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郊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熟年人生 2020-10-07

(按)这是2006年4月写的研究报告。迄今已有13年。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城市群,站在新的高度予以重新审视。

党中央和国务院于2005年年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其中文化建设是郊区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一项。上海市委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的目标:“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

    上海民进市委在会中央的领导下,发动广大会员积极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研讨。我们科技经济法制委员会最近承接了由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下达的《上海郊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年度课题。目前刚起步研究,现主要就上海郊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重点简要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教:

一、现状和问题

   1、上海郊区的文化历史悠久

上海的建城历史不长,距今约有700多年。公元1292年元朝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这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的人文历史悠久。大约在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上海的东部地区变成陆地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上海郊区很大部分居民是历代迁入的移民。远古时期,就已有移民陆续迁来上海。在以后的历史时期里,吴越争霸、楚国扩张、秦朝统一等大事件中,移民更是一次次地冲击上海。几千年来不断的移民在上海形成了厚厚的遗传沉积。上海最早的遗存发现属于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虽以嘉兴马家浜命名,但在上海的崧泽、福泉山、查山等遗存中都有发现。上海素来是文化多元、人群繁杂的移民城市。

2、上海郊区的面积和人口分布不相对应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一下子涨了约10倍。2002年,全市面积是6340平方公里,郊区面积占到约90%

1953年,上海总人口620.44万,2000年达到常住人口的1640.77万,2005年达到全市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上海年平均增加27.4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约占25%2000年以来,本市外来人口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新增外来常住人口则主要被郊区吸纳。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全市户籍总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比重1990年为67.4%,近年已达到80%。上海郊区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居住在乡村的只占全市总人口的10%左右。

3、上海郊区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1)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口分布得以大幅度调整

往昔上海郊区10县,现在只有崇明保留了县的建制,其余都已成为区,这些新成立的区,不仅在政府建制、行政管理上与过去郊县有别,而且社会、经济形态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总量的主体。如下图:

年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1年

4、3%

63.8%

31、9%

2000年

1、8%

47、6%

50、6%

2004年

1、3%

50、8%

47、9%

1991-2004变化率

下降3%

下降13%

上升16%

从上图可见,农业在上海经济结构中逐年下降,2004年只占1、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绝对主体,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上升较快。

1990年与2004年上海郊区各产业人员的结构比例图:

年代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1990年

11、1%

59、3%

29、6%

2004年

8%

37、8%

54、2

变化率

减少3、1%

减少11、5%

上升25、4%

(2)工业布局向郊区倾斜

根据上海发展规划,到2020年,上海的工业用地将达到1100平方公里,其中1000平方公里在郊区。上海市郊区现有1个国家级闵行技术经济开发区,9个市级工业开发区,以及数量众多的县级开发区和一乡一点的开发区。本着“繁荣繁华看市区,经济实力看郊区”的思路,上海市正有意识的通过郊区城镇和开发区建设,将大量产业,包括上海市新建的六大支柱工业向郊区转移。

(3)“三个集中”初见成效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农村开始正式推行“三个集中”:一是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二是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三是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通过宅基地置换和农民集中建房以及“一城九镇”的试点建设 ,极大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民的住房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文化设施等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加强。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提高,郊区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治、资源环境六个方面的具体标准来统计,2004年上海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已达87、8%,据全国之首。

4、上海郊区文化建设与发展逐步加强

上海郊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加强,文化网络初步形成。至年末,全市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2个,艺术表演团体85个,公共图书馆28个,档案馆45个,博物馆100个。目前上海全市人均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已增加到0.9平方米,多数小城镇都积极建设了集娱乐、健身和科学教育于一体的文化设施,一些地方已开始着手建设社区学校。文化设施从传统意义上的"三大件"(影剧院、图书馆、活动室)开始向新型的现代化文化设施(歌舞厅、录像室和网吧等)转变。

上海郊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规模逐渐壮大。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市有1696个村开通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87%。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年内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万多场次,1600多万人次参加。其中仅评弹说书,去年一年,上海的81家书场演出场次近3万场,观众达到近35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将近一万听众走进书场听书。

