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考写作(1)中华传统文化指要

 gfergfer 2020-10-06

中华传统文化

高考写作

历史、思想、文学、风俗……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留给后代的珍宝,它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在不同的时代绽放着自己的光彩。近年来,在各省市的高考写作题中,经常出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第46期《掌上观文》,我们就来看一看高考语文写作这个题型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课程完整回看视频,请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哦~)


本期教师



沈文婕,语文高级教师,杨浦区骨干教师。2017年荣获“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种子计划”培养基地领衔人。





我们先来看几道2019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

上海卷作文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这道题,在题目中就出现了“中国味”这个让我们觉得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词。许多同学乍一拿到这道题,可能会将审题的重点放在“中国味”、“音乐的中国味”上。其实,审题的关键,在于题目中“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句话。我们不应局限于“中国味”这个词,局限于谈论各种所谓的“中国味”的事物,而是要“由特殊到一般”,将这段话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启发我们去审视、认识事物的一些哲理。这也契合了上海卷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思辨性的考察这一特点。

北京卷作文题一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韧性,是指物体的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属性。当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整个文明的进程时,就上升到了对文化的体验上。联系题中“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等等文字,我们就能明白,这时的“韧性”指代了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百折不挠”的这样一种特性。在着手立意时,我们需要有对“文明的韧性”的清楚认知,做到不偏题离题。

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如果在题目给出的这段话当中找一个关键字,我们会找哪个词呢?就是“”这个字。材料中虽然没有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或者文化底蕴等相关的内容,但是我们却可以借助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关于“和”的智慧来理解,来参透这个材料的深刻的内涵。

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吕蒙正《破窑赋》)

相传北宋大臣吕蒙正所写的《破窑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这说明了“和”的思想,贯穿在我们人文社会以及人对自然认识的方方面面。在江苏卷的这个题目当中,中华传统文化以一种隐性的方式,提供给我们思考的路径,让我们能够解读出这个材料里的深意。


作文题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对考生的挑战


在看了这几道2019年高考作文真题之后,大家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考写作题中出现的各种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题目中直接出现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字词、概念,有的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却以间接的形式考察了考生的中国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知识的储备。

那么,如何应对这样的高考作文题呢?

1、准备环节:

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2、审题环节:

把握写作要求,辨别“传统文化”元素在题目中的地位;

3、写作环节:

展现文化底蕴与积淀,凭借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文章立意。

首先,在复习、准备阶段,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积淀,不断的思索,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要感知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

在正式考试,拿到作文题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审题,看明白这个题目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居于怎样的地位,到底是提供给我们一个主题,还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辨的材料,或者是仅仅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存在。在落笔写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尽可能的展现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积淀,凭借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升写作的立意。


中华传统文化指要


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它体现在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方方面面。就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而言,中华传统文化除了见诸各种典籍,诗文,餐饮习俗,文化节庆,甚至体育艺术,各个领域,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些比较重要、知名、常用的中华传统文化概念。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上善若水”,这句话出自于我们沪教版教材《诸子喻山水》这篇课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这样的特征带给它什么样的意义呢?“夫唯不争,故无尤”,没有人可以指责它,它没有过失,它可以海纳百川成为百谷王,它也能够战胜刚强的事物。老子的“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一篇严密的论说文,而是用格言警句的方式来传达给我们大自然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你自知的时候,你就能达到“明”的这种状态,当你能够自胜的时候,你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强者。

借着“上善若水”这样的一个智慧,中华传统文化里的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中国人有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当我们面对广阔无垠的宇宙的时候,我们汲取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是变幻的,无穷的,丰富的;第二,从老子的话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辩证思想,另一方面,甘居于下、谦卑守正、博大包容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像水一样的韧性,它的能力,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的智慧也是无穷的。

孔颜乐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穷,小人穷斯矣。”(《论语·卫灵公》)


“孔颜乐处”这几句话当中,存在一种共性。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又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还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几句话当中和“乐”并提的,是一种艰苦的生活条件。普通人身处简陋穷苦的生活环境,往往会为此感到忧愁忧虑,而孔子、颜回在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到底“乐”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这句话当中发现一些端倪:“……其为人也,发愤忘食……”,发愤干什么?对孔子而言,他是在进行一种对“道”的追寻,这和我们如今所熟悉的学校中的“学习”不尽相同。

