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36--题大庾岭北驿

 虹72 2020-10-07

转:毕宝魁的博客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3),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官至考功员外郎.世称宋考功。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睿宗时被流放钦州,后赐死。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对初唐时格律诗的成熟颇多贡献。多歌功颂德之作,但流贬途中之作有真情实感。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136--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文】

十月份开始南飞的大雁,据说到此岭后便不再南飞,来年春天便开始飞回。可我被贬谪的路程尚很遥远,更不知何年何月才是归期。潮水初落,江面静悄悄;瘴气弥漫,山林雾气凄迷。明日登上山岭回头眺望家乡的时候,恐怕就可看到岭头的早梅。

【注释】

[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县境。岭上多梅,又称梅岭。    [阳月]农历十月。    [至此回]古时传说.鸿雁南飞至大庾岭即折回。    [瘴]瘴气,南方深山密林中的郁蒸之气。    [望乡处]指岭上高处,即下句的“陇头”。作者后来果然在此回头眺望北方的家乡。《度大庾岭》诗云:“度岭方辞国,停轺(轻车)一望家。”    [陇头梅]即岭头梅。大庾岭气候早暖,梅花早开。所谓“十月先开岭上梅。”

【评析】

本诗是宋之问被流放途中所写。从诗题和意境看,可以推测是作者在登大庾岭前一天所写。“江静”二句为眼前实景,“北驿”又是在大庾岭之北无疑。那么,作者所住的便是当时虔州大庾县(今江西大余)的驿站。此驿站正在章水(今名贡水)之滨,出此向西南不远便是大庾岭。在古人观念中,大庾岭是中原与岭南的分界线,过大庾岭便意味着离开文明走向荒蛮,故宋之问才如此感伤。

前四句用比兴手法表达被谪往荒远地区的无限感伤。前两句见景生情,看到南飞的群雁便生出许多感慨。虽然都在奔波征徙有些相似,但这些雁到岭则不再南飞,而且可以按时回去。而自己则要越岭南下,走向更陌生荒凉的地方。宋之问此次被流放的地方是钦州(今广西钦州以南),因接近海边,而且没有明确的期限,故他才以雁为比,感到人不如雁,不仅贬途遥远,而且归回无期。“江静”两句以眼前实景烘托愁绪。江水尚有平静之时,自己起伏的思潮何时方能安宁?迷濛的瘴气又如同郁结在心中的隐忧难以排遣。最后两句以预想登岭望乡的情景作结,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推向巅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王湾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元年(712)登进士第。官洛阳尉。曾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为天下称道。善刻画乡愁,写景诗句颇具特色。《次北固山下》诗中名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张说所激赏,曾亲笔题写于政事堂,令能文之士奉为楷模。开元中卒。《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