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曾红极一时,17年过去,如今过得怎样?

 碧海蓝天kv6i27 2020-10-06


文/无计谈星

庙堂无作为,肉案写春秋。

                                                   ——陆步轩

2003年,一篇《北大才子西安街头卖肉》的文章突然爆红网络,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也顿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17年过去了,如今的他还在卖猪肉么?

1985年的夏天,陆步轩以531分位列本县第一的分数考上了北大中文系。但是北大并没有让他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大学四年他深感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之大。但是他仍有梦想,决心干出一番事业来!

毕业后他却郁郁不得志,去了一个普通的柴油机工厂,但北大刚毕业心气正高的陆步轩怎会甘心?之后却也是勉强在长安县计经委找到一个做打杂的活。1992年,改革开放大潮来袭,陆步轩也顺势下了海。他学着做装修、挖金矿、开小卖部,但没有一行干的下去的,还欠了许多债,老婆也因此和他离了婚。这时的陆步轩走到了人生的低谷。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把牛养成了羊,把羊养成了鸡,越来越瘦。”北大毕业,也似乎成为了笑柄。

后来,他虽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也成功生下了女儿,生活有了起色。但北大却依旧是他不愿提及的桎梏。为了谋生,他租了个门面开始卖起了猪肉。但与其他肉摊店主不同的是,陆步轩戴着一副“象征”文化人的眼镜,他的肉摊也叫“眼镜肉店”。因为他做生意良心,价格公道、肉质好,毕竟是北大毕业生,头脑灵活懂得经营,渐渐的生意慢慢红花起来,还开起了分店。生活就这样慢慢步入了小康,但写锦绣文章的手却用来剁猪肉,陆步轩的心中肯定还是有许多不甘心的。

2003年,有记者突然上门采访,这似乎是他的人生转折点。随后“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在网上吵得轰轰烈烈,“读书无用论”也引起了社会大讨论。陆步轩也因此成了“公众人物”,他成功接受了一些工作单位的邀请,毕竟是北大才子的陆步轩也想做些文化工作,他去了长安县档案馆工作,编写地方县志。在任期间,他工作优秀,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而这时,他终于可以挺着腰板说自己是北大毕业的了。

但陆步轩的这生似乎和猪肉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同为干猪肉生意的北大师兄陈生。俩人一起创办了新的猪肉品牌:土猪壹号,从线下卖到了线上,真正把猪肉卖到了极致。他们还开办了专门的屠夫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专业的卖肉人才。而功成名就之后,他渐渐的为母校北大捐款,总数高达9个亿。据他回忆说:“毕业十年,我对北大的态度很矛盾,我因为北大的教育而清高,不屑于溜须拍马,绳营狗苟,但是生活本身是庸俗的,这种清高与社会脱节。”但北大的教育终究让他受益匪浅,成就了今日的“猪肉大王”。

可以说,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而思维活跃创新的人走到哪都能有一番作为。所以说读书无用论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如今的陆步轩也早已年过半百,创业的风风雨雨,舆论的无形压力似乎已经影响不到他的心境了。

他还开通了自己的社交媒体,时常分享自己的日常与生活哲理。在那暗红的猪肉档口里,他侃侃而谈,教授猪肉知识与生意经,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北大学子的自信,也能看出作为一个专业屠夫的水准。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