5、上海郊区文化建设出现三大问题

一是文化设施布局上显示三大不平衡郊区与市区不平衡:近郊与远郊不平衡;城镇建设与文化建设不平衡。城市文化设施尤其是用于广大群众娱乐休闲消费的城市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中心城区过于集中”而“郊区过于分散”的现象。

二是文化现象上出现三大危机传统优秀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外来人口的文化“饥渴”不断增大;一些娱乐文化低级庸俗。文化中最具形象影响力的是建筑文化。而上海郊区的一些优秀历史建筑却随着郊区的城镇建设被拆迁。

三是文化管理上存在“三大瓶颈”:体制多头,党政不分家:投入不足,文化事业资金捉襟见肘:规划缺少,郊区文化建设与发展还没有列入宏观上统筹考虑。

   二、重点与难题

1、明确制订上海 “十一五”郊区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一年。上海郊区已经明确的“1966”(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郊区村镇体系,为上海郊区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和格局。随着城市人口向郊区的转移加大力度,郊区文化规划不仅要与郊区城镇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而且作为全上海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中统筹考虑。(1)规划中首先要对郊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均衡布局和重点扶植。(2)注重传承优秀地方特色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3)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文化:包括如汽车文化、生态文化、海港文化等。(4)要明确政府的投入标准与评估机制等。

2、注重郊区的休闲文化引导,建设“游憩空间”,加强科普教育

郊区的休闲文化是郊区农民和外来人口的重要文化活动内容,也是郊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因此,只有加强科学引导,丰富和创新休闲文化形式和内容。(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人口来往,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目前上海郊区有30多个有一定规模、对外开放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去年共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期望能结合风俗节庆等,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景点。(2)富有特色的游憩空间是郊区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环境。要结合城镇开发建设,新的建设规划中要留有一定的游憩空间保证。并且能因地制宜,不搞豪华建设。(3)上海公众的全民科学素质只有10%多,郊区的比例更低。要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加强科普教育,正确引导宗教文化。

3、积极保护历史风貌,继承和发扬海派优秀建筑文化

上海郊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目前拥有30片古镇名街,需要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在保护中开发。(1)列入名录的古镇名街要在当前“试点城镇建设”和“三个集中”的建设中,不得任意拆迁。已经拆迁的要赶快停下来。(2)类似康桥横沔地区的“小哈同花园”等优秀历史建筑,要充分发挥其旅游、观光功能,已经作为医院或其他用途的,要积极调整过来。(3)在保护历史优秀建筑同时,我们尤其要注意政府新建大楼的建筑文化特性。要坚决刹住政府机关建造西方“白宫”式洋房的风气。

4、及早制定培育郊区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法规

政策和法规是推进郊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必要保障。(1)实施资源共享,郊区所在的文化设施,无论属于哪方投资,都应当向本地公众开放;(2)鼓励多元投资,除政府财政拨款,其他社团、企业、个人都可投资建设经营文化设施活动。(3)设立郊区文化建设基金,可从房地产开发中提取一定资金,作为大文化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如建电影院、剧场、书店等。(4)制定税收减免政策等,凡是新建的文化设施项目,在其刚经营的前三年中给予适当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减免。

5、稳妥理顺郊区文化的管理体制,积极发挥民间社团力量

管理体制是郊区文化建设薄弱的原因之一。(1)要切实改变目前郊区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党政不分现象,按照政策和事务分开的原则,今后具体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事务活动,主要由政府主管,党主要是把握文化发展方向,从具体事务堆里脱身而出。(2)积极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对郊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参与作用,今后应鼓励文化领域中的民间社团多参与管理和建设活动,大力发展各种特色的文化民间社团组织。(3)政府集中精力建设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设施,文化产业市场的建设和培育交由社会力量进行,包括对文化产业市场的社会监管等,政府则主要负责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等。

