭解属于传统游侠——讲情义、重然诺,助人为乐、公平正直,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有着“结私交、作威福”和“立强于世”的另一面。

早年郭解好勇斗狠,动辄杀人劫财,可以说无所不为,中年之后摇身一变,似乎成了谦谦君子。他待人慷慨,仗义疏财且不求回报,睚眦必报却并不蛮横,因此四方英雄多来归附。外甥仗着他的势力横行霸道,被人拔刀杀死,他居然好言宽慰前来请罪的凶手,认为他做的并无错处;有人在道路上挑衅郭解,他也劝阻手下不要为难,而是反思自己德行不够,甚至要求官府免了他的差役。

郭解看似仁慈宽厚,实则内心惨刻,恶行累累,却善于利用社会舆论力量为自己造势。

上述两个例子,看似和风细雨,实则充分体现了郭解老谋深算,善于邀买人心的高明手腕。他的宽容源于其“江湖地位”,因此其谦退行为不会被看做“懦弱无能”,反而为他赢得了仁德宽厚的口碑。他出面调解同城帮派的仇怨,事成之后并不张扬自己的作用,宁愿将这一功劳让给其他的地方头目。尽管家财万贯,他前往官府从不坐车,替人办事总是尽力让各方满意,否则绝不接受酬劳。

资金来源

之所以如此行事,一方面是为了谋得更大的格局,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考虑,通过宣传造势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帮衬。利用自身名望解人之难,获取事主酬谢是最基本的生存渠道,随着影响力的不断增大,这方面花费的成本越来越少,收益却日渐丰厚。有些慕名来投的游侠少年,还会主动提出将他手下的门客接回家中招待,以减少郭解的开支,这有点像现在的粉丝包办偶像一路行程的感觉。

对于崇拜者的这些无偿奉献,郭解当然不会真心拒绝,因为集团规模可观,要想维持正常运转,需要大笔投入。当然他的发家史也和许多侠盗一样并不光彩,上文说到他杀人劫财,另外还有掘墓盗宝,私铸铜钱等违法勾当。这些在他身份逐渐漂白的过程中,会以更加隐蔽的方式继续存在,但绝不会彻底收手。而对普通侠盗而言,来钱最快的一宗买卖就是劫财,也就是剽掠,意思就是拦路明抢,有时候是乘人不备将人击杀,劫走财物后将人直接掩埋毁灭证据,称之为椎埋。

刺杀官方人员自然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心态了。

和战国时期的风气相近,侠士为了谋生,还会替人报仇杀人,如果下手对象是官府人士,价码自然更高,而且需要团体配合。在确定目标后,刺客们会准备一批颜色不同的蜡球,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各人职责,参与者分为三组,抓到红球的刺杀武官,得到黑球的负责收拾文吏,白球负责为两者收尸。很显然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职业杀手集团,成员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唐诗中所谓的“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说的就是这段典故。

除之后快

社会需要良性发展,这样的侠客团体就不能任其无限滋生蔓延,汉武帝在元朔二年颁布《告緡令》,凡个人资产超过三百万钱的富户,全部迁往靠近长安的茂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豪强大户处在自己严密的监控之下,防止发生叛乱。郭解虽然家财不到三百万,却也被列入搬迁名单,大将军卫青于是特地向皇帝求情,要求对其网开一面。汉武帝冷笑道:一个平头百姓,居然能够劳烦堂堂的大将军为他说话,看来绝非等闲之辈!

无奈之下郭解只能搬家,但他打听到是轵地(今河南济源一带)某个姓杨的官员,将自己列入了迁徙者名单,于是不久之后这名官员的父亲就被暗中杀害了。杨家派人上书皇帝追查凶手,没想到上书人也被暗杀,武帝勃然大怒,下令缉拿郭解。将母亲安顿好后郭解只身逃走,在临晋得到久慕其名的崇拜者的帮助,顺利逃到了太原,为了不连累收留过他的人,他每到一处客栈都把自己的下一站行程告知对方。

汉代的侠客,主要还是用剑,长度适中,适合拼斗也便于刺杀。

但最终郭解还是被抓住了,某个儒生公开表示,郭解为非作歹,早该明正典刑。结果郭解的某个门客听到后杀了儒生,割下其舌后逃之夭夭,官府抓不到人,逼问郭解也问不出任何线索,官吏只能上报皇帝,认为证据不足应该释放。但宰相公孙弘却认为,郭解只是一介草民,却任侠行权,睚眦必报,不用亲自动手就能致人家破人亡,这种罪过比杀人更为过分,于是最终郭解全家都被处死。

翻检历史,郭解现象绝非个例,汉代还有类似人物比如原涉(可上网查询),这些充满时代特色的“豪杰”,实际上倒是更接近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应该算是侠客的雇主才对。他们有个性、有骨血,行事慷慨,不计后果,但却又秉承一定的社会道义。如果不剥离这些光彩的外表,忽视他们恣意妄为,动辄好杀的核心本质,或许我们真会把他们当做社会良心来深深膜拜……

本期河图洛书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

河图洛书 · 2010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