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城纵横08 | 浅议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发展

 阅读美丽星空 2020-10-05

浅议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发展——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经验与启示

2020-06-03 10:00

作者简介:

杨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高级工程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为顺应新时代北京城乡规划改革之需,进一步加强对世界范围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我院于2017年10月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

“名城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学术研究平台,它以学习、交流、回报、引领为事业宗旨,致力于跨专业、跨领域的学习交流,致力于名城保护理论的研究和提升,致力于相关工程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实践。

每年春分、秋分时节,“名城中心”将组织以“名城纵横”为名的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与广大朋友、同道中人分享他们在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领域的思想探索和实践经验。活动后,“名城中心”还会将这些专家、学者的分享整理成文,并择其精华陆续刊发在cityif“名城纵横”栏目中,以飨热心读者。

The museum of the past must be set aside, reconstructed, transformed from a cemetery of bric-a-brac into a nursery of living thoughts.

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

——【美】乔治·布朗·古德

导读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对提升城市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3月20日北京市规划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春分沙龙演讲内容整理而成,系统介绍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博物馆建设体系与特点,旨在对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博物馆与城市

单霁翔先生曾经用25个字重新诠释了博物馆的功能: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当下,博物馆在公众视野中扮演的角色愈发多元:居庙堂之高,成为彰显国家文化自信的精致舞台;处江湖之远,又是激发文化现象的场所和网红打卡之地。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博物馆已经与城市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

博物馆向来就不啻为展示历史的房子,博物馆兴城的案例早已传为佳话。1905年张謇先生建设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秉持“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目的,有效支撑了南通城市文化的赓续,对后来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起到了重要作用。弗兰克·盖里主持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享誉全球,而毕尔巴鄂这座工业城市也正是因为这座博物馆开启了城市复兴的过程,城市经济复苏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著名的“古根海姆效应”。

图1 张謇先生和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西方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据统计,平均每10到20万人可以拥有一座博物馆。2019年底,我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5000座,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人均享有博物馆的数量仍然不足。首都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2019年备案的博物馆数量约200个,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全球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但也仅实现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尽管数量有限,但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类型多元,展陈方式借助科技发展快速丰富。同时,民办博物馆事业风生水起,舵爷樊建川的建川博物馆聚落,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等都催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现象,而博物馆文创产品热以及国宝展出引起的文化大事件也拉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活跃。总之,博物馆伴随城市发展持续扩大着内涵与价值,提振地域文化自信,丰富名城保护主题,激活系列产业发展,又同时更加自觉的关心城市文化进步。

图2 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情况

尽管如此,纵观各地的博物馆事业发展,仍面临阶段性挑战:一是博物馆定位不清晰,追求数量忽视品质;二是展示主题偏居于文物历史类,活化、拓展与创新未同步;三是空间布局缺少系统规划,集聚效应不足;四是参与城市建设的功能仍然保守,启蒙教育的作用发挥有限。因此,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建设城市博物馆,亟待破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放眼西方汲取营养,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2019年秋,笔者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进行专业学习,将期间对于博物馆的观感予以分享。

2.斯德哥尔摩的博物馆体系与主要特色

斯德哥尔摩是北欧国家瑞典的首都和全国第一大城市,Stockholm意为木头岛,这座像木雕一般朴雅精致和温润细腻的城市,位于梅拉伦湖入海处,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座半岛之上,彼此间以桥梁连通,在欧洲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斯德哥尔摩的城市魅力,一半来自半城湖光半城景,一半得益于其保存完整的城市文脉,还原了自中世纪以来的历史记忆。由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免受战争的破坏,斯德哥尔摩老城保留了宫殿、教堂、民宅以及狭窄的街道,城市中共有百余处博物馆和名胜,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城市长久沉浸在童话般的氛围中,记录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城邦的文明。1998年,斯德哥尔摩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

