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11--洛阳女儿行

 虹72 2020-10-07

转:毕宝魁的博客

111--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珠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译文】

洛阳有个少女住在我家对门口,看那模样年龄也就十五六。丈夫骑着美玉装饰马嚼青白马,侍女全用镀金盘子盛上鲜美脍鲤鱼。朱楼高耸画阁相连尽在望,红桃绿柳屋檐下面显艳妆。出门时她被送上绫罗作帏的七香车,回家后又用宝扇遮住阳光一直步入九华帐。丈夫出身富贵家庭年少正青春,意气骄横奢侈超过晋代石季伦。他怜爱妻子亲自教她习歌舞,不惜稀世珍宝任凭她随意送给人。他们欢度春宵直到天明才熄九微灯,片片飞花飘落雕花连环窗格中。夫妇尽情欢乐没有时间练歌曲,有时梳妆过后只是坐在炉旁熏微香。城中相识都是显赫权贵尽繁华,昼夜造访都是姓赵姓李一类外戚权贵家。谁能怜惜越国美女西施颜如玉,却因家境贫贱若耶溪边独浣纱。

【注释】

[洛阳女儿行]属新乐府辞。洛阳女儿,取意于粱武帝萧衍《河中之水》中“洛阳女儿名莫愁”句。    [才可]恰好,刚刚。  [良人]丈夫。    [玉勒]美玉装饰的马嚼子。    [骢马]青白色相间的马,此处泛指宝马。     [脍]将鱼肉切得很细后再加工,古代著名美食。    [罗帏]绫罗作的帏幔。    [七香车]用七种香木做的车子,比喻车之名贵。   [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季伦]晋朝巨富石崇字季伦。    [碧玉]粱汝南王侍妾名,此指洛阳女儿。    [九微]一种高级灯名。    [片片]指灯花。    [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理曲]练习歌曲。理,演奏。    [赵李]指设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的家。此泛指贵戚之家。    [越女]即西施.幼时家境贫寒,曾在若耶溪浣过纱。

【评析】

本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是诗人早年作品。其主题是讽刺贵族男女骄奢淫逸生活的空虚和对社会机会不均等现象的不满。

王维虽然出身名门高姓,但父亲早亡,没有为他入仕提供任何帮助,完全靠自己拼搏。他十五岁即带领大弟弟王缙宦游两京,看到京师中贵族的骄奢生活,别有一番感受,写下本诗。

诗分三层。从开头到“宝扇迎归九华帐”八句为第一层,从吃、住、行三个方面写洛阳女儿生活的豪华富贵。“狂夫富贵在青春”到“日夜经过赵李家”十句为第二层,写洛阳女儿丈夫暴富,夫妻终日享乐骄纵,交往的都是贵族豪门。为最后点明主题蓄势。“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两句为第三层,也是全诗重点所在。洛阳女儿并没有什么才貌,也没有什么德行,只因出身豪门,丈夫是权贵,便可过挥金如土的豪奢生活,而西施为天下第一美女,但并不为社会重视,依旧在若耶溪边浣纱,过着清贫艰辛的生活。这种强烈的对比揭示极其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社会不公平。可以想象到,当时进入仕途就需要权贵,就连进士考试也需要权贵,没有权贵的推荐无法金榜题名。这样寒士的生活道路就很艰辛。王维刚刚步入社会时这种感受是很强烈的。因此,本诗的主旨就是宣泄对这种不公平现实的不满。前边大部分渲染,为最后的议论造势,最后两句如同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结构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极为相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