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鹳归来与生态城市

 熟年人生 2020-10-07

黄昏,美丽的田野上。一群色彩斑斓的黄鹳鸟缓缓飞来。此刻,骑自行车的、开小汽车的和用滑板代步的,包括坐轮椅的,汇集在一起,观赏由黄鹳鸟归来而带来的生态城市美景。这是2010年世博会日本馆影片的精彩结尾。这就是把出行、家居、工作和环保等城市功能,糅合在一起,充分表达了科学的、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观。

3月29日中午,听了杨雄市长与市民对话交通整治,我不由想起2010年世博会上到处传递的“低碳出行”和“绿色出行”两大理念,把市民出行与城市效率和生命健康紧密结合起来。那次世博会中所看到的众多交通案例,是秉承上述创新理念,努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经过实践证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缓解方案,用中国一句老话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德国不来美的“汽车共享”模式、丹麦欧登塞的“自行车复兴的现代童话”等。

温故知新。五年多过去了。世博会上先进的交通理念,有的已在上海得到贯彻,而有的却还没有。这与能得天独厚享有世博会资源的上海交通管理,显然需要认真反思。

大力倡导“低碳出行”理念。根据建设低碳城市要求,政府应积极适应和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市民需求,鼓励市民上下班高峰时出行拚车,重视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枢纽站的停车设施的建设和标准化管理,逐步撤除人行天桥,方便行人过马路,公交车站设置要实现“可视化”。一方面,应给自行车留下足够的行驶空间,另一方面,要对电动自行车的无序发展进行适当控制。并加快规划和实施慢性交通网络。大力倡导公交+地铁+步行的绿色出行方式。

交通规划适应“选择出行”需求。出行是城市中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也是属于一种日常的消费行为。当社会物质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消费的个性化、差异化、时尚化或者生态化,都将推进人类继基本需求后产生的选择需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在确立公共政策,实施公共管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需求特征,应鼓励“选择出行”的不同政策和法规需要配套。要立足行人、乘客、司机等不同需求的适应和满足基础上,结合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改变过去侧重倾向机动车、小汽车出行权的片面思维方式。

交通管理措施需要不断创新和增强。需要尽快减缓地铁拥挤现象,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发展地铁安全专业志愿者队伍,向台北等城市学习,增设地铁出地面的方向及公交换乘标识。强化地面公交行驶班次间隔的规章执行,对市区候车长达20分钟以上的线路要整顿或调整。增设区域公交班车。增设地铁与公交接驳线路。公交运营管理的智能化要加快。可建立全市统一的出租车运营调度平台,减少出租车运行管理层次,提高出租车司机积极性和运营效率。组建上海乘客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充分发动市民参与和监督城市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

        2016年3月30日

媒体刊用:

“黄鹳归来与生态城市”

      ——《新民晚报》2016年4月1日评论随笔版A5自由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