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50--春 雨

 虹72 2020-10-06

转:毕宝魁的博客

250--春  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

在这万象更新的春天,我穿着白色便服烦闷地躺在床上,白门之内空空荡荡,心中非常懊丧。对面的红楼,隔雨相望显得更加清冷;当初顶着春雨在灯光映照下,送走你后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室中。你行走在遥远的征程上,也一定会同我一样为春日的昏暮悲哀伤心。只有在这拂晓前的梦境中,我们才能得以依稀地重温旧情。我的情书和作为信物的玉珰怎样才能送到?纵有一雁传书,又怎能穿过这宛如密密罗网的云层?

【注释】

[白袷]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非确指。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珠箔]珠帘。    [晼]太阳将落山的光景。多喻年老。《楚辞·哀时命》:“白日晼晚其将入兮,哀余寿之弗将。”陆机《叹逝赋》:“老晼晚其将及。”刘良注:“晼晚,日暮也,比人年老也。”

【评析】  

李商隐的诗多包藏细密,情感跳跃性大,意境朦胧,必须从整体来把握,方能悟出其表达的内容。

本诗采用叙忆结合的笔法,以情感为线索。首联叙事,用赋笔,清晨穿着便服独卧,暗示出彻夜未眠的凄苦。“意多违”为首联语意的重点。颔联在意脉上紧承首联,具体写“意多违”的原因。“隔雨相望”的“红楼”便是作者意中人所住的地方,因为人去楼空,故“冷”,此句为眼前之景。“珠箔飘灯独自归”则是追思昨日昏暮送别之景,正因情人离去,所以才楼空而“冷”。此“冷”主要是清冷,是主体心境之冷,而非客观气候之冷。颔联之上下句又是因果句,情意婉曲缠绵。颈联转折,设想情人在途中的悲戚。作者是至情至性之人,以己推人,想象他人也和自己一样情痴,为别而悲,这正表现作者的多情,“残宵”句又回到现实,“梦依稀”表现对情人的极端眷恋,以梦境反衬现实的冷酷,引出尾联,呼应首联的“意多违”。“万里云罗”是封建礼教的象征。全诗赋予爱情以美丽动人的形象。飘洒迷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濛的心境,依稀的梦境,更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正是诗人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而不得,因不得而更加执着追求的情感的艺术表现。真挚感人的情感与优美生动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意境,使本诗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