我们再来看一句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里的“穷”是走投无路的意思,君子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困窘的情况下固守自己的节操,而是小人则会胡作非为了。所以“孔颜乐处”这个话题向我们揭示了儒家的“忧乐观”:你要怎么样才能感到快乐呢?不要着眼于外界的这些纷繁的物质条件和世事的变化,要不断对道进行探寻,对人格完满不断的进行追求,你就会感到内心的富足与快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这几句话中解读出君子与小人之辨、对人格完满的追求等话题。

极高明而道中庸

我很欣赏宋朝道学家程明道的一首诗,诗说:“年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自豪雄。”这首诗的第一、二句是说他的生活状况,第三、四句是说“道中庸”,第五、六句是说“极高明”,第七、八句是说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成为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鲁人必多拯溺者。(《吕氏春秋·察微篇》)


小课堂的诸位读者朋友们,可能学过冯友兰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这篇文章,文中出现过这句话:“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说的是极高明的人的境界,就好像冯友兰先生笔下的蔡孑民先生一样,他是一介寒儒,但是身上却有大儒的气概。而所谓“道中庸”,就是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方式,把自己高明的境界在现实生活当中体现出来。冯友兰先生笔下的蔡孑民先生,他用春风化雨般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其他学者和学生,这种“春风化雨”就是一种道中庸的体现。

在《吕氏春秋》当中记录了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贡赎人的故事。鲁国有一条法律说,如果你能够赎回在诸侯国做奴隶的鲁国老百姓的话,你可以到官府去报销这笔钱,子贡就做了这件好事,但是他没有到官府去报销,孔子就说,子贡啊你做错了,圣人之举是“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你做一件好事,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品格有多高,自己的境界有多高妙,而是能够让百姓也接受到这样的一种教化。你若不去报销,百姓心想,那我也不好意思去报销这笔钱,这样一来,真正有能力去做这件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这个风气就不足以能够推行。子路是孔子的另一个弟子,他有一次救了一个溺水的人,乡人就送给他一头牛来表示感谢,子路就很高兴地收了这头牛,孔子就很高兴,就说你这样做是对的,这样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愿意救溺水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你有高妙的境界,还得让这种境界能够让百姓得到教化,能够契合现实的情境。所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士子的一种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不仅自己在德行上,在道德境界上是高妙的,还能够通过各种施政的方略或者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世人。这种影响是着眼于现实世界、不离日用常行的,并不是一种口号。

而当我们说到中庸的时候,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辩证法。现在也有很多人谈论中庸之道,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中庸是有误解的,中庸并不是做老好人,不是各打50大板,而是恰如其分的、恰到好处的,能够真正体现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对某种道德品质的理解。

极高明而道中庸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楚辞·渔父》)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说屈原被流放后,来到江边,行吟泽畔,遇到一位渔夫。渔夫问他,你怎么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呢?屈原就说我这个人啊,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我没有办法跟他人相容。渔夫就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圣人是高明的,但是你不会因为外界的浑浊而让自己孤立于这个世界,让自己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你能够跟外部的世界相推移,跟他相融。这种相融,并不意味着我要跟世俗同流合污,我仍旧可以保持高妙境界,但是“不凝滞于物”。屈原并没有理解这句话,所以他为了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行,最后投江自尽了。我们应当称颂屈原的高洁,但另一方面,屈原的选择没有体现出“道中庸”的意味。

那么屈原到底错在哪一步呢?这就引出了我们接下去要学习的一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思是:我们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和自己的情境的变化而感到或喜或悲。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跟小人的区别是什么?“小人求诸人”,意为,小人必须要依靠外在的条件才能在世界上立足,但是君子是依靠自己的,可以有这种安身立命的境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中有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能会有人认为,杜甫这一句诗体现的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但实际上,它体现的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诗人自己没有能够遮风挡雨的所在,却能想到天下那些同样遭受着凄风苦雨的人,是不是可以住上好屋子,并没有为自己的困境萦怀。

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当中说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这种“不以物伤性”也契合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内心丰盈富足,从而获得长久的快乐,获得一种大悲悯的高妙的境界。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味着一种平常心,这种平常心不受外物和命运的影响,能够获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一种超越了自我遭际、个人利害的天地境界。




第一部分总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我们从上善若水谈到孔颜乐处,再到极高明而道中庸,最后说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让中国古代的士子获得了一种大智慧,大自在和大悲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跟我们今天所说的这四句话当中的内蕴是一致的,大家也可以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当中,进一步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周三,小课堂将继续与大家一同学习沈文婕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考写作》课程。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传统文化与学习传统文化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沈文婕老师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