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创投张键:警惕Pre-IPO陷阱,科创板和注册制机遇挑战并存

 静思之 2020-10-05

2020年9月28日-29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在“聚焦科创+资本时代新机遇”分论坛上,深创投副总裁张键表示,对创投行业来说,科创板推出和注册制的推广,包括创业板注册制,应该是重大利好,甚至可以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以下为原文:

尊敬的陈市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的题目是大数据看科创板对创业投资的启示。

可能没有主持人说的这么具体和详细,我们觉得科创板推出确实凸现凸显了国家全面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决心。从经济因素看,目前全球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增速变成了负的情况。当然,中国相对来说恢复得比较快,在第二季度就有所恢复。从这里可以看到,经济急需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

从改革层面来说,国家一直在不断推动供给侧改革,特别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我们推出了多项资本市场的重磅改革,上交所从科创板是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个速度非常快个,19年6月13日开板到7月22日开市,25只股票上市,2020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迎来解禁。科创板是1999年开始创业板,2009年10月23日启动创业板,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企业创业板IPO上市,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实施,可以看出来国家在金融层面或者资本市场这块改革,通过战略驱动的决心。

一年的时间科创板增长数增长了15倍,特别是2020年2季度这个数字迎来了井喷。证监会明确表示会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19年3月到20年9月,一共有435个企业申报科创板。这样的图,我们想看一下申报情况,毛教授统计的是上市情况,这里主要是科创板上市数量和我们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维度和指标,我们只选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拿它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我们看这两个数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最多的,申报科创板企业数量也是最多的74,整个趋势还是有比较强的相关性。湖北有点不完全按照这个趋势走,高新区数量还是很多的,6500家左右,但是科创板企业申报数量没有安徽、福建、四川等多。

再看看科创板申报情况与区域风险投资机构数量,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同样是广东省,74家申报,风险投资机构1万多家,整体趋势和比例还是可以证明跟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跟PC、VE加起来的数量,有比较强的相关性。而湖北省有11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

另外,通过这样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跟风险投资的活动也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果把北京去掉,应该说还是相关性比较强,主要是股权投资金额这个数据来统计的,北京股权投资金额遥遥领先。从其他省会或者省份整个股权融资的情况来看,首先从金额来看,基本上跟科创板申报数量还是有比较强的相关性。

科创板申报企业,我们做了分类,37.8%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接下来是生物医药,然后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其实这跟强调的六大产业是完全吻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占比最高的,接近40%。

我们再看看科创板企业背后绝大多数都有创投机构的支持,占到了78.86%。截止到9月18日,科创板已有175家企业完成IPO上市,其中137家企业在上市前曾获得VC、PE机构的投资,涉及过千家VC、PE机构,渗透率达到了78.86%。相较于2019年我国A股IPO公司的VC/PE渗透率50.72%,科创板创投机构渗透率是相当高的,高出28个百分点。

看了以上数字,我想大家都会做一些联想,或者都会有一些各自的启示。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对科创板推出、注册制改革的分析和判断。首先,科创板推出和注册制改革,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看多中国的信心。中国已经具备了长期做过的基础,我想大家都清楚,我们的产业链齐全,我们的供应链完善,我们还有十几亿勤劳愿意艰苦奋斗的创业者和劳动人民。在这之前我想说,关键是我们国家的战略导向,国家制定的战略方针,无论是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还是十九大提出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中央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我们经济工作的核心位置。有了这样的战略方针,这些年我们创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什么呢?一个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在不断优化、不断深化,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改革是一直不断深化。

第二个是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基础性投入不够,特别是这两年包括未来,我们提出了更大更多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另外是我们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不断提升,我们科技成果落地的应用场景在不断增加。这都构成了我们持续看多、持续对中国长期有信心的基础。

另外,科创板的推出还有注册制,包括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打通了做多中国的渠道,为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畅通的融资渠道,为更多的社会资本或者资金,能够进入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日益完善的机制。随着长期做多的扎实基础,加上这么多的资本畅通渠道,我们有充足的信心看多中国,当下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和信念进入科创。

对创投行业来说,科创板推出和注册制的推广,包括创业板注册制,应该是重大利好,甚至可以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商业模式层面的机遇,这是对创投企业。除了传统的渠道,今年科创板还推出了非公开转让、配售等形式,我们深创投也利用了这样的形式退出,让创投机构敢投能退。从商业模式怎么说呢?特别加速了咱们创投行业资金流动的效率,资金周转的效率。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社会长线资金愿意进入创投领域,另一方面科创板的推出,也让更多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只有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给他们创造了机会,我想我们的创投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第二是行业信心层面的机遇。国家在科创板重点支持的行业有6大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这样一些领域应该说跟我们创投机构关注战略新兴领域是完全吻合的。另外,我们科创板当时关注一些要素,无论是科研的投入,无论是现金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营业收入、规范性等等,这样一些指标,也跟我们创投机构去判断企业主要的要素,应该说也是非常吻合的,我觉得这几大要素是非常核心的。

上下投入,大家有统一的共识,不管是对领域还是对关注的要素,更加加强了我们的信心。

第三是市场环境的机遇。科创板推出,也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上市发行交易退市制度和相应的操作规则,各玩家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做到监管的归监管,市场的归市场。

科创板和注册制也给国内创投行业带来了新的考验,一级市场要进一步丰富估值方法,提升估值定价能力,科创板市盈率平均数93.55倍,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二级市场面临更强和更大的不确定性,相信大家深有感触。一级市场很难像以往一样跟二级的市盈率做锚定,要求我们更加提高一级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价值判断。未来全套路投资要能做。另外,多轮反复问询的信息披露,极其考验投资企业的规范化运作,中国人寿美国上市被问询问题超3000个,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历经问询多达6轮,对上市公司的合规性还是对投资企业的规范化运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市场投票机制要求投资机构必须提升专业能力,有价值的企业就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没有长期价值的企业就会被逐渐被市场抛弃,所以投资机构需要具备深刻的行业洞察能力与过人的专业判断能力。今后才能够在市场上乘风破浪。

科创板运行以来,持续优化完善新时代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对于资本市场也提几个建议,也是大家呼声比较大的,要全面推广注册制,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包容性,给包括创投行业在内的领域更多企业可以上市融资,能够解决更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能够让全社会参与到融资来,每年创投企业投资六七千家企业,上市的通道还是比较窄。未来还是希望在并购市场,国外50%是通过并购和转让退出的,能够在上市公司某些方面有更多的动作,使我们创投机构有更好更多的退出渠道。

第二是提倡创投机构回归价值投资的逻辑,增强自身专业性和行业洞察力,警惕Pre-IPO陷阱。IPO阶段再去抢投,未来是挣不到钱的。随着专业投资者和股民的成熟,也会倒逼我们有更好的定价,也更好的行业洞察能力。另外,对于众多的创业企业,希望大家高瞻远瞩做创新,同时能够脚踏实地做创新,解决从小的痛点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

最后一分钟时间,借这个机会做广告,对深创投做个简单介绍。我们的使命是发现并成就伟大企业,愿景是打造以创业投资为核心的全球顶级投资集团。21年投资的项目个数是1144个,企业数是超过950家,投资规模536亿,涵盖了7大领域,覆盖国内28个省级行政区及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实现上市退出174个,年化收益30%多。我们投资A股创业板上市占A股创业板总量的6.2%,国内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集团投资的企业数量达到4家,数量占比近16%。

这是整个的情况,希望跟各个创业机构和企业更加紧密合作,联手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也希望咱们武汉、湖北能够借这个机会有更好更强的发展,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