图3 斯德哥尔摩在瑞典的位置示意

2.1

总览

斯德哥尔摩的博物馆数量众多,在空间分布上也高度集聚,以老城为中心,周边的动物园岛、船岛、骑士岛、国王岛和北岛等岛屿为博物馆形成聚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城市新建博物馆自觉选址在老博物馆周边,与岛屿环境自然融合,强化了聚落规模,使市中心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连贯的文化体验。从南岛沿梅拉伦湖向北望去,整条湖岸—海岸镶嵌着各式各样的博物馆文化建筑,形成了壮丽的博物馆风景线。

图4 斯德哥尔摩中心区主要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图5 梅拉伦湖沿岸壮丽的博物馆风景线

全类型、全对象、全时空是斯德哥尔摩博物馆群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博物馆的内涵在这里得到了多维升华:有展现悠远历史的维京博物馆,也有宣扬流行音乐文化的ABBA乐队博物馆;有展陈地域文明的北欧博物馆,也有见证东方文明的东亚博物馆;有战争烟云留痕的瓦萨沉船博物馆,也有长袜子皮皮故乡童趣满满的六月坡儿童主题博物馆;有瑞典皇宫的富丽堂皇,也有斯堪森露天博物馆的天然生气。总之,这样一套包罗万象的博物馆体系,贴近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意外之余又使人重新思考博物馆的意义。

2.2

特色解析

(1)从城市博物馆到博物馆城市

斯德哥尔摩老城是城市的原点,保存着13世纪狭窄逼仄的街道,两侧建筑随着岛屿的地形起伏增加了韵律与纵深感,高耸的德国人教堂成为醒目的标志。17世纪末老城西部的大火之后,这里建设了新的皇宫,但直到20世纪中叶,老城地区都是贫穷和脏乱之地,政府曾经计划拆除老建筑来整治环境并兴建国家办公设施,好在之后老城的风貌和建筑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才得以保留。如今,在保持建筑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沿街布局了咖啡馆、餐厅和工艺品商店,大广场周边开设了诺贝尔博物馆、钱币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国家行政、市民生活、历史保护、文化艺术的功能在这里实现了高度融合,老城本身就是一座包容的博物馆。

图6 斯德哥尔摩老城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艺术在这个博物馆城市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细节中洞察往往更有意义。老城及周边地区的街道雕塑为传播城市文化提供了一种别样的线索,船岛桥上的王冠以及老城背景成为斯德哥尔摩城市形象的“证明照”;而老城芬兰教堂院内有着斯德哥尔摩最小但却最有名的雕塑——看月亮的小男孩。20世纪60年代,瑞典政府为了提升老城的文化魅力,开始在街道安放雕塑,雕塑家埃里克森的这件高度仅有15厘米的作品入选,这个抱膝专注望向天空的男孩所传递的纯真与虔诚,得到了世人的呵护与喜爱,除了日常用硬币许愿外,人们还根据时令和节日为小男孩装扮各种服饰,成为斯德哥尔摩温暖的文化现象。此外,大广场一隅的音乐家,街上的流浪狐狸,使场所有了故事,这是博物馆城市不能缺少的细节。

图7 老城街道上著名的雕塑作品

(2)沉浸式体验是博物馆活化的重要方式

博物馆向来不仅是古董收藏和怀旧的房子,启蒙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展陈方式的创新突破,以往观众与物件是看与被看的关系,缺乏相关信息的有效输入,博物馆体验往往走马观花。因此,沉浸式体验成为当下博物馆转型的重要方向。斯德哥尔摩在此开创先河。位于动物园岛上的斯堪森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创始人将从各地收集而来的百余座房屋安排在这里,辅以园林装点,并安排工作人员扮演从前屋主的身份在其中高度还原场景与情境,以互动的方式讲述瑞典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同时,斯堪森博物馆还融合了动物园的功能,除大型动物采用圈养观赏外,禽类还散放在老街旧屋的院落中,成为市民亲子与认知教育的空间。用沉浸的方式讲述历史,以最近的距离回归自然,一座博物馆同时缓和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给我们的两重危机——传统记忆的淡去和自然原真的疏离。陈丹青先生曾说过,现代人什么都办得到,就是办不到天真,而在这样一座把民俗与自然紧密衔接的博物馆中,似乎可以找回久违的天真,这是博物馆应有的功能。

