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务实创新都江堰

 熟年人生 2020-10-07

716,单位组织我们在都江堰市参观考察。古老而神奇的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入口处,离成都市西北65公里。长江的主要支流岷江的内江从此浩荡而下,沿着血脉一样伸展的河渠流淌,滋养着成都平原的千里沃土、亿万子民。就是这样一个60万人口的县级市,却同时拥有两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都江堰市的城中心,有一个李冰广场,广场中心伫立着都江堰的卓越功臣李冰父子高大的铜像。上午我们先登上位于都江堰市西北角的内江河畔的秦堰楼,

鸟瞰整个都江堰工程的全景。

都江堰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在蓝天白云下尽收眼底。然后,我们依次游览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内金刚堤等,最后从离堆公园走出。具有225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风采依然,魅力无限。我对中国的古老文明、悠远历史有了新的深刻认识,更为中国先人那种敢为人先的务实创新精神所折服。

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也因地制宜。在内金刚堤上摆放着竹笼实物,别看这小小的竹笼,却在伟大的都江堰工程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勋。竹笼,又名杩槎竹络,以当地产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因古代没有水泥便内装卵石,用以护岸、作堰。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采用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此法千古流传,至今防洪抢险时仍广泛采用。

杩槎”,也称闭水三脚。常用于截流,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用原木作成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笆,加培粘土即成,是使用灵活,拆卸方便,功效极高的治水工程设施之一。后来,清朝巡抚丁宝桢主持维护都江堰,以竹笼不坚,将挡水竹笼改为石箍,使得都江堰更加适合于防涝灌溉。宝瓶口是由人工耗时8年从玉垒山虎头岩凿开的一个大口子。当时没有炸药,硬是通过不断地用热水浇和冷水灌的土办法,使玉垒山一分为二。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故名宝瓶口。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人工开凿的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便会受到节制,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

务实创新需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岷江是长江的主要源头支流之一。据史书记载,岷江曾为害甚重,变幻莫测,古蜀都以及前两年出土的三星文化遗址都是被它突然淹没。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他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的特殊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都江堰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自动引水分流,自动调控两江水量,自动排沙防洪,变害为利,使人、地、天三者高度和谐统一。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生态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务实创新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参观都江堰,李冰有一六字治水口诀深淘滩,低做堰所蕴涵的是古人对变幻莫测、亦福亦祸的水在敬畏中巧妙利用的治水思想,这是一种务实创新的大智慧。所谓“深淘滩”,原来在宝瓶口前河道内侧凹处,有一凤栖窝,水流在此产生涡旋,砂石自动沈积,每年只要将凤栖窝淘到一定深度,便可保证河道畅通。对凤栖窝的淘滩深度有严格的要求,在风栖窝埋一石羊,要求后代必须淘到此处。此后朝代更叠,但这一规矩到今天也没有变化,只不过石羊改为了铁柱,称之卧铁。低做堰的意思是飞沙堰的高度不能高过两米,这样洪水来临时到达一定水位就会自动越过它,自动排水。

务实创新依赖卓越奉献和政府支持。在都江堰边的离堆公园,有一条堰功道,树立着历代对维修、保护都江堰的有突出贡献的官员和仁人志士的雕像,如汉代的文翁、蜀汉的诸葛亮、元代的吉当普、清代的丁宝桢等治水功臣都在此伫立,守望着都江堰。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都江堰更为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和国家领导人都视察过都江堰。国家和人民对都江堰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1970年冬,上万吨混凝土加固了离堆和宝瓶口,同年,简阳人民打通了龙泉山,结束了川中地区缺水的历史。到1994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实灌面积1000万亩。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并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务实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都江堰的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益。一个外国的专家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因为即使在美国一些发达国家,一些水坝的寿命最长也不会超过三百年。中国的历史学家们讲,如果没有都江堰,中国的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就要改写。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收到了分洪减灾、引水灌溉、航运和流送木材等巨大效益,於是蜀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因此而成,秦国得以操纵予夺,无不如意,於是灭六国而统一天下。(《蜀鉴》)。因都江堰而产生的天府之国不仅在几个中华民族重要的转折点上书写了历史,而且,自汉代开始,就作为全国重要的粮仓,赈济全国的灾荒。司马迁在《史记·河渠篇》中盛赞都江堰甚哉,水之利害也!历代的文人骚客每临都江堰,都留下了大量的赞美的诗篇。今人赵朴初先生1960年来到都江堰,留下诗句:离堆何岩岩,瓶口纳澎湃。投鞭分江流,一堰为统帅。伟哉李父子,功勋孰可盖?是宜为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历史长河就象那滔滔不绝的岷江,一直在奔腾向前。或许是有着2250多年历史的浸润,都江堰市的黄昏到处流淌着温热和美的气息。晚上,当我在内江河畔上的商业街上,一边喝着啤酒、品尝当地风味的小吃,一边欣赏弹给它的歌手精彩的表演时,我的内心深处也涌动着一股热流。

内江的水比起我们的黄浦江,水流深急。幸福路上一片浓荫仿佛象上海的衡山路。

21世纪的今天,同处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都江堰、上海以及无数正在崛起、发展的城市,都将掀开务实创新的新篇章。

                                                            2006年8月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