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赏析 - 恒河沙的博客 - 敏思博客

 曾晓春 2010-08-28


作者:恒河沙   出自:晋州一中语文苑    日期:2010年5月17日 09:18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流放时途经大庾岭之作。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途经某地时所想象的意象,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


作品原文

   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②。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③。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④。[1]

 
作品注释

  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②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③瘴:南方湿热天气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④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十月即开梅花。[2]

  【韵译】: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作品鉴赏

  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本来,在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其心中的痛苦哀伤自是可知。所以当他到达大庾岭北驿时,眼望那苍茫山色、长天雁群,想到明日就要过岭,一岭之隔,与中原便咫尺天涯,顿时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意谓:阳月(即农历十月)雁南飞至此而北回,而我呢,却像“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我呢,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景色:“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最后二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

  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义父说:“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一联恰好如此,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呢?因为“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陆时雍《诗镜总论》)。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1]

 
作者简介

  宋之问

  (656 —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 ,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宋令文,唐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 ”。宋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 ”,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公元675年(高宗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3]


 

题大庾岭北驿                                秋发庾岭

唐·宋之问                                         明·汤显祖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枫叶沾秋影,凉蝉夕晖。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大庾岭又称梅岭,是南岭山脉五岭之一,地处江西省大余县南边,广东省南雄市北边。此岭连接亚热带和温湿润带,是中原通往南方的重要途径,有古代丝绸之路的美称。在以前交通、通信不发达的社会里,它是文人们贬谪南边荒蛮之地的必经之路地,因而很多遭贬文人如苏轼、范晔、陆凯等著名人士在途经大庾岭时,都留下过或悲伤或哀叹或隐含情绪的诗词。

宋之问在武则天、唐中宗两朝颇得宠信,当其外甥刘希夷年仅十七岁边写出轰动一时的《代悲白头吟》时,他为了争得此诗,不惜将外甥暗杀,却最终无事。可见他得宠的程度。但睿宗上台后,宋之问则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其心中的痛苦哀伤不言自明。所以当他到达大庾岭北驿时,眼望那苍茫山色和长天群雁,想到明日就要过岭,一岭之隔,与中原咫尺天涯,顿时迁谪失意的痛楚、怀土思乡的忧伤一齐涌上心头。于是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比与兴两两相形,学问方面的抑郁、仕途上的幽怨、谪人远不如飞雁的感慨深深镶嵌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愁、思念、些许的向往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又马上点缀了眼前景象:“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这景象又给诗人增添了几屡哀怨。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内心潮水的起伏却无法抹平。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何在!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预测。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就更使他不能忍受。

最后两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企盼:“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南朝梁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描述自己过大庾岭时的诗歌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很显然,宋之问在这里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园难以回归,但他希望也能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

我们再对汤显祖的《秋发庾岭》来一番联想与发挥。

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在大庾岭侧的江面上,一艘破旧的官船正趁着晚潮拔锚启航,往南徐徐而去。一位中年儒士独自伫立在船头上,望远哀伤。他,就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不久前,因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行正是去徐闻赴任。徐闻县在广东沿海,在当时应该是极为边远的荒蛮之地了。耿耿忠心,竟然落得如此下场,面对这苍茫的暮色,汤显祖不由得心潮难抑,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秋发庾岭》。

“枫叶沾秋影,凉蝉夕晖。”起句点出时令。南方农历九月枫叶已略带秋色;时值黄昏,蝉声也归于沉默。枫叶入秋,如火如荼,本来应该是极美丽的景致,作者却由此感受到了萧瑟的秋意。蝉饮风餐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君子请贫自守的象征,如今,它也被阵阵寒意包围了,再也唱不出轻快的歌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起首这两句便为全诗奠定下了悲怆的基调。不过,夕阳虽暮,犹有余光,这里一个“晖”字用得巧妙,给苍凉的画面抹上一层淡淡的暖色。全诗就在这一寒一暖两种色彩的交织下逐步展开。

第二联“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两句写两岸景色。远眺树影如云,暮霭徐徐升起;近看江花带露,在夕阳中渐渐趋于迷蒙。像《题大庾岭北驿》一样,依旧是写秋色,写黄昏,但苍茫之中别有一番情趣。尽管此时的梧桐和江花多少还沾染着几分观赏者暗淡的愁绪,而色彩却显得柔和多了,明快多了。毕竟大自然是美的,它可以帮助诗人暂时忘掉内心的创伤。

颈联是一个转折:“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整个画面由静而动。诗人伫立船头,观赏沿途景色,两岸山色随小舟的行进而不断地变换着色彩;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洒满了游子的衣襟。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此时似乎有一种宠辱皆忘的情致。

可是,贬谪的痛苦很快又涌入心头:“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冷月徘徊,孤鹊南飞,斑斓的色彩一扫而空,画面复归于沉寂,而且更冷更静。在前三联中隐藏着的悲哀的心绪,此时便如江水一般汹涌澎湃。作者一“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平。读来真另人伤神至深。

宋之问与汤显祖,两者时跨三四个王朝,历时六七百年,一个因委身奸佞武三思、张易之等,一个因上书得罪于当朝权贵,结果是双双被贬而过大庾岭,都写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优美五言律诗。通过对读,我们可以看出:宋诗格调低沉哀惋,汤诗格调激昂奋发;在景物的抒写与寄托中,汤诗显得更委婉含蓄,宋诗更景中寓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