6、联手打造长三角大都市文化圈,推动二省一市文化共荣

(1)大都市交通圈的规划建设,将带来大都市文化圈的共同繁荣。今后,上海到杭州,乘磁悬浮来回只要1个小时。都市圈外圈交通通达也只要3个小时。

(2)世博会契机催发长三角都市文化圈的形成和壮大。各类会展、专业市场、主题休闲特色场所等遍布,已经形成初级网络。

(3)长三角历史文化情结将开放新的花苞。上海地处江南,其文化起源和文化特色其实都属于江南文化的范畴。上海最早隶属于春申君管辖,其府邸遗址在浙江湖州市。58年划归的10个郊区原属于江苏省。我们有深厚的历史地理渊源。4月初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与江苏省吴江市芦墟镇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跨省市“牵手”联合,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说明,长三角都市圈的社会、文化层面的联合将逐趋紧密。

(4)积极行动创建大都市江南文化连动形态。上海应该充分发挥郊区文化建设的空间纽带作用,利用青浦、松江、金山等地的江南历史文化特色,加强与江苏、浙江整个长三角地区江南文化形态的共建与开发。如:与宝山、嘉定紧邻的江苏浏河是郑和下西洋的出海口,如今浏河仍然保存了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隆重祭奠的天妃宫(即妈祖庙,始建于元代),也是今天浏河与附近嘉定、宝山农民、渔民经常祭祀的地方。现在那里不仅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遗迹与文物,而且出海口离宝山仅1公里,又有大片海滩,可以看到对面的崇明岛,是嘉定、宝山与浏河共同打造中国海洋文化展示区的天然场所。还有崇明大桥通车后,可与启东、海门等联手打造渔港文化形态等。

7、立足“三个”基点,破解“三大”难题

上海郊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在“十一五”时期,要结合本土特色,准确把握三大基点。

(1)文化主体的行为和思考方式的特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后著有《菊花和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一书,她从日本民族文化的基础——等级制度入手,从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出发,分析和判断日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在推进上海郊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借鉴。上海郊区目前的社会结构比起解放初大不一样。仅从人口结构来说,就明显出现这样几个不平衡状况。一是在一些老的小城镇,由于往昔的行政地位的下降或者商业经济的落后,中青年已经纷纷离开乡村,只剩下当地年老体弱或者外来居住者;二是一大批外来人口纷纷涌入城镇,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这些外来人口包括打工者,也包括外来投资者。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要影响上海郊区文化,这种明显的“移民文化”特点,与上海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在新时期如何达到和谐共融?上海郊区文化能否以具体鲜明的表象来概况?这是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2)大众文化在郊区文化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近来,关于上海文化是贵族文化还是平民文化的争论此起彼伏。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诚然,在上海城区中高消费的文化现象比比皆是。但是,在郊区由于大多数乡镇和村里,还存在着经济和教育水准的普遍一般化,我们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内容或形式的引进,绝对不能迎合“贵族”的需求,只能走平民路线,主要是大力建设和发展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大多数工农大众需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将扬弃低级世俗趣味,追求健康创新的审美感受。但是现在郊区不少基层活动室仅以棋牌活动为主,赌博性的麻将成风,除退休人员外较难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如何正确树立科学的棋牌观念,把赌博的麻将引导到科学的麻将文化上来。这是要破解休闲文化中摆脱低俗的第二个难题。于光远等中国一批学者最近呼吁:中华麻将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麻将游戏的旨意和精神在于:“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

(3)传承和发扬海派文化的“和而不同”境界。上海固然属于海派文化,对海派文化固然一片盛誉,但我们如何严格区分海派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这是要破解的第三个难题。上海毕竟曾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典型缩影,历史的烙印使得“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难免留有崇洋迷外或者固步自封的痼疾。周作人在写于1926年的《上海气》中,说:“上海滩本来是一片洋人的殖民地;那里的(姑且说)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压根儿没有一点理性与风致”。文化是人类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以精神财富为鲜明特征。东西方文化固然需要交流,物质与精神也不是截然对立,但两者都需要有机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思想性,真正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如果总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和代价,那就永远不能找到文化新生的契机,不能创造新的时代精神。十七世纪法国大哲学家帕斯卡尔《思想录》里的箴言:"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丹纳《艺术哲学》:“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同样,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审美追求、缺少哲学沉思、艺术积淀稀薄、诗性气度狭小,也就不配新世纪文化的光荣称号!

21世纪上海郊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呼唤理性的、激情的、充满时代精神的海派文化!

                                        2006年4月1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