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眸世博十六:关于呼吁世博后建立 中国华侨华人上海国际交流中心的建议

 熟年人生 2020-10-07

(按)今天9月22日,2019“一带一路”华侨华人与中国市场高峰论坛在虹桥锦江宾馆举行。下午的“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文化互鉴”分论坛上,有嘉宾提问在座的海外华侨华人:如果你们来上海投资文旅(文创),或者在原来的世博园区内设想搞些什么持续性的项目,你们需要上海市政府提供哪些扶持政策?这勾起我曾在2010年1月参与市侨联有关后世博场馆利用的一则提案内容。

记得当时是在1月11日中午。市侨联基金会通过市政协朋友介绍,征求我意见。他们原来的提案是想在后世博场馆建立一座华侨历史博物馆。由于当时我对国际世博会的发展史,包括后世博的研究,已经参与了几年,我当场建议:还是综合性提建立中国华侨华人国际交流上海中心为好。历史博物馆作为其中某个版块。他们一听,说这个建议好。下午,马上送相关材料给我。当晚,我化了几个小时,一气呵成在12日凌晨一点写好这个建议详细内容。这则提案经市侨联领导修改,列入当年的市政协大会发言之一,并后来被评选为优秀提案。

2010年是中国世博年。未雨绸缪,对于世博后如何有效充分发挥世博会场馆的后续效用,应当摆上议事日程。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原则,我们认为一是要弘扬世博精神,二是要有利打造世界级城市,三是要继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交融。为此,我们呼吁:世博后建立中国华侨华人上海国际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华侨国际交流中心”)

一、世博会百年梦想的延续和回报全球华人所作贡献的永久铭记

我国有5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4000多万归侨侨眷。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孙中山曾评价“华侨是革命之母”。漫长的百年中国世博史上,也一直活跃着华侨华人的身影。呼吁收回参与海外世博会的承办权;首倡并资助中国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抵制美国排华政策,为中国在1915年美国巴拿马世博会大获全胜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直到申办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以及亲情迎博等一系列活动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令世人难忘。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掀开历代华侨华人世纪强国梦的新篇章。

上海拥有100万海外华侨华人、100万归侨侨眷。新世纪以来,随着上海城市面貌发展的日新月异,海外回沪定居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海外回沪创业发展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海外来沪就业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来沪留学的华侨华人、国际友人越来越多;来沪旅游的华侨华人、国际友人越来越多;外企驻沪的华侨华人、国际友人越来越多。以上人员约占全国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总人数的30%左右,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国际友好交往中的重要力量。上海市侨联引导华侨华人积极参与申博,为成功申办上海世博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迎世博的600天行动计划中,市侨联积极配合中国侨联,承办以“百、千、万侨领和侨团参与世博会”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亲情中华世博行”活动。即聘请100位“亲情中华世博行推广大使”,组织千余名海外侨领、数十万名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来上海参观世博会。许多华侨华人积极为中国国家馆募集捐款。侨界专家、海外侨联委员还积极参加“华侨华人与上海世博会——回顾与展望”论坛和“上海世博会延伸服务和后续开发研讨会”,献计献策。由美国华人主办的上海世博会玫瑰花车巡游在美国获得成功。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寄托着亿万华侨华人对于祖国富强文明的百年期待,凝聚了全球华侨华人的爱国热情和坚定意志。

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将给予世界一片精彩。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建立“华侨国际交流中心”,无疑是延续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又一大亮点,是回报亿万华侨华人对祖国所作贡献的永久铭记。

二、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广阔平台和重要载体

胡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要求,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重要作用,进一步汇聚起全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必须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充分发挥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把总书记对侨联工作的指示要求落到实处,我们设想:紧密依托上海世博会后的浦东园区国家馆、国际馆(外国馆)的场馆设施,新建立的“华侨国际交流中心”将具有以下多种功能:

侨史博览,凝聚侨心。上海是中国华侨华人的主要集散地大城市,具有丰厚的华侨历史文化底蕴,且现在华侨往来非常频繁。每日每时都发生与海内外千丝万缕联系,蕴藏着许许多多华侨华人的人文资源。市侨联和致公党市委历经五载连续呼吁建立华侨历史博物馆(与留学生博物馆合建),市文管会也表示支持。

世博会场馆在世博后能辟出专门设施建立永久性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不仅对于中国人民,而且对于全世界人民的文化交流,凝聚侨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论坛会展,汇集侨智。上海已经多次举办具有相当规格的华侨华人论坛。今后,可以借助世博会场馆效应,定期举办全球性的华人华侨高端论坛,并逐步培育品牌论坛。

与此同时,可以根据需求,经常举办文化、经济、技术、艺术等领域里的侨界成果展览,并定期可以举行优秀作品、优秀产品(技术)评比表彰活动。包括开展音乐、舞蹈、摄影、绘画、书法等方面的演示交流活动。

总部基地,发挥侨力。充分利用世博会宽敞、优雅的环境,并通过拟设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杰出华侨华人奖”,重点奖励作出杰出贡献的华侨华人中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的知名人士。通过这一奖项,进一步提升上海的世界影响力,吸纳全球杰出华侨华人集聚上海,为上海发展出谋划策;吸纳全球资本集聚上海,为上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吸纳国家非政府组织集聚上海,在沪设立总部,举办国际会议和开展活动,打造“亚太非政府组织中心”。

同时还可积极打造培训港湾。通过设立“国际杰出青年培训专项基金”,联手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和上海侨联青年委员会,借助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优质资源,共同培训华侨华人中的杰出青年,定期邀请他们来沪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让他们加深对中国、对上海的感情和认识,使其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亲情中华的情结,进而为祖(籍)国建设、故乡建设尽一份力量。

侨胞之家,维护侨益。建立覆盖全球华侨华人信息数据库及信息发布平台,做好全球华侨华人来沪旅游、留学、商务、创业等接待服务工作,通过民间运作,构建一个覆盖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关系网络,进而使之成为服务国家外交外宣工作的重要资源。同时,广泛地吸收和利用海外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为中国和上海侨界的和谐和社会建设服务。服务华侨华人发展创业,把广大华侨华人团结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旗帜之下,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平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大业。

三、政府指导、社会参与、整合国家和地方的侨联资源和优势

建立“华侨国际交流中心”,必须要得到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充分整合国家和上海现有侨联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可以吸纳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上海市侨联成立已有50多年历史,拥有所属5个涉侨联谊性组织和28个侨界专业型和互助性组织。并于2006年成立全国唯一的可以在海外直接募集资金的“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由市侨联会同国家侨联等组织筹建“华侨国际交流中心”,将在人才、资金和活动组织等方面,具有比较优越的筹建条件。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交流基地的建立,在上海可由市五侨联席机制(市人大的侨民宗委、市政协的港澳台侨委、市政府侨办、致公党市委、市侨联)讨论决定成立筹委会负责实施,并设立筹委会办公室具体经办。

一旦“华侨国际交流中心”决策建立,可在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向海内外广泛征集相关活动创意和展品陈列等。筹备工作所需经费,除政府主要投入外,可由社会热心人士提供赞助和支持,并视情建立“华侨国际交流中心或华侨历史博物馆”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华侨国际交流中心的日常运作。

  2010年1月1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