图8 斯堪森博物馆将历史民俗沉浸式体验和自然认知功能融合起来

(3)博物馆可以小而精

在斯德哥尔摩,小型博物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博物馆并不因为规模小而缺乏内容,相反,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容易突出主题并产生宣教的气氛。建成不久的维京博物馆,两层建筑总面积仅有2000平方米,却在狭小的空间内强化了工作人员与观众的互动,并利用隧道多媒体的方式创造了高度丰富的文化体验。斯德哥尔摩中世纪博物馆巧妙利用了考古遗址的有限空间,就地建设了展示中世纪北欧人生活场景和城市遗迹的小型博物馆,与皇宫巧妙的空间因借关系,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在斯德哥尔摩,类似的小型博物馆数量众多,它们大多精心设计,各具特色,悄然嵌入城市当中,分担着记录城市文化的使命。

(4)博物馆与城市没有界限

如果老城是斯德哥尔摩最大的历史博物馆,那地铁车站则是最大的艺术长廊。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城市许多地铁站是在岩石中凿开出来的,瑞典人没有简单的把车站墙面做平整处理,而是保持了开凿后的原始洞穴状态,并请百位艺术家创作了不同风格的绘画,还在局部摆放雕塑和艺术品。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功能就这样直接嵌入了城市的日常生活,市民在博物馆中通勤穿梭,博物馆城市也从地面延续到了地下空间。

图9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素有世界最大艺术长廊之称

北欧博物馆既是城市的地标,也是融于城市的另一典型。20世纪初开馆之后,北欧博物馆就发挥着记录自16世纪以来的区域历史和反映当下生活的双重作用,瑞典人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甚至家居设计的创新演变,都生动的记录在这里,时间脉络在这里没有停滞,城市线索完整连续,甚至可以与30年后的自己拟一场约定。走出博物馆,对来客而言,城市也有如老朋友一般熟悉。

图10 北欧博物馆及馆内与2050年的对话便签

3.启示与建议

作为博物馆之城,斯德哥尔摩成功将博物馆与城市文化紧密关联起来,使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成为城市名片,浓缩着这座古老城市最为完整的文化体系和精致突出的文化符号,而从另一个层面看,其博物馆深远的文化表达辐散出北欧城市的社会价值取向,起到传播文明的重要作用。

回看我国,尽管历史上没有自发形成博物馆意识,但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不凡成就,但在博物馆体系建设与内涵提升上,仍大有可突破和创新之处,在城市软实力培育从理念转向实践的当下,建好博物馆意义重大。斯德哥尔摩的博物馆建设从几个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1)

从以物为中心回归以人为中心,博物馆的主题和内涵要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并在社会与文化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博物馆建设需要系统的空间布局规划,产生规模化的聚落效应,并充分纳入城市文化建设框架,提升文化影响力。

3

博物馆既要忠实记录历史,也要诠释当下主流文化,还要昭示未来文化方向,这是城市破解千城一面、特色缺失问题的重要抓手。

4

重视博物馆的软性体验,由“观”走向“感”,提升品质,注重细节,强化知识传播和启蒙教育的有效性。

5

提高博物馆的丰富度和品质需要多元主体、市场参与、能人效应和深厚情怀,搭建多领域人士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博物馆建设方面进行着长期的探索创新,并在实践中开花结果。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运营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发挥“文化展示厅、社区议事厅、居民会客厅”的重要作用,成为博物馆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新样本。

目前,北京正在加快推动文化中心建设,建议进一步强化博物馆体系的完善和博物馆事业发展,建设博物馆之城:首都功能核心区将老城保护与博物馆建设紧密衔接,打造高品质的博物馆聚落;城市副中心,新建博物馆应注重活化,建设更具有文化适应性的精品力作;在其他圈层的新城,通过深挖地域文化资源,推动区级博物馆以及特色博物馆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建议加大市级支持力度,设立事业发展专门保障基金,引导形成主体多元、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新型博物馆体系,发挥好博物馆城市精神坐标和文化复兴堡垒的重要作用。

(注:图1、图6左下、图7左上、图8中、图9左上来自网